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01篇 |
免费 | 2247篇 |
国内免费 | 10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39篇 |
大气科学 | 576篇 |
地球物理 | 1520篇 |
地质学 | 3014篇 |
海洋学 | 716篇 |
天文学 | 145篇 |
综合类 | 700篇 |
自然地理 | 2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68篇 |
2023年 | 491篇 |
2022年 | 619篇 |
2021年 | 662篇 |
2020年 | 570篇 |
2019年 | 611篇 |
2018年 | 436篇 |
2017年 | 524篇 |
2016年 | 490篇 |
2015年 | 513篇 |
2014年 | 689篇 |
2013年 | 498篇 |
2012年 | 586篇 |
2011年 | 537篇 |
2010年 | 471篇 |
2009年 | 482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406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224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区域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近些年,随着浅部矿藏的减少,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日益紧迫。文中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基于现代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及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元信息,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基于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相结合的控矿因素定量表达方法,创新了不整合面、碳酸岩层等新变量的提取和以统计收敛性划分成矿有利区间等方法,成功将传统区域二维成矿预测方法与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使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预测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更有利于区域范围内隐伏矿体的圈定工作,亦可为今后的三维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这里介绍的地-井TEM向量交会法是一种地-井TEM资料半定量解释方法,通过采用异常分离技术从实测资料中提取出纯异常场,运用地-井TEM的纯异常响应进行向量交会,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地确定井旁盲矿体的深度、方位及矿体距钻孔距离。 相似文献
34.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35.
双差分地震定位法采用了一维射线追踪法和直角坐标系, 不适合于复杂速度模型中的地震定位.本研究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技术和球坐标系改进了双差分定位法, 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以日本海地区下方的深发地震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4种复杂速度模型中双差分定位结果, 分析速度结构对双差分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双差分定位法受速度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小, 而且当震源区的速度模型越接近真实速度结构时, 定位结果的精度越高, 这为利用深发地震研究地球深部构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将给出垂直断层附近三维不均匀体电阻率法的数值解,所用方法是边界单元法,但基本解的选择与以往的边界单元法不同。 相似文献
37.
38.
日本原子能机构(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提出了一种方法,即通过地表原地应力测量所得的有限数据精确估算任意一点的实际原地应力状态分布.我们假定实际地应力是由上覆岩层压力和板块构造力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并建立了两种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边界元模型,模型考虑了地质情况的不均匀性,如岩石类型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39.
三维全景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首先简要叙述该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技术路线,基于此建立了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和浏览的三维全景虚拟地震台站系统,该技术丰富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40.
激光雷达(LiDAR):获取高精度古地震探槽信息的一种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激光雷达技术是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文物保护及地形测量等方面,近几年来活动构造的研究中也已逐步引入。作为活动构造研究的最基础的古地震研究一直还采用传统的地质素描技术进行探槽信息获取,数码照相技术的引入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照相技术本身的限制,很难克服获取信息的变形和扭曲。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的高信息量、高精度、便捷、安全和易操作等性能,为古地震研究开辟了获取数据信息的新手段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