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7篇
  免费   2277篇
  国内免费   3338篇
测绘学   1105篇
大气科学   2524篇
地球物理   2566篇
地质学   5984篇
海洋学   1755篇
天文学   503篇
综合类   1069篇
自然地理   152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711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底电缆的监测和维护已成为海洋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确跟踪定位更是世界性难题.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3种海缆追踪方法及相应的商业化系统,接着详细论述了有源系统TSS350国内首次对高压海缆的追踪应用效果.海缆追踪系统在国外小电流及断点电缆追踪上的成功应用已经证明了系统的性能;而国内湛江高压电缆实验高精度的路由追踪和埋深定位又为海缆追踪系统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海缆追踪系统的原理、技术指标及其应用为国内海缆的监测和维护提供了解决办法,也为弥补国内研究空白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992.
春秋季山东南部近岸浮游细菌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07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山东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了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生物量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DO)、总氮(N)、总磷(P)、硝酸盐(NO-3)、铵盐(NH+2)及活性磷酸盐(PO4-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生物量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春季浮游细菌丰度及生物量要高于秋季,2个季节近岸细菌数量高于远岸区域;浮游细菌丰度及生物量与温度、DO、总P、NO-3、NH+2及PO4-P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表明上述因子可能是该海域浮游细菌数量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93.
江苏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中国160气象观测站1951-2005 年和江苏省59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江苏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发现:江苏夏季气温1970s到1990s前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凉期,1960s及1990s中后期以后基本上处在一个偏热期;江苏夏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6 a、准9 a的年际周期和以16 a为中心的年代际周期;江苏夏季气温趋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正负正的位相分布特点,即江苏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其它地区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4.
栾燕  何克  谭细娟 《地质通报》2019,38(7):1206-1218
利用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Agilent 7700X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Photo Machines Analyte Excite 193nm激光,在激光频率为5Hz,束斑直径为35μm条件下,对91500、GJ-1、Ple?ovice和Qinghu 4个标准锆石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91500标准锆石20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059~1070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063.8±6.6Ma;GJ-1标准锆石28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601~610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05.4±3.0Ma;Ple?ovice标准锆石28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36~341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38.8±1.4Ma;Qinghu标准锆石40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58~165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9.9±0.7Ma。上述结果表明,91500、GJ-1、Ple?ovice和Qinghu 4个标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都在误差范围内,且年龄加权平均值与前人报道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时,4个标准锆石的微量元素结果基本落在前人文献报道的范围内。从4个标准锆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可以看出,稀土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准确。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测试方法实现了对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及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分析数据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西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粟黍向外传播、发展的重要交流通道,然而该区域粟黍南传的具体过程和路线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对四川凉山地区河东田遗址(26°10'7.78″N,102°6'51.83″E)和河头地遗址(26°10'25.20″N,102°6'54.84″E)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进行了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探讨凉山地区先民的生存策略以及粟黍在该地区的传播。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共获取了6例人骨生物磷灰石的有效数据,其δ13C均值分别为-5.5‰±1.8‰(n=4),-5.5‰(n=2,-6.9‰和-4.0‰),结果显示该区域人群的饮食呈现为兼具C3和C4类食物的混合食物结构,且粟黍等C4类食物在本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具有重要的贡献;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先民的δ18O均值分别为-12.3‰±0.4‰(n=4),-12.0‰(n=2,-12.0‰和-11.9‰),显示两处遗址先民摄入的水分来源相对一致,当时的先民可能是在本地生活,围绕城河定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期稳定同位素数据和其他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的粟作农业应当是当地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文化互动双重影响的结果,粟黍可能传播至凉山地区后继续南传至云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996.
土钉抗拔承载力的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益成  薛艳 《江苏地质》2008,32(2):133-136
根据土钉现场抗拔试验数据,分析了钉材、浆液龄期等因素对土钉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建议了合理的下层土钉开挖时间。最后通过试验土钉抗拔力反算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并与规范推荐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7.
地应力场下岩体爆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许金余 《岩土力学》2007,28(11):2485-2488
建立了地应力作用下岩体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岩体中的地应力采用隐式分析方法,对爆炸的高速动载作用采用显式分析方法,通过隐式-显式连续求解完成地应力作用下岩体爆炸的数值模拟。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近爆腔处,较低的静应力场与较高的动应力场作用时爆炸动态应力波占主导地位,初始应力对爆破应力波影响较小。在远离爆腔处,高地应力存在改变了爆破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对爆炸岩体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8.
To detect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ve drip waters and stalagmite laminae, which have been used as a climate change proxy, three drip sites in Beijing Shihua Cave were monitored for discharge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Drip discharges and DOC were determined at 0 to 14‐day intervals over the period 2004–2006. Drip discharges show two types of response to surfac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1) a rapid response; and (2) a time‐lagged response. Intra‐annual variability in drip discharg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content of DOC in all drip waters varies inter‐ and intra‐annually and has good correlation with drip water discharge at the rapid response sites. High DOC was observed in July and August in the three years observed. The flushing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s dependent upon the intensity of rain events. The DOC content of drip water increases sharply above a threshold rainfall intensity (>50 mm d?1) and shows several pulses corresponding with intense rain events (>25 mm d?1). The DOC content was lower and less variable during the dry period than during the rainy period. The shape of DOC peak also varies from year to year as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rainfall. The different drip sites show marked differences in DOC response, which are dominated by hydrological behaviour linked to the recharge of the soil and karst micro‐fissure/porosity network. The results explain why not all stalagmite laminae are consistent with climate changes and suggest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rainy season events could be preserved in speleothem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9.
鲁绪文  王百林  娄炎  何宁 《岩土力学》2006,27(Z2):885-889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沉桩过程中,挤土桩桩周土体将遭受相当大的挤压应力并引起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周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使桩周土体有效应力相应地增长,单桩承载力在间歇期内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加。基于挤土桩沉桩过程所产生的挤土效应,运用圆孔扩张理论和固结理论分析了新型软基处理技术-混凝土芯砂石桩的挤土性状,并与软基处理中常用的CFG桩作了比较,从单桩侧摩阻力的时间效应方面分析了混凝土芯砂石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Global CMT提供的1976-01-01~2015-12-31期间1 255个MW≥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FMSI方法对青藏高原西部及邻区(新疆西部地区)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区域应力场特征,并分析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的断层滑动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及邻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σ1整体呈NNE-SSW向,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最小主压应力轴σ3整体呈NWW-SEE向。最大主压应力轴σ1倾角大小约为5°~9°,说明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运动为主。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具有较强的滑动趋势(Ts≥0.5),说明西昆仑断裂带及阿尔金断裂带未来失稳滑动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