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9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897篇
测绘学   1813篇
大气科学   430篇
地球物理   511篇
地质学   2396篇
海洋学   324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1:10000地形图作为基础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地形图修测工作,一直受到测绘工作者们高度重视.利用传统测绘技术进行地形图修测工作,往往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效率较高的无人机航测技术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广应用高分二号卫星,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由多源卫星测高资料计算的新版全球重力异常Grav_Alti_WHU,联合船测水深资料,构建了全球75°S—70°N范围的1′×1′海底地形模型BAT_WHU2020。以船测水深、现有模型和多波束测深数据为参考,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国海域及邻区(104°E—160°E,0°N—50°N),本文模型与船测水深之差值的标准差约70 m,与SIO V19.1模型精度相当,优于ETOPO1、DTU10、GEBCO_08等模型,较此前发布的BAT_VGG模型精度提高了约30%,说明本文模型构建方法可靠、数据处理准确、精度较高。在全球范围内,BAT_WHU2020模型与船测水深之差值的标准差为50~65 m,差值在±200 m范围内的比率超过95%,与SIO V19.1模型精度相当,优于ETOPO1、DTU10、GEBCO_08等模型,较BAT_VGG模型精度提高了27%~36%。以SIO V19.1模型为参考,模型之差的标准差为90~110 m,约90%格网点差值在±200 m以内,约95%格网点差值在±300 m以内,两者一致性良好。最后,讨论了地壳均衡、Parker公式高次项等对成果精度的影响,模型的真实空间分辨率,以及以多波束测深为参考的模型精度问题。分析认为,BAT_WHU2020模型空间分辨率为10~18 km,在马里亚纳海沟、麦夸里海岭地区相对精度为5%~6%。  相似文献   
23.
朱小三  钱荣毅  王永  董进  迟振卿  姚培毅 《地质学报》2015,89(12):2236-2249
查明泥河湾盆地新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序列及基底的分布与赋存形态是研究泥河湾盆地形成机制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泥河湾盆地桑干河与壶流河交接处附近采集了四条测线的反射地震数据,通过对精细处理后的地震剖面进行详细分析,在剖面上厘定了三个具有明显强反射标志的地层,即古近系的玄武岩、侏罗系上统的含煤地层和侏罗系下统的含煤地层;其中,新近系沉积层与古近系玄武岩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为0.3~0.6s,深度范围为300~500m,而第四系泥河湾组底界由南西到北东逐渐加深,其界面深度为200~300m;侏罗系上统含煤地层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在0.8s上下波动,其深度约为1200m,探测出侏罗系上统顶界面的深度范围为800~1100m;侏罗系下统含煤地层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为1.0~1.4s,深度范围为1800~2000m,由此推测出中生界侏罗系与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分界线的深度为2000m左右;根据地震反射波阻抗差别推测出新元古界和太古界地层的分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时间约为2.5s,其深度为4000m左右。本研究通过四条反射地震测线的数据基本上查明了泥河湾盆地位于探测区处第四系泥河湾组底界面的深度分布范围及起伏形态、侏罗系上统顶界面和下统底界面的大致埋深,为查明泥河湾盆地新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序列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4.
对称轴线任意测站测设圆曲线技术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圆曲线简便测设方法,利用一个测站点同时测设圆曲线中心线、内外边线(简称三线),主点和细部点同步测设,并具有放样数据计算方便,操作简便,点位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托莫尔日特-赛坝沟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柴北缘结合带东段,对该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变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变基性火山岩SiO2含量为47.78%~50.01%,MgO含量为4.52%~9.36%,~TFeO含量为8.00%~14.94%,K2O含量为0.04%~0.80%,Na2O含量为1.02%~4.20%,具典型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特征。微量元素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弱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特征,表明该基性岩很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变基性火山岩年龄为480.1±1.8 M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原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已经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26.
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冰原上坐落着64座冰原岛峰,它们绝大多数的高程都未被直接测定.2010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格罗夫山分队,通过精密测绘方法测定了梅森峰、威尔逊岭的高程,并发现梅森峰是格罗夫山地区的最高峰.由于梅森峰、威尔逊岭四壁陡峭,难以攀登,为确保测量的精确性,首先在梅森峰附近的冰面上选取了3个基准点,采用G...  相似文献   
27.
八宿吉利地区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位于曲扎湖-提卡一带,主要由变质二长花岗岩和变质花岗闪长岩组成。这一新发现对于认识和恢复原特提斯构造历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CL图像显示变质花岗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测年得出片理化变质二长花岗岩年龄为503.7±4.7Ma、变质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94.7±3.4Ma,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属于寒武纪。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变质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69.87%~79.89%之间;变质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介于66.63%~70.15%之间。前者Al2O3含量变化于12.36%~14.82%,Na2O含量为2.54%~7.16%,K2O含量为0.15%~5.95%,K2O/Na2O=0.02~2.34;后者Al2O3含量变化于14.66%~15.41%,Na2O含量为3.60%~5.63%,K2O含量为0.77%~2.78%,K2O/Na2O=0.14~0.77,属于钙碱性-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侵入岩构造环境Rb-(Y+Nb)判别图解、Rb-(Yb+Ta)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中,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结合锆石测年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吉利地区变质花岗岩形成于冈瓦纳大陆裂离卡穷微陆块阶段,同时表明原特提斯洋形成最早时限可追溯至寒武纪。  相似文献   
28.
甘肃巴谢剖面黄土-古土壤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释光(OSL)测年是测定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单色光束激发使晶体中储存的电离辐射能释放出来。与热释光(TL)测年相比,OSL测年可以不考虑残留的OSL信号,而且测量具有简便、迅速且准确等优点。本文用细颗粒光释光技术对甘肃巴谢剖面的黄土-古土壤进行了测定,其测年结果与14C测年结果相吻合。这表明,光释光是一项极潜力的年代学技术。  相似文献   
29.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 0 m的金异常区 ,W( Au) 最大值为 72 .4× 1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 (右下角 )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30.
末次冰期后,在全新世大暖期及区域沉降的影响下,渤海湾沿岸普遍发育海侵现象,位于莱州湾南岸的潍北平原区在经历全新世最大海泛面后,海水退却过程中留下了数条古海岸线,形成了多处贝壳堤、牡蛎礁等海岸带遗迹.研究区内新发现常家村、后柳家2处牡蛎礁,其14C年龄分别为(5130±30)a B.P.和(6030±30)a 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