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14篇 |
免费 | 5973篇 |
国内免费 | 31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35篇 |
大气科学 | 2537篇 |
地球物理 | 3500篇 |
地质学 | 9974篇 |
海洋学 | 2310篇 |
天文学 | 496篇 |
综合类 | 1649篇 |
自然地理 | 20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487篇 |
2023年 | 604篇 |
2022年 | 1064篇 |
2021年 | 1180篇 |
2020年 | 1077篇 |
2019年 | 1022篇 |
2018年 | 1176篇 |
2017年 | 970篇 |
2016年 | 1082篇 |
2015年 | 1125篇 |
2014年 | 1171篇 |
2013年 | 1255篇 |
2012年 | 1321篇 |
2011年 | 1317篇 |
2010年 | 1283篇 |
2009年 | 1118篇 |
2008年 | 1000篇 |
2007年 | 893篇 |
2006年 | 759篇 |
2005年 | 630篇 |
2004年 | 459篇 |
2003年 | 401篇 |
2002年 | 409篇 |
2001年 | 379篇 |
2000年 | 344篇 |
1999年 | 337篇 |
1998年 | 228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200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1篇 |
1976年 | 10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六横大岙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年4月对码头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场调查,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了该海区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水质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超三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无机磷超一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有个别测站超二类标准。COD、pH、DO、油类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潮间带水质基本符合一类水质要求。底质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相似文献
32.
33.
基于非局部滤波的SAR强度RC合成变化检测法对小图斑、线型地物等动态监测灵敏,且对数据获取无时空基线要求,在多云多雨城市地表要素变化检测中具备潜力。本文研究以多时相SAR强度RC合成图为数据源,提出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变化图斑半自动提取方法,即通过色彩空间转换、训练样本选取、监督分类影像分割、变化区域提取4步骤,可实现基于SAR强度图的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与图斑高效更新。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与江北新区为示范,以最优参数配置(3特征向量与10样本类别)进行试验,实现了优于88%的建设用地查准率指标。 相似文献
34.
35.
对吐哈盆地丘东凝析气藏中侏罗统储层的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和参数选取进行探讨。针对丘东凝析低渗透气藏的储层和流体特点,纵向上对研究区中侏罗统地层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平面上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厚度、孔隙度、泥质含量、流动带指数等4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研究区中侏罗统储层砂体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结果表明各流动单元的类型与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客观地反映气藏储层的地质特征。虽然丘东凝析低渗透气藏中流动单元的划分和油藏中流动单元的划分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参数的选取却与油藏中的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6.
碱渣与饱和卤水混合制成浆体回填到盐矿废弃盐腔可同时解决碱渣处理问题和地下废弃盐腔存在的地质隐患。回填碱渣强度是影响充填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回填碱渣强度,采用掺入粉煤灰制成复合碱渣对其强度特性进行改良。针对不同粉煤灰掺合比的碱渣开展了组成、力学和细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掺入粉煤灰能明显改善碱渣的强度,使其黏聚力、内摩擦角都大幅提高,抗剪强度大幅增加;(2)粉煤灰掺合比越大,增强效果越明显,但强度并非随掺合比呈线性变化,对黏聚力而言,在0~20%内的掺合比下增加速度最快,而对内摩擦角则在20%~30%的掺合比区间增加最快,对抗剪强度而言,0~20%的掺合比内增加最明显;(3)粉煤灰掺入还可显著改善碱渣的压缩固结特性,使其固结系数大幅提高,从而提高碱渣固结速度,缩短充填工期,其中在0~10%的掺合比内对压缩固结特性改善最显著;(4)矿物组成分析表明,粉煤灰掺入改变了矿物组成,使得亲水性矿物含量急剧锐减,进而改变了其沉积特性。而细观分析则表明,粉煤灰掺入使碱渣从絮凝团细观结构变成了粉煤灰充当骨架的充填结构,且粒间支撑和拉联效应明显。从增强效果提高、压缩固结特性增强、控制成本和工期综合分析表明,最优掺合比为20%左右,建议工程中以不高于20%的掺合比作为实用掺合比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充填增强效果。该研究为揭示碱渣增强机制及废弃盐腔碱渣充填工艺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