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11篇 |
免费 | 20956篇 |
国内免费 | 109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16篇 |
大气科学 | 6145篇 |
地球物理 | 8476篇 |
地质学 | 30894篇 |
海洋学 | 9017篇 |
天文学 | 569篇 |
综合类 | 3800篇 |
自然地理 | 64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5篇 |
2024年 | 1749篇 |
2023年 | 1983篇 |
2022年 | 3290篇 |
2021年 | 3810篇 |
2020年 | 3200篇 |
2019年 | 3368篇 |
2018年 | 2977篇 |
2017年 | 2814篇 |
2016年 | 2848篇 |
2015年 | 3414篇 |
2014年 | 3149篇 |
2013年 | 3813篇 |
2012年 | 4142篇 |
2011年 | 3913篇 |
2010年 | 3931篇 |
2009年 | 3553篇 |
2008年 | 3587篇 |
2007年 | 3419篇 |
2006年 | 3212篇 |
2005年 | 2640篇 |
2004年 | 2057篇 |
2003年 | 1477篇 |
2002年 | 1552篇 |
2001年 | 1391篇 |
2000年 | 1107篇 |
1999年 | 492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142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4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17篇 |
1954年 | 3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WA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影响较大的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模拟预测各种管理措施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给的影响,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等。本文通过对SWAT模型的发展历史及该模型在水文、气候变化、非点源污染和输入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等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模型的优势,以及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SWAT 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主要侧重于水文及非点源污染研究,研究多是以模型作为手段,改进工作不多,建议今后根据研究区域的需要,对模型作相应的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72.
基于SPSS和GIS的BP神经网络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在应用GIS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因子贡献率提取主导性强的综合因子,利用提取的主导因子进行系统聚类选择典型样本;依据因子的贡献率调整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通过检验,改变初始权值建立的BP模型预测合格率为50%,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8.9%;为了进一步改进BP网络,把第一次调整权值训练得到的网络权值作为下一次建模的初始权值,训练得到的BP模型预测合格率为100%,相对误差最大值为9.5%。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聚类法作为对照,验证了这种BP模型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靠性与精确性。最后根据所建立的BP模型预测获得中原城市群农用地适宜性分区图,各土地类型适宜性从西往东呈现由低到高的分带性,其中高度适宜区占总面积的32.4%;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8.9%、22.1%、16.6%。 相似文献
73.
74.
北祁连榴辉岩相变沉积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祁连造山带中,出露典型的高压/低温变质岩石,前人对其中的低温榴辉岩已做过较多的研究,但对其中的变沉积岩研究涉及很少.本文展示了榴辉岩相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变沉积岩含有榴辉岩相的矿物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t= 450~520℃,p=1.9~2.3 GPa,与相邻榴辉岩的温压条件一致.地球化学显示这些岩石的原岩为不成熟的沉积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环境.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1800 Ma左右和540~600 Ma之间,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原岩的碎屑来源既有周缘陆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物质,又有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新生洋壳或增生物质.同时,这些数据也表明北祁连早古生代洋壳俯冲过程中发生了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剥蚀作用,即形成于上盘的沉积物(弧前盆地或增生楔)被构造作用运移到俯冲带中,并俯冲到60~70km深处,遭受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然后折返到地表. 相似文献
75.
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郑东新区的建设,需水量急剧增加。为缓解郑州市供水紧张状况,调整引黄水量与地下水开采量的比例,确保郑州供水安全,需在黄河岸边开采地下水,水源地开采后,地下水流场范围内水位将下降,地下水流场的改变对黄河堤防稳定性是否产生影响,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浅层地下水,不会对黄河大堤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低压变频器已得到广大企业用户的认可,并显示出它的节能效果,文章介绍了变频器在齐鲁石化水厂的应用,对比改造前后的工作状况和在节能、节电、提高自动化水平及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77.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8.
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以地质构造、地质工程景观为主,以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地质地貌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发生在距今25~14.5亿年之间的中条山-王屋山"人字型"三叉裂谷,系统反映了古大陆增生、拼合和裂解的全过程,是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超大陆地质事件,具有和哥伦比亚超大陆及Rodinia超大陆对比的意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世界级的水利工程,对治理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技术方法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至2006年国家测绘局与地方测绘部门合作,在华东、华中、华北15个省、市开展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文中论述了该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项目设计所顾及的有关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0.
高分三号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高分三号(GF-3)卫星作为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卫星在明确SAR载荷的体制和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围绕SAR载荷的需求开展卫星平台适应能力的分析以及载荷与平台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卫星特点和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