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3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523篇
大气科学   473篇
地球物理   868篇
地质学   1750篇
海洋学   511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299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以武汉市供电局Web数据库应用解决方案为例 ,分析应用需求 ,根据武汉市供电局的特点和网络特点 ,分解Web应用为两方面 :①企业内部的Web应用实现 ;②企业外部信息在Web上发布。并针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如何在Web中集成PB应用 ,减少开发 ,保证现有系统的性能 ,从而实现以Web数据库为特征的、建立在Internet/Intranet基础上的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4-溴苯偶氮 ) -8-羟基喹啉 (BAHQ)与钴 (Ⅱ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试验表明 ,该显色剂的离解常数pKa1 ,pKa2 分别为 1.80 ,7.90。BAHQ与钴 (Ⅱ )形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 483nm处。钴 (Ⅱ )浓度在 0~ 16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83 =5 .10× 10 4L·mol- 1 ·cm- 1 ,对比度△λ =88nm。考查了二十多种离子的干扰情况 ,用于测定维生素B1 2 药品中的钴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3.
立式储液容器自复位隔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储液容器建立了自复位隔震体系,给出了简化分析学模型和相应的振动方程,进行了三万立方米储液罐地震动试验合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隔震体系对短周期水平地震激励有显著的减震效果.文中并对隔震体系提出了设计思想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超临界流体热力学函数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孙睿  段振豪 《地质论评》2000,46(2):167-177
Duan等(1992。1996)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模型,建立了一个适合于超临界流体的状态方程,此方程能反演出世界上几十个实验室测定的成千上万个纯组分及混合物的PVT(压力、体积、温度)数据(温压范围:P〈2GPa,Tc〈T〈2000K)。最近的研究发现,此方程能准确预测H2O、CO2、CH4、N2及它们的混合物在T=1.3Tc,P=0到T=2000K,P=10GPa这一温压范围内的压力、体积、  相似文献   
995.
李朋武  崔军文 《地质论评》2000,46(6):569-572
根据古地磁数据,笔者计算了柴达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体早白垩世以来的南北向运移量和其间的南北向距离缩短量,结果表明:①早白垩世后喜马拉雅地体快速向北运移,其运移在于柴达木木地块同时期的运移速率,早白垩以来,两者间南北向距离总计缩短了约5522km;②印度地块与欧亚大陆自50Ma碰撞以来,柴达木地块与喜马拉雅地体间南北向上陆壳缩短了约1364km,这一缩短量支持青藏高原隆升的“挤压、缩短、增厚”模式;③  相似文献   
996.
对青海锡铁山矿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锡铁山矿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与早元古代达肯大坂群间的接角关系为隐蔽不整合,其间发育基底剥离断层(F1),基底剥离断层之下的“过渡带”实际上是一条退条质的下滑型韧性剪切带。而滩间山群则被构造肢解为O3tm^a-b褶叠层与O3tn^c-d褶皱冲断岩片,其间发育上剥离断层(F2),两条剥离断层面上、下因构造剥蚀充失了大厌地层。并认为和里东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形成锡铁山变质核杂岩,海西期的抗日压构造体制形成褶  相似文献   
997.
王永力  宋锐  黄志斌  薛峰  左如斌 《地震》2001,21(4):118-121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47个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的地动实时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信道传送到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再经信号分配器传至7台实时处理机。47个台的信号分成3个区域以3组计算机互为实时热备份的方式接收和处理地动波形数据。  相似文献   
998.
吐哈盆地及邻区早二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发育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露头剖面和探井资料的分析,在吐哈盆地及邻区区分出三种不同类型沉积相:(1)裂谷型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相;(2)裂谷型陆相火山喷发沉积相;(3)造山带磨拉石相;不同沉积相特征并结合构造分析认为,早二叠世在吐哈及邻区存在二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即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同时,还探讨了大陆一大陆碰撞带上两种不同类型盆地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99.
校准数字化矿图的一种实用算法——网格限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足数字化矿图的精度要求是实现数字矿山的重要保证。结合煤矿地测微机制图和相关矿图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曲面样条函数及公里网特征点数据校准数字化矿图的实用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刘晓南  王为  吴志峰 《地理学报》2004,59(6):911-917
将广东沿海划分成粤东、珠江口和粤西3个区域,采用每个区域主要城市有关经济指标与广东沿海1980~2002年赤潮发生频率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2年间广东沿海出现了2次赤潮高峰期,分别为1987~1992年和1998~2000年;珠江口海域为珠江水系入海口集中区域,广东陆源污染物集中于此出海,是赤潮发生的敏感区域。随城市的发展,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的数量加大,临近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珠江口海域赤潮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城市化相对较慢的海域,同时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赤潮出现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