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1.
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北京塔院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远震引起的水温同震效应,注意到塔院井水温同震变化总是具有下降-上升-恢复的过程,不受地震方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水温同震下降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三者之间有较好的关系;震后水温后效恢复上升幅值受水位动态影响. 最后,对塔院井水温同震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是导致水温先下降的主要原因:当井水受到地震波的作用时,对流加速,井内深部较热的水体上涌, 而浅部较冷的水体下沉,水温探头将先观测到温度下降现象; 震后水震波逐渐平息,探头附近井水温逐步恢复上升.  相似文献   
312.
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对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石英大脉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和NW向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明确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界面, 其与似伟晶岩壳的分布大体一致, 控制了大规模浸染状矿化的分布; 花岗斑岩及隐爆角砾岩边部的成矿结构面则控制了大规模隐爆角砾岩型矿体。成矿作用蚀变特征标志为云英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 其中云英岩化与钨矿化关系最密切。以上述认识为基础, 建立了石门寺钨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为指导花岗闪长岩大面积出露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13.
对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中的碧玉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矿床成因及区域海底火山活动成矿作用提供地质证据。赣西七宝山钴铅锌矿床为中型钴矿床,主矿体产于石炭系黄龙组铁白云岩中,矿石结构以粒状、胶状结构为主,块状、层纹状硫化物矿体与新发现的碧玉岩空间相依,同地产出,密切相伴,互相包夹,表明其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属同期沉积产物;碧玉岩主量、微量、稀土数据表明,其具有高硅贫铝富铁、锰特征,Al/(Al+Fe+Mn)值为0.13~0.16,与热水成因的硅质岩相当;富集Rb、Ba、U、La、Zr、Hf元素,亏损K、Nd、P、Ti元素,U/Th值为185.83~373.85,Y/Ho值为26.88~50.00,稀土元素总量低,为0.88×10-6~2.16×10-6,LREE/HREE值介于0.07~0.36之间,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Ce无异常,δEu中等负异常,显示碧玉岩物质来源于深部海底热水,少量同生海水混合形成,形成于晚古生代陆缘裂谷海槽环境。研究成果为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直接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314.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根据岩石组合、动植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等,重新厘定、划分了16个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在多个组段沉积岩层位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建立了各地层年代学格架;将侵入岩重新解体划分为4个填图单元,并建立了侵入岩年代学格架;新发现1处规模较大的韧性变形带,主要为逆—左行走滑韧性断层,时代归属于中三叠世末期,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发现矿(化)点20处,其中金属矿点3处,金属矿化点6处,非金属矿点9处,非金属矿化点2处;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15.
针对海量3DGIS数据绘制计算量大、耗时长的特点,在多核计算和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利用OpenMP并行开发技术设计了多核3DGIS并行绘制模型。此模型利用3DGIS数据的可并行性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核计算资源,通过派生出多个同步线程对3DGIS非相关数据进行并行绘制,并采用OSG渲染引擎进行可视化。结合三维城市场景实例验证了多核并行绘制所带来的计算加速比。  相似文献   
316.
电磁资料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新采集的电磁资料为中心,同时以钻井、地震资料为约束,结合其他勘探资料、重力资料进行柴东地区石炭系综合研究、联合解释。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电磁资料进行了前期的预处理和反演,主要采用了-维Bostick反演、-维连续介质反演、二维共轭梯度反演、二维连续介质反演及最优化电性分层等反演技术;而后通过对电磁资料进行联合解释和综合研究,得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厚度图、石炭系埋深图等柴东地区综合研究成果;最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预测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含油气有利区带,并且进-步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勘探提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17.
近年来,因门架式抗滑桩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实现有效加固,因而在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中被广泛使用。门架式抗滑桩的设计参数选取是实际工程中的难点,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设计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对门架式抗滑桩的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桩土的耦合作用。然后,基于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的变化以及潜在滑移面的形态演变,对桩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门架式抗滑桩的显著特点是在联系梁作用下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本文重点量化分析了分级堆载情况下门架式抗滑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性,特别是利用荷载分担比来量化分析前后排桩的受力协调性,根据其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变化规律,得出桩体最佳桩间距和桩排距范围分别是3D~5D和3D~4D(D为桩径);最后,建立了最佳桩体设计参数条件下桩顶位移与堆载之间关系的指数函数方程。这一研究将为门式抗滑桩的设计与变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18.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pplicable approach for snow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 Basin using MODIS data.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LSMA) was used to calculate snow cover fractions (SF) within a pixel, which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regression function with NDSI. In addition, 80 snow depth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mage spectra reflectance and snow depth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snow spectra and image spectra was analyzed. A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for snow depth inver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now depth and snow spectra in the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of SF had a high accuracy with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0.06 tested by 26 tru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validation for snow depth model using another dataset with 50 sampling sites showed an RMSE of 1.63. Our study showed that MODIS data provide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snow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through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suitable for local applica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70361001).  相似文献   
319.
Field observations, deformation and fabric analyses, and precise age data acquired by zircon SHRIMP, LA-ICP-MS U-Pb and 40Ar-39Ar dating methods have yielded new constraints on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Namche Barwa Syntaxis (NBS) which is the eastern corner of the Himalaya. A two-stage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NBS. The northward indenta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beneath the Lhasa terrane began at 55-40 Ma, and crustal materials at this corner were subducted to depths > 70 km where they experienced HP (UHP?) metamorphism. Since 40 Ma, large-scale,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along the Sagaing fault has accommodated the rapid northward movement of the eastern Indian plate corner with respect to the Indochina block. This caused significant and progressive bending of the Indus-Yarlung suture zone (IYSZ) such that it became the Dongjiu-Milin left-lateral, strike-slip, shear zone (DMSZ) in the west and the Aniqiao-Motuo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shear zone (AMSZ) in the east. Both zones underwent strong mylonitization. Meanwhile, the HP (UHP?) metamorphic rocks were rapidly exhumed, first into the deep crust at 22-18 Ma and then to the shallow crust to form an antiformal dome at 6-2 Ma. Our model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es of post-collisional crustal thickening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ic belt.  相似文献   
320.
通过主要对分层专门监测井进行取样,从水位、水质、水温及氘、氧-18、碳-14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本区在扇缘及以下的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呈层性,层间联系较差;运用氘、氧-18稳定同位素方法及碳-14定年确定出15个古水点,认为扇缘以下冲洪积平原区平均大致250m深度以下多出现古水点,表明深部水交替整体非常缓慢,局部滞留。据此分析,产生分层、深部交替缓慢及局部滞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黏土类地层的阻隔及地层的沉积压实,尤其是差异性压实,会形成相对封闭的滞留含水层。并认为地下水交替缓慢及局部滞留而不能及时获得补给是本区地面沉降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