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8篇
  免费   3533篇
  国内免费   4728篇
测绘学   1608篇
大气科学   3327篇
地球物理   4377篇
地质学   9612篇
海洋学   2385篇
天文学   656篇
综合类   1812篇
自然地理   2462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1016篇
  2021年   1128篇
  2020年   943篇
  2019年   1074篇
  2018年   1182篇
  2017年   1000篇
  2016年   1065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145篇
  2013年   1178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205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不同的污染物质在被臭氧氧化时发光特性不同的原理检测水质污染。检测出来的发光光谱与不同污染源的特征光谱进行对比,辅助发光时序等特征,检测几种污染物的含量和确定污染源。对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2.
我国的海洋倾废管理制度和体系日臻完善,既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国内海洋法律、法规,又相继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加入了《1972伦敦公约》,在原则上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但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倾废活动日益频繁,不断出现新的处置方式,从而导致对海洋倾废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并因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文章从法律的角度,结合倾废管理实践,对海洋倾废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3.
中哈俄阿尔泰发育许多大型—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世界著名的稀有金属成矿省.该成矿省可分为3个稀有金属成矿带,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中国阿尔泰和俄罗斯山区阿尔泰等.这3个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床以伟晶岩型为主,但伟晶岩与花岗岩关系及其伟晶岩成因不一致:在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成矿带和俄罗...  相似文献   
984.
基于Mycat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采用了 Mycat+Mysql+Haproxy+Keepalived的技术架构,实现了一个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系统,并对单机版Mysql数据库和基于Mycat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ycat的分布式技术研发数据库集群系统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可以...  相似文献   
985.
本研究探究了白、蓝、红、绿光4种光质对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果孢子和壳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用绿光培养时,果孢子萌发管分枝形成速度、萌发管生长速度,以及壳孢子的细胞分裂速度均相对较快,用红光与蓝光培养时则相对较慢。不同光质对坛紫菜果孢子和壳孢子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能造成萌发体色泽呈现明显差异。刚从孢子囊释放出来的两种孢子均呈黄褐色,经白光培养的两种孢子以及蓝光培养的果孢子,其萌发体颜色加深至鲜红色,蓝光培养的壳孢子萌发体颜色加深尤为明显,最终呈深紫红色,而红光和绿光培养的两种孢子颜色变浅,最终呈浅黄褐色。研究表明,绿光培养可能不利于坛紫菜孢子萌发过程的色素积累,但有利于孢子萌发及萌发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986.
The Beetaloo Sub-basin, northern Australia, is considered the main depocentre of the 1,000-km scale Mesoproterozoic Wilton package of the greater McArthur Basin – the host to one of the oldest hydrocarbon global resources. The ca. 1.40–1.31 Ga upper Roper Group and the latest Mesoproterozoic to early Neoproterozoic unnamed group of the Beetaloo Sub-basin, together, record ca. 500 million years of depositional history within the North Australia Craton. Whole-rock shale Sm–Nd and Pb isotope data from these sediments reveal sedimentary provenance and their evolution from ca. 1.35 to 0.85 Ga. Furthermore, these data, together with shale major/trace elements data from this study and pyrolysis data from previous publications, are used to develop a dynamic tectonic geography model that links the organic carbon production and burial to an enhanced weathering of nutrients from 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The ca. 1.35–1.31 Ga Kyalla Formation of the upper Roper Group is composed of isotopically evolved sedimentary detritus that passes up, into more isotopically juvenile Pb values towards the top of the formation. The increase in juvenile compositions coincides with elevate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s of these sediments. The coherently enriched juvenile compositions and TOC the upper portions of the Kyalla Formation a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an increase in nutrient supply associated with the weathering of basaltic sources (e.g. phosphorous). Possible, relatively juvenile, basaltic sources include the Wankanki Supersuite in the western Musgraves and the Derim Derim–Galiwinku large igneous province (LIP). The transition into juvenile, basaltic sources directly before a supersequence-bounding unconformity is he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uplift and erosion of the Derim Derim–Galiwinku LIP, rather than an influx of southern Musgrave sources. A new baddeleyite crystallisation age of 1,312.9 ± 0.7 Ma provides both a tight constraint on the age of this LIP, along with its associated magmatic uplift, as well as providing a minimum age constraint for Roper Group deposition. The unconformably overlying lower and upper Jamison sandstones are at least 300 million years younger than the Kyalla Formation and were sourced from the Musgrave Province. An up-section increase in isotopically juvenile compositions seen in these rocks is interpreted to document the progressive exhumation of the western Musgrave Province. The overlying Hayfield mudstone received detritus from both the Musgrave and Arunta regions, and its isotopic geochemistry reveals affinities with other early Neoproterozoic basins (e.g. Amadeus, Victoria and Officer basin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nter-basin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987.
依据实验的根本目的,为拓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理解,体验真实的地理原理,笔者将中学地理科学实验划分为经典实验室实验、时间变化模型实验、类比实验、空间变化模型实验、物理模型实验以及计算机模型实验六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实验进行举例分析,希望以此深化地理科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丰富地理科学实验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8.
杨明 《地理教学》2020,(1):52-55,39
思维是指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目前国内针对地理解题的思维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浙江省历年选考地理试题为例,总结和提炼出六大解题思维,即:逆向思维、收支平衡思维、比较思维、发散思维、空间思维、辩证思维,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地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学习和复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思维过程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989.
牛方曲  杨欣雨  孙东琪 《热带地理》2020,40(6):1109-1116
文章关注于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关系,建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海南省为案例区开展应用研究。该框架首先对区域产业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分级,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次解析了区域产业、人口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最后,基于产业评价结果设定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结合产业和人口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评价不同产业结构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即产业和人口的规模上限。结果表明:2016年海南省的经济规模并未超载,产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土地资源成为海南省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水环境;海南经济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多为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亟需加强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为提升经济发展规模上限,需要培育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文章建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将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联系,其评价结果政策意义更为明确,可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0.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 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 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