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5篇
  免费   1722篇
  国内免费   1835篇
测绘学   675篇
大气科学   5009篇
地球物理   671篇
地质学   1011篇
海洋学   682篇
天文学   365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48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稿约     
《气象科技》2020,48(3):F0003-F0003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实用技术等。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教学人员投稿和订阅。  相似文献   
112.
Paleoclimate simulations usually require model runs over a very long time.The fast integration version of a state-of-the-ar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which shares the same physical and dynamical processes but with reduced horizontal resolution and increased time step,is usually developed.In this study,we configure a fast version of an atmospheric GCM (AGCM),the Grid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at low resolution (GAMIL-L,hereafter),and 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and other data to examine its performance.GAMIL-L,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original GAMIL,is a finite difference AGCM with 72×40 grids in longitude and latitude and 26 vertical levels.To validate the simulated climatology and variability,two runs were achieved.One was a 60-year control run with fixed climatological 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orcing,and the other was a 50-yr (1950-2000) integration with observational time-varying monthly SST forcing.Comparisons between these two cases and the reanalysis,including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re also presented.In addition,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AMIL-L and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GAMIL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MIL-L can capture most of the large-scale dynamical features of the atmosphere, especially in the tropics and mid latitudes,although a few deficiencies exist,such as the underestimated Hadley cell and thereby the weak strength of the Asia summer monsoon.However,the simulated mean states over high latitudes,especially over the polar regions,are not acceptable.Apart from dynamics,the thermodynamic features mainly depend upon the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Since the physical package of GAMIL-L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high-resolution version of GAMIL,in which the NCAR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2) physical package was used,there are only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fields.Because our goal is to develop a fast-running AGCM and employ it in the coupled climate system model of IAP/LASG for paleoclimate studies such as ENSO and Australia-Asia monsoon,particula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odel performances in the tropics.More model validations,such as those ran for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and South Asia monsoon, indicate that GAMIL-L is reasonably competent and valuable in this regard.  相似文献   
11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怛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4.
北京市大兴区大气降尘环境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环境磁学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大气降尘环境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与北京市朝阳区、兰州市大气降尘环境磁学特征的对比,对环境磁学在污染物来源解析及扩散条件研究中的应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兴区大气降尘磁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本区表土,人为源影响显著;降尘样品磁学特征主要受磁铁矿控制,并含有一定数量的磁赤铁矿,磁性矿物为准单畴和多畴颗粒;大兴区降尘样品的磁性矿物含量明显低于朝阳区,且样品颗粒相对较细,表明人口密度、车流量、城市发达度对大气污染程度存在显著影响;大兴区与兰州市大气降尘磁性矿物含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表明,燃煤取暖对北京大气质量的影响显著减弱,燃煤锅炉改造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有重要影响,降水、低气压和高风速利于大气颗粒物的清除和扩散,低气温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负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5.
云南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模拟和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MUGCM的模拟,云南地区日、月、年时间尺度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降水量效应以及δD/δ18O之间的关系被分析。无论是在日时间尺度下还是在月、年时间尺度下,降水同位素均存在显著的降水量效应。与实测结果相比,模拟的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对于单站而言,蒙自站和腾冲站的大气水线被较好地模拟。但在思茅站和昆明站,模拟结果未能准确再现实际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模拟的大气水线斜率比实测结果偏高。这意味着,在云南这个特殊的地区,模式可能高估了HDO的贫化。  相似文献   
116.
320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0矿床的含矿土岩是一套强烈硅化(角)砾状和(角)砾质岩,是地洼初动期岩溶洞穴沉(堆)积岩——以钙屑岩为主的混杂陆源沉积岩,受硅化形成。硅化主要发育于岩溶沉积岩中,并波及它附近的地层。这一事件发生于地洼余动期初,形成于低温环境,硅来自沉积岩源,流体起源于大气降水。320矿床是一个硅化改造的古岩溶矿床,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硅化溶解-塌陷角砾岩筒相同。这类矿床在华南碳酸盐岩地区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7.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电离层和中性层大气剖面。它具有全天候、低费用、无系统长期漂移等优点。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首次GPS/MET试验的成功显示了GPS掩星技术对监测全球大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当前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叙述了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美国UCAR的掩星数据处理系统CDAAC的概况,可作为我国开展无线电掩星计划有关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8.
中性大气掩星标准反演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郭鹏  严豪健  洪振杰  刘敏  黄珹 《天文学报》2005,46(1):96-107
结合JPL和GFZ的中性大气标准反演算法,发展了上海天文台中性大气掩星标准反演算法流程.对CHAMP观测资料进行中性大气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ECMWF(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的预报大气数据进行比较.作为讨论,指出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9.
1986年11月—1987年5月,在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和环球科学考察期间,收集了58个海洋气溶胶样品,采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Al,V,Mn,I,Br,Mg,Na,Cl等元素。应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富集因子分析对气溶胶中元素进行分类、定量评估和来源判别,讨论不同来源元素的特征,计算各主要来源的贡献分量。结果表明,海洋气溶胶中Al的99.99%是来自陆源地壳风化物,Na的99.2%。和Cl的99.99%是来自海水,V的91.4%。来自陆源污染物。因此,Al可作为海洋气溶胶中陆源地壳风化物的示踪元素,Na和Cl可作为海水源示踪元素,非地壳源的V则可选择为陆源污染物的示踪元素。  相似文献   
120.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国家海洋服务处(NOS)对遥感应用有很长的历史,负责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美国建议整合海洋观测系统,以便保持其在海洋监测和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本文简述了该机构利用遥感方法在海岸带及海洋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