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5篇
  免费   3505篇
  国内免费   5208篇
测绘学   2258篇
大气科学   2825篇
地球物理   3016篇
地质学   8856篇
海洋学   3202篇
天文学   382篇
综合类   1566篇
自然地理   197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1030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995篇
  2017年   931篇
  2016年   943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181篇
  2012年   1185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236篇
  2009年   1209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171篇
  2006年   1033篇
  2005年   836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省际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再生利用是循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资源与环境两大系统的纽带, 对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从事资源再生利用的企业则是资源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的贡献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空间分布特征将有助于发现我国在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及时调整国家相关战略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鉴于国内尚没有完整的资源再回收利用统计数据, 本文在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企业调查的基 础上, 设计并开发了包括23 512 个企业在内的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探讨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的原因, 选取人口总量、城市化水平以及交通运输条 件等14 个因子, 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的因素。结果显示, 我国再 生资源企业的空间分布具有从沿海向内地带状分布的规律, 这种规律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政 策适宜等因素关系密切。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统计工作和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工作是我国社会 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笔者建议启动对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大调查计划, 并建议国家统计部 门将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纳入到国家常年统计计划; 加强对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 空间布局的规划, 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和扶持政策并加强标准和监管系统建设, 以减小产生负面 作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2.
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some local scholars (Peng Hua et al., 2000), over 400 sites of Danxia landform have been already discovered in China. Chen Guoda (1935), Zeng Zhaoxuan et al. (1978), Huang Jin et al. (1992; 1994; 1996) and Peng Hua et al. (1998; …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1:50000地形数据库的概念和进行更新的技术路线。提出综合判调法进行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关键环节,总结了这些环节的具体流程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对我国数字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城镇”。本文从“数字城镇”技术构成出发,分析了我国“数字城镇”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提出要加强对“数字城镇”数据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镇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地表剥蚀、下地壳流变与造山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圈的流变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渊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下地壳普遍存在的韧性流是造山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下地壳物质层流变作用机制的调节下,地表剥蚀作用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地表夷平的因素,它还能打破地壳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引起地壳内物质和结构的重置,进而促成山脉的加剧隆升;地表剥蚀作用的强度既受控于造山带的抬升,也受制于地球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变质作用以及相关的构造活动为例,说明在造山过程中,尽管传统意义上的造山作用与地球内部动力过程,即构造作用有密切联系,但是与构造运动的时空尺度不同,地表剥蚀作用也能够在相对较小的时空尺度内,通过影响和控制造山带下地壳的韧性流动,成为地壳抬升和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动力因素。对地壳的流变特性和变质变形研究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6.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sponse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system to the spontaneo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on multiple scales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based on measured data of the ecological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Ordas Plateau of north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biomass and the energy use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trong and complex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on multiple scales leading to supernormal thermal heterogeneity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the strong vortex movement and turbulence. This study can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It also aids in improving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f turbulent fluxes of a heterogeneous underlying surface for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climate models.  相似文献   
997.
ATTEM系统中电流关断期间瞬变电磁场响应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瞬变电磁法中,由于发射电流关断时间不为零、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有限,早期瞬变电磁信号发生畸变,只能舍弃,因此存在着探测盲区.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瞬变电磁方法中发射电流关断期间总磁场的形成过程,论证了一次场、二次场和总瞬变场的关系,分析了接收线圈的频率特性和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场的影响,提出从总磁场中剔除一次磁场影响的方法,从而获得电流关断期间和电流关断后的早期瞬变电磁场. 采用吉林大学自主研制的瞬变电磁测量系统(ATTEM)在长春市伊通河活断层进行勘探,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缩短了瞬变电磁法的勘探盲区,实现了近地表4 m以下的勘探,可以清晰地分辨近地表的低阻异常,提高了浅层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998.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之间纽带.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幅度构造、低孔隙、低渗透率、致密性隐蔽油气藏的特点,综合应用相干数据体分析、地震相自动分类定性识别砂体厚度、地震振幅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多井约束的储层叠后反演等叠后属性分析技术,探索了一套适合该区油气特征的储层横向预测及油气识别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开发,储量计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9.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阻抗及其反演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反演已成为油藏描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的常规地震反演是叠后地震数据体上进行,很少考虑各向异性存在的情况.随着勘探开发的发展,地震各向异性和叠前地震波阻抗反演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本文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阻抗研究基础上,推导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阻抗方程,提出了地震各向异性介质中用弹性阻抗进行储层参数描述的技术路线和框架,并对反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印度洋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和环型振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5个长周期地震仪台站观测的3天的VHZ、VHE和VHN波形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激发的0S3~0S78的基频球型振荡和部分谐频球型振荡和0T3~0T67的基频环型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符合的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球型或环型振荡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