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0篇
  免费   3044篇
  国内免费   4269篇
测绘学   1314篇
大气科学   1178篇
地球物理   2680篇
地质学   14339篇
海洋学   1371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1592篇
自然地理   1215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1110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742篇
  1998年   787篇
  1997年   743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740篇
  1994年   731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508篇
  1991年   499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国土资源情报》2009,(4):F0003-F0003
近年来,于都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部署,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总要求,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于都经济和社会各项发展,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992.
该文探讨了马超营断裂带内各地层的成矿元素丰度特征,阐述了该带内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总结了Au及有关元素Ag、Pb、Zn、Mo、Co、Ni、Mn、Ba、Sr、As、Sb、Bi等异常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成果表明:马超营断裂带的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Au及与其相关的Ag、Pb、Zn等成矿元素异常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3.
东秦岭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发现了一条强应变带(称之为回龙湾强应变带),呈NNW—SSE向延伸,面理置换强烈,韧性剪切变形特征明显,糜棱岩发育。该强应变带的发现表明,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既非不整合接触,也不是整合接触,而是断层接触关系。结合原岩建造、沉积环境和变质作用特征,作者认为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并非简单的地层学上的上下关系,而是两个近乎同时异地的变质地质体。  相似文献   
994.
广西桂东某地硅化破碎带型金矿,是大瑶山地区北侧该类型金矿的首次发现,找矿意义深远。文章着重介绍该金矿的发现史,概述了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出应重新审视对1/20 万异常特别是低缓异常的评价,对处于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下的低缓异常的找矿意义,应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995.
996.
高红  徐寄遥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4):1011-1016
本文探讨了OH Meinel夜气辉辐射的光化学模式,给出OH(ν≤9)分子数密度分布的计算通式,重点研究了化学反应HO2 O→OH(ν≤6) O2对ν≤6各振动能级上OH分子数密度分布以及(ν′—ν″)(ν′≤6)振动带气辉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对数密度的贡献随振动能级的减小而增大,对(ν′—ν″)振动带辐射的贡献随着较高振动能级ν′的减小而增大,以春分时为例,它可使第1振动能级上的OH分子最大数密度和(1—0)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33%,第6振动能级上的最大数密度和(6—ν″)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7%,(1—0)带的辐射强度增加约30%,(6—ν″)带的强度增加约11%.该反应使各振动能级上分子数密度的高度分布剖面以及各振动带体辐射率的高度分布剖面变宽,最大数密度、最大发射率所处的高度下降1km左右.此外,该反应的影响程度随着原子氧密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在夏至时最大,在冬至时最小.  相似文献   
997.
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治坤  田勤俭  张军龙 《地震》2007,27(3):97-104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 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 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 断塞塘、 断层陡坎、 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 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征。 利用后差分GPS方法测量断裂活动形成的地震微地貌, 水平测量精度可达0.5 m, DEM精度可到一个像元1 m, 是定量化研究地震微地貌的一种新方法。 测量结果表明, 大箐梁子顶部七条干沟对应多次古地震事件; 大箐梁子顶部鼓包被断裂断错, 断塞塘沉积区向南迁移, 鼓包最新断错约4 m, 大箐村南山坡形成50 cm高断层陡坎。 说明大箐梁子一带地震活动性较强, 且以挤压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998.
江南造山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中间,受华南陆块及其周缘多期次的碰撞、裂解及再造过程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变形,于中生代期间受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影响,发生成矿“大爆发”,是研究陆内深部过程、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受沉积覆盖、出露较少等因素影响,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深部过程及其边界范围等还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提高对江南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深部构造背景、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的认识,本文利用武宁—吉安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随机介质参数的计算,获得了相关长度剖面。结果发现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厚度沿剖面由北向南逐渐减薄,结合前人研究推测研究区受控于燕山期晚期伸展构造体制,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地壳减薄,诱发幔源物质上涌,受地幔上涌影响由南往北逐渐减弱。同时揭示了宜丰—景德镇断裂深大断裂极性,进一步证明了萍乡—广丰断裂为江南造山带中段与华夏地块的边界。最后综合分析了中生代区域构造对成矿的影响,认为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物质沿断裂上涌控制了该区金、钨等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以2020年1~2月华北地区的大气重污染过程为对象,在WRF-CMAQ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和排放变化对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为消除PM2.5重度污染,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减排的力度.研究结果显示,与2015年以来另外两次典型重污染过程相比,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2020年1~2月期...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认为: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大陆的分布是不同的,洋壳流的运动方向和运行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应结合全球大陆的演化,分析洋壳流的运动方向、路线和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地质运动时序性的影响。并从古大西洋向西扩张出发,探讨自晚三叠世至现代,亚洲大陆附近古“印度洋洋壳流”和古“太平洋洋壳流”的连续变迁,反演局部区域地质运动历史过程,分析亚洲地洼活化、陆缘扩张带形成与青藏高原再度强烈隆升等亚洲三大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即:由于大西洋扩张的时序性,首先导致东亚产生地洼运动,接着产生陆缘扩张带运动,最后导致青藏高原的再次强烈隆升;并提出了亚洲地洼、印度洋喇叭状的成因。得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三大洋壳流等全球地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与《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等论文一起,把青藏高原的历史与现代隆升的成因及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交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