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鲁甸地震生命线工程震害特点及应急抢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分析了鲁甸地震交通、通信和电力等三类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点及应急抢修情况。鲁甸地震是一次较典型的山区地震,地震地质灾害和强地震动共同作用是造成生命线工程破坏的主要原因。交通系统的主要震害是山体滑坡引起的道路中断,灾区属于高山峡谷地形,道路抢通困难。电力系统的小型水力发电站破坏严重,龙头山变电站的破坏直接导致其下级的2个变电站也断电。通信系统在本次地震中受的影响相对较小,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92.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结合近几年来鲁西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成果,重点论述了鲁西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中生代构造层次总体在垂向上可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并分别被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覆盖,所以,相应地可将鲁西地块的中生代构造变形分为三个阶段:印支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平面上变形样式总体表现为三种构造样式,即:1印支期的近东西走向的宽缓—紧闭褶皱及逆冲构造;2燕山中期的北北东或南北走向的厢状褶皱—坡坪式逆冲系统;3燕山晚期的北东走向的冲断—走滑断裂带。但是,鲁西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基底构造格局及构造变形在空间上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研究表明,鲁西地块及邻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3.
Using the multifrequency radio profiles of pulsar PSR B2319+60, two parameters of inverse Compton scattering model, the initial Lorentz factor and the factor of energy loss of relativistic particles are constrained.  相似文献   
94.
神东矿区地下水变化观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利用神东矿区约1 500 km2区域的200余个钻孔的长期观测结果,研究了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规律,地下水流场变化与基岩和含水层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形成了地下水"汇聚带",开采对基岩和含水层厚度较薄区的地下水系统影响较大,研究区采后含水介质厚度稳定且较厚区域含水层含水厚度损失大部分在30%左右,且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5.
By analyzing higher-accuracy location data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a cle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ree aftershock belts in the NE,NWW,and NW directions of has been obtained.The analysis reveals three rupture planes of strong events of MS7.8,MS7.1 and MS6.9 in the sequence.It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patter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source,and the NE-,NWW-and NW-trending regional fault zones,which have been revealed by the research of the pre-seismicity anomaly.In summary,the source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the three fault zones,and the rupture planes of the three strong events located in the sour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ocked segments on the three fault zones.On these grounds,the paper explain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ource and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相似文献   
96.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对较大,快波偏振方向不太集中。台站附近断裂分布单一的武蛟台(WUJ)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角度相差约35°,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也不一致。台站附近无断层通过的狮子洞台(SZD)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接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慢波时间延迟大小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97.
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亮  刘瑞春  吕芳 《中国地震》2012,28(2):200-213
以山西静乐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似地震前前驱波起始时间和波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重现性,其比例可达63.1%;部分相似地震前前驱波的波动形态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研究范围内前驱波各项特征均相似的地震尚未发现,其原因可能与前驱波的成因、传播途径、相似地震的震源区特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8.
针对太原地震台晋7-1井近年来水位大幅上升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和干扰因素分析,结果发现:2009年7月以来的井水位回升,与关闭小煤窑、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关井压采、大量引用黄河水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
描述济南地磁台建台以来,周边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发生的变化,计算不同重量、距离的铁磁性物质对磁房建筑场地地磁场的影响,应用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采取梯度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磁场总强度F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和初步分析,以期为其他地磁台的观测环境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Investigated is the coupled response of a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for random waves. Inferred are the mass matrix, coupling stiffness matrix, damping matrix in the vibr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external load of TLP in moving coordinating system. Infinitesimal method is applied to divide columns and pontoons into small parts. Time domain motion equation is solved by Runge-Kutta integration scheme. Jonswap spectrum is simulated in the random wave, current is simulated by 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NPD spectrum is applied as wind spectrum. The Monte Carlo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random waves and fluctuated wind. Coupling dynamic response, change of tendon tension and riser tension in different sea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by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The influence of approach angle on dynamic response of TLP and tendon tension is compa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