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85篇 |
免费 | 8998篇 |
国内免费 | 50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79篇 |
大气科学 | 3550篇 |
地球物理 | 4661篇 |
地质学 | 14012篇 |
海洋学 | 3838篇 |
天文学 | 500篇 |
综合类 | 2083篇 |
自然地理 | 28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768篇 |
2023年 | 864篇 |
2022年 | 1473篇 |
2021年 | 1651篇 |
2020年 | 1473篇 |
2019年 | 1518篇 |
2018年 | 1567篇 |
2017年 | 1361篇 |
2016年 | 1393篇 |
2015年 | 1602篇 |
2014年 | 1593篇 |
2013年 | 1784篇 |
2012年 | 1855篇 |
2011年 | 1844篇 |
2010年 | 1810篇 |
2009年 | 1659篇 |
2008年 | 1530篇 |
2007年 | 1396篇 |
2006年 | 1261篇 |
2005年 | 1046篇 |
2004年 | 815篇 |
2003年 | 639篇 |
2002年 | 646篇 |
2001年 | 587篇 |
2000年 | 478篇 |
1999年 | 407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230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84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25篇 |
1976年 | 13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8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基于主成分神经网络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把浙江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资料换算成直接经济损失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表示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的评估因子进行数据处理,提取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从而建立评估模型。模型历史拟合结果和实际一致。在2007年和2008年影响浙江省的5个台风的实际评估中,强台风"Vipa"灾后评估值比实际值偏大2.16,其余4个台风灾后评估值比实况偏大0.2~0.7,反映了人们对影响大的台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和防灾减灾效果。根据台风开始影响时过程风雨预报值进行预评估,过程风雨预报值较准确的台风,预评估结果和灾后评估值一致;过程风雨预报值误差较大的台风,预评估效果较差。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实际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提高台风影响前风雨预报准确率是提高预评估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2.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improved, persistent debate has existed as to the question of... 相似文献
253.
数字矿床模型是指将传统的地质学语言描述的矿床特征,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和符号,并加入人工智能的推理规则和知识,使之具备矿床自动推理和勘查辅助决策的功能。本项研究是在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矿床模型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实现。本文论述了铜矿床数字化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系统实现时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系统知识库和规则库的建立是在多位铜矿专家的协助下完成的,专家对一系列先验概率等相关参数进行赋值,并用统计学方法下进行了处理。铜矿专家系统中知识库和规则库的保存和管理使用了数据库开发技术,采用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的新手段。系统使用产生式规则,采用主观贝叶斯方法为推理的总体算法,搜索策略采用广度优先向前搜索的策略;在地质证据的输入方面不只提供与铜矿类型直接相关的证据,同时系统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地质证据,使推理的过程更加可靠和合理,同时地质词典功能的加入方便用户对相关地质术语进行查询和检索。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一成因的矿床进行推理,也能对复合矿床类型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254.
255.
256.
257.
北祁连山白山子花岗闪长岩成岩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寒山大型金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发现的与侵人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笔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白山子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370±25 Ma,属于华力西期。寒山金矿的成矿主要在213.95~339 Ma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早期成矿的热液很可能是白山子花岗闪长岩(370±25 Ma) ,寒山辉长岩(347.1±6. 4 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它们可能为金的主要来源,因而,确定这些侵入体的形成年龄,对于在该区寻找蚀变岩型金矿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8.
259.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isotopes in the main channel of Yellow river (Huanghe),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eyan Jiang Zhigang Yu Teh-Lung Ku Xinglun Kang Wei Wei Hongtao Chen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9
Uranium isotopes were measured in waters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 (SPM) of the main channel of Yellow River, China that were sampled during four field trips between August 2005 and July 20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U (2.04–7.83 μg/l) and the activity ratio of 234U/238U (1.36–1.67)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U concentrations and activity ratios of global major rivers.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us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ed 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 data show that the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etween Lanzhou and Sanmenxia has its dissolved U derived from two sources: suspended sediments (68%) and groundwater/runoff from loess deposits (32%). Both sources are related to the heavy erosion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