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6篇 |
免费 | 3174篇 |
国内免费 | 18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90篇 |
大气科学 | 1149篇 |
地球物理 | 1767篇 |
地质学 | 5397篇 |
海洋学 | 1387篇 |
天文学 | 181篇 |
综合类 | 689篇 |
自然地理 | 12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299篇 |
2023年 | 336篇 |
2022年 | 520篇 |
2021年 | 614篇 |
2020年 | 499篇 |
2019年 | 538篇 |
2018年 | 485篇 |
2017年 | 476篇 |
2016年 | 508篇 |
2015年 | 513篇 |
2014年 | 515篇 |
2013年 | 605篇 |
2012年 | 660篇 |
2011年 | 645篇 |
2010年 | 659篇 |
2009年 | 631篇 |
2008年 | 653篇 |
2007年 | 584篇 |
2006年 | 564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山东省沂源县金星头地处沂源-沂南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北部,该成矿带位于中国东部矽卡岩金多金属矿带中北部,属于环太平洋带组成部分。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运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发现了一批以Au为主的化探异常,对部分异常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和探槽进行查证,发现具有工业品位的金铜矿(化)体5处,提出下一步找矿的工作重点地段,即在中生代燕山晚期中偏碱性或中酸性侵入杂岩体与寒武纪朱砂洞组、馒头组白云岩、灰岩等接触部位及两侧寻找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52.
53.
主要研究了以多种富镁矿物为原料,制备适合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用以补偿大坝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通过在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浆体中,外掺不同比例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和传统MgO膨胀剂,研究水泥浆体压蒸膨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40℃水中长龄期养护膨胀率的变化过程及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材料掺量的增加,膨胀率相应增加。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膨胀率相应增大,到120d左右,膨胀趋于平缓。粉煤灰对传统MgO膨胀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新型镁质膨胀材料能很好的改善抑制作用,从而满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55.
通过研究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证实了引起砂岩储层中的低孔、低渗,已为成岩作用的关键因素。早期强烈的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造成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孔喉配位数以0为主,少量可发育1条~2条喉道,孔隙度损失38%~25%。随后的千枚岩岩屑及其它碎屑矿物的溶蚀和蚀变作用,形成了粒间溶孔、粒内微孔、粒内蜂窝状溶孔以及高岭石晶间隙等,此类孔隙半径一般在8μm~20μm,喉道半径在5μm~10μm,平均孔喉比在2~5左右。但其具有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一般占总孔隙度的70%以上,对各层段砂岩储层储集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保留下来的主要是砂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有极少量的原生粒间孔主要分布在下石盒子组。 相似文献
56.
中国的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迄今已进行了24年,已经覆盖了全国600余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获得了高质量元素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综合研究,笔者发现了比传统意义的分散晕分散流更为宽广的地球化学模式:区域异常、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巨省和地球化学域。这种更为宽广的所谓套合着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实际上是地球上富含各种金属的巨大岩块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地表的表现,这种“地球化学块体”是原始地球的不均一性以及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在的过程中元素的分布再分配的最终结果的体现,笔者从中得到了这种大的地球化学块体能够为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提供其所必需的足够的物质供应量的新认识。而追索某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则可揭示该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尽管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虽然尚在初期阶段,但已为勘查地球化学、矿床学与成矿学开拓了眼界,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7.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叙述了应用有限元方法和回归分析理论,依据实际应力观测资料,结合中国大陆构造地质资料反演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成果。计算中考虑了地壳结构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非均匀性和现今活动断层的影响,采用接触分析方法模拟了板块边界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与实际观测结果是一致的:(1) 在中国大陆现今水平最大主压应力轴走向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2) 在中国大陆现今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总体表现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3) 中国大陆东南的台湾海峡区域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有局部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8.
文章将邦多-措麦地区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冈底斯北缘稳定上升区、冈底斯掀斜上升区和纵贯南北的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区.概述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以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火山、地震活动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从现代地貌格局、活动构造形迹、近代岩浆作用和地热、地震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根据中新世以来的构造作用、沉积特征、岩浆活动等特征,对区内的新构造运动的演化作了初步总结,大致划分为4个强烈活动期,即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早更新世末和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59.
黄土高原西部植物耗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兰州地区8种常见植物的盆栽试验,比较了其耗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8种植物在试验期间内都能正常生长,植物耗水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柽柳>柠条>芨芨草>侧柏>甘蒙锦鸡儿>紫穗槐>红砂>珍珠;在集雨条件下,植物耗水排序为:芨芨草>珍珠>柠条、侧柏、甘蒙锦鸡儿、>红砂、紫穗槐>柽柳,但柽柳和紫穗槐在集雨条件下生长出现干枝,生长不好。在雨养条件下,除红砂、甘蒙锦鸡儿、珍珠受到干旱胁迫不明显外,其余植物不同程度上有枯叶出现。紫穗槐死亡,柽柳接近死亡,其他植物耗水排序为:珍珠、芨芨草>侧柏、甘蒙锦鸡儿、柠条>红砂。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