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8篇
  免费   2518篇
  国内免费   3645篇
测绘学   1414篇
大气科学   2311篇
地球物理   2752篇
地质学   7141篇
海洋学   1480篇
天文学   422篇
综合类   1333篇
自然地理   142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5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中国对虾越冬亲虾中检出杆状病毒。经对病虾鳃、前中肠、卵巢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在这些组织中发现大量有囊膜的杆状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约为367nm×128nm,核衣壳为324nm×92nm。病毒在细胞内不形成包涵体,在核内或在细胞质的发生基质中装配。从病毒的形态特征、感染组织以及典型的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认为亲虾感染的病毒与近年广泛报道的造成养殖对虾大规模流行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为同一种。卵巢组织也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亲虾卵巢组织的被感染暗示着该病毒有可能通过生殖细胞而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2.
不同季节的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雷州流沙港湛江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室实验基地分别于春、夏和秋季进行了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实验。其中,春季插核的死亡率最低,为15.1%--16.2%,留核率最高,为10%左右:而夏季插核的死亡率最高,为63.56%,留核率也仅为2.22%:秋季插核的留核率最低,仅收珠1颗,留核率为0.35%,死亡率也较高,为54.4%。结果表明,春季是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插核季节。  相似文献   
83.
仿鱼尾潜器推进系统的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开发适用于小型潜器的仿生操纵与推进系统为研究背景 ,对金枪鱼的月牙形尾鳍进行水动力分析。文中将金枪鱼的尾鳍处理为在做横移和摇摆的耦合运动的同时 ,以某一匀速向前运动的月牙形刚性尾翼。计算中应用了双曲面元和压力库塔条件 ,利用面元法计算分析该三维尾翼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探讨了前进速度、横荡和摇首的幅度、频率及其相位差对推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依据水面红外发射和红外遥感测温原理,采用HDG-高灵敏度红外测温仪和常规测量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空气稳定条件下,模拟测得了水面皮层破坏-复原(重建)的热力过程和气-水温差对水面皮层复原过程的影响,获得了大量的测量数据。数据分析表明,当气-水温差从3.0℃变为11.5℃时,水面皮层破坏可导致皮温增量从气-水温差3.0℃时的0.15℃变到11.5℃时的0.45℃,并发现恢复时间与气-水温差呈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5.
Doo Yong Choi  Chin H. Wu   《Ocean Engineering》2006,33(5-6):587-609
A new three-dimensional, non-hydrostatic free surface flow model is presented. For simulating water wave motions over uneven bottoms, the model employs an explicit project method on a Cartesian the staggered gird system to solve the complete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 bi-conjugated gradient method with a pre-conditioning procedure is used to solve the resulting matrix system.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resolving non-hydrostatic pressure by incorporating the integral method of the top-layer pressure treatment, and predicting wave propagation and interaction over irregular bottom by including a partial bottom-cell treatment. Four examples of surface wave propagation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Using a small of vertical layers (e.g. 2–3 layers),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resolve wave shoaling, non-linearity, dispersion, fission, 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phenomena.  相似文献   
86.
Yong Liu  Yu-cheng Li  Bin Teng 《Ocean Engineering》2007,34(17-18):2364-237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perforated-wall breakwater. The breakwater consists of a perforated front wall, a solid back wall and a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installed between them. The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enhances the stability and wave-absorb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based on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is developed for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waves with the new proposed breakwater.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 the structure, the whol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domains, and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n each domain is obtained using the matched eigenfunction method. Then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wave forces and moments on the perforated front wall and the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are calcul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or limiting case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previous predictions for a perforated-wall breakwater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solid plate [Yip, T.L., Chwang, A.T., 2000. Perforated wall breakwater with internal horiontal plat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126 (5), 533–538] and a vertical wall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Wu, J.H., Wan, Z.P., Fang, Y., 1998. Wave reflection by a vertical wall with a horizontal submerged porous plate. Ocean Engineering 25 (9), 767–779].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uitable geometric porosity of the front wall and horizontal plate,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ill be always rather small if the relative wave absorbing chamber width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walls versus incident wavelength) exceeds a certain small value. In addition, the wave force and moment on the horizontal plate de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 porosity.  相似文献   
87.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结合莱西市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特性,采用人机交互管理方式,成功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界面良好的莱西市水资源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为规范水资源业务管理的程序、开展地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9.
东海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它西部有广阔的大陆架,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先岛诸岛组成)和台湾岛连线为界,具有较深的海槽。黑潮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流速的西边界流,它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流经台湾东岸进入东海,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向东北向流动,穿越吐噶喇海峡返回太平洋。通常的把自台湾东北端起至吐噶喇海峡一段称为东海黑潮。此外,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也常年存在一支稳定的西边界流,称为琉球海流。 对于东海黑潮和琉球海流的硏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进行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苏纪兰(1994)、袁耀初(2000,Yuan,2006)、管秉贤(2002)等人都做过评述。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评述,主要叙述200年以来对东海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硏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0.
作者采用非线性潮波方程,假定河口的宽度B(x)和深度h(x)是任意可微函数,导出了涌潮发生的条件,并讨论了各种变形情况下涌潮的形成。得出结论是,在涌潮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浅水非线性效应,而河口变形效应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