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12.
华南板块北侧大巴山构造带和内部雪峰山构造带的关系是华南板块陆内构造变形研究的重要内容。香龙山背斜位于大巴山构造带和雪峰山构造带之间,记录了两构造带相互复合、相互协调的重要信息。为研究香龙山背斜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本次研究利用香龙山地区最新的地震剖面,结合地质图分析、浅表地质剖面绘制等手段,取得了如下结论:1) 香龙山背斜为一短轴状背斜,背斜具有较为宽阔、平坦的顶部和较短的两翼,其西南侧发育构造鼻;2) 香龙山背斜的主要运动学模型为下部断层转折褶皱与上部构造楔复合的模型,其地层变形受到基底物质堆叠抬升的影响;3) 香龙山背斜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古近纪遭受改造,这两个变形时期分别对应了香龙山背斜形成现今形态的两个阶段。香龙山背斜南北方向上缩短了11.4 km,缩短率为22.7%;4) 香龙山背斜是在雪峰山构造带北向挤压作用下,由来自大巴山构造带、雪峰山构造带的共同作用力形成的,后期改造作用可能受控于青藏高原了隆升对整个中国中、西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壤中气汞量测量方法及JM—3金膜测汞仪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野外监测期间在1986年门源6.4级地震及1988年澜沧等地震前均观测到了气汞浓度的突变。利用壤中气汞浓度的变化预报了1987年9月12日张掖西武当4.5级地震。观测事实表明,利用壤中气汞浓度的变化来预报地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嘉峪关南5.4级地震前嘉峪关观测点观测的断层气组分氡、汞、氢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与跨断层水准测量及地震活动性的对比分析,证实了上述异常确系5.4级地震的前兆反映。本文还对该观测点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对多方式力源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井渠联合运用优化灌溉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河套灌区的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问题,提出了井渠结合优化灌溉模型,以最佳种植模式和最优工程运行策略,达到控制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获得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目的.模型有调蓄地面水源、土壤贮水层、地下含水层的能力.优化计算成果与266.7hm2试验示范区的实际运行结果相吻合,节水、节能、增产及控制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等效果十分显著,这对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辽宁地区b值方法定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和“八五”攻关成果中提出的地震b值定量预测方法,对辽宁及邻区1969年以来发生的8次地震震例作了回顾性检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震前b值的变化特征,总结出了可能适用于辽宁地区半年左右尺度的b值预测方法的异常羊别指标及预报规则。  相似文献   
18.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rumonts to be used for solar radio observations in Beijing in Solar Cycle 23 is made in this paper. They are 10cm solar radio telescope which has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and 1.02.0GHz,2.63.8GHz and 5.27.6GHz spectrometers. The former two spectrometers has passed a test,showing high guality,and the 5.27.6GHz one will be in operation from 1999. It is believed that highl gualified data should be obtained in the next solar cycle.  相似文献   
19.
精细化MOS相对湿度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2003年5~9月MM5模式每隔1 h的站点基本要素预报场和物理量诊断场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内宁夏25个测站的相对湿度自记观测资料,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和逐步回归2种MOS统计方法,预报宁夏25个测站5~9月48 h逐时相对湿度。对2004年夏季6~8月预报效果检验表明:MOS方法制作宁夏48 h逐时相对湿度预报结果是可用的或是可参考的;2种MOS统计方法预报结果相近,逐步回归方法比多元线性方法预报效果稍好,08:00预报误差明显低于20:00;当天气形势变化较平稳时,MOS预报结果稳定,平均绝对误差控制在10%左右;当有明显的变温等特殊天气时,误差变率起伏波动大,预报结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在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从酶切、预扩和选扩等方面优化了中国对虾DNA甲基化分析的MSAP技术,给出了适合中国对虾MSAP分析的最近反应程序和体系,并采用该技术分别对中国对虾选育群体"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的肌肉、鳃和血细胞三种组织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野生群体肌肉、鳃和血细胞的DNA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选育群体"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鳃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群体中差异极显著(P <0.01),肌肉间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P <0.05),而血细胞中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P >0.05)。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不同(P ≤ 0.05),而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也各不相同(P ≤ 0.05)。DNA甲基化多态性分析表明,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黄海1号"的鳃和血细胞组织的甲基化多态性比例变化明显,而肌肉组织甲基化水平较稳定,这些变化趋势与CCGG位点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