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0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1439篇
测绘学   533篇
大气科学   587篇
地球物理   548篇
地质学   2529篇
海洋学   66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72篇
自然地理   62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浅水波正压环境流场切应变率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在环境流场切应变率空间不均匀条件下,正切应变率引起的台风偏差路径比负切应变率引起的偏差路径要长,特别在正切应变率的区域,正切应变率要比相对涡度梯度对台风移动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Adopting Born and ray approximations, time-domain synthetic seismograms for P-P and P-S scattering from a plane wave incident on a th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lay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domain P coda is a convolution between a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 second-order derivative of the time function of the incident P wave. Examples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are given using a time function from a computed short-period seismogram for a point explosive source in a half-space. These show that it is impossible, with realistic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involved, to generate significant codas when only single scattering i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04.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类生物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二叠系乌丽群中的晚二叠世类化石 ,可分为两个组合 ,产于乌丽群下部那益雄组的Palaeofusulina parafusiformis- N anlingella simplex组合 ,产于乌丽群上部拉卜查日组的 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 Palaeofusulina sinensis组合 ,这两个类化石组合属种分异度低 ,丰度高。该生物群属于特提斯动物群 ,在羌塘盆地及华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区域对比性。各拉丹冬及其邻近地区的二叠纪类生物群均为暖温型 ,属华夏特提斯区的分子  相似文献   
105.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both in earth surface heat and water bal-ance, on whose budgets weather and climate depend, to a great extent, for their chang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features on the globe. Besides, the evapotranspiration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short-term flood forecasting and the estimation of runoff from mountainous sides.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as to the evapotranspir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concerns in …  相似文献   
106.
西昆仑康西瓦加里东期孔兹岩系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青藏高原西昆仑地体南部的元古宙片麻岩穹窿南侧 ,发育一条近 EW向规模巨大的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岩石由 7km宽的糜棱岩化的孔兹岩系组成 ,孔兹岩原岩为富铝质泥质沉积岩夹火山岩及大理岩。孔兹岩系的 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了其为富铝泥质沉积岩 ,具有明显的 Th正异常及 Ce、Zr等大离子的正异常 ,而变质火山岩中出现 Nb、Zr正异常 ;稀土元素含量展示上述两类岩石均具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及 Eu中度亏损的特性。康西瓦孔兹岩形成的温度为 70 0℃ ,压力 6 .8GPa。锆石 SHRIMP同位素年代测试表明 ,孔兹岩的碎屑锆石来源于 6 4 4~ 873Ma或更老的周缘古老变质基底剥蚀区 ,孔兹岩形成于加里东期(42 8~ 4 4 5 Ma) ,并遭受印支期 (2 5 0~ 2 10 Ma)强烈的剪切应变。康西瓦孔兹岩的原岩、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形成的温 -压条件以及生成时代等与南阿尔金孔兹岩系可以类比 ,表明西昆仑地体与阿尔金地体可能原为同一地体。中国已发现的孔兹岩系绝大部分为太古宙及元古宙的产物 ,西昆仑与阿尔金加里东期孔兹岩的发现不仅显示了加里东造山带山根的存在 ,而且提出沿阿尔金断裂系左行平移 6 0 0 km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电法中几种常用方法的分析,说明其在岩溶探测中有效,并提出了七种确定岩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区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精确定年研究,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40.4±2.2)Ma,辉绿岩中锆石的年龄较复杂,其中发现了元古代锆石颗粒,其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261±14)Ma,(1612±8)Ma,(919±12)Ma,(831±17)Ma。另外还有一组早古生代年龄的锆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13)Ma。以上这些新资料说明该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且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应用自适应算法对BP网络进行改进,可以提高BP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及岩心描述资料作为网络模型的学习样本,以测井解释渗透率的神经网络模型为例,通过网络的学习、训练,建立测井解释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定量计算出多口井的渗透率值,与常规渗透率计算结果相比,BP的解释结果及精度均令人满意,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新土地分类在南海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例验证法,探讨其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新土地分类在使用中存在诸如分类层次数目少且略显粗糙以及界线不严谨等问题。提出建议:增加分类层次熏进一步细化分类;更清晰表达地类涵义以及统一分类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