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5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984篇
地球物理   1034篇
地质学   2217篇
海洋学   528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65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叠前时间偏移已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的常规手段之一,在构造复杂但速度横向变化不大时,应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一般可以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但是叠前时间偏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些配套技术的选取和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成像结果。这里根据O-MEGA2处理系统制定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对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配套技术和关键参数(叠前道集偏移距分组、偏移孔径和倾角选取、均方根速度建模、旅行时算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试验程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关键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对实际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We analyzed the S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black shales and related kerogen and sulfide fractions from the Zunyi Ni-Mo-Se deposit, the La’erma Se-Au deposit and the Yutangba Se deposit in southern China to constrain metal sources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es, both subjects of disagreement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Se at the Zunyi Ni-Mo-Se polymetallic deposit displayed a restricted range of δ82Se values (−1.6‰ to 2.4‰ with a mean of 0.6‰) suggesting a major hydrothermal origin where aqueous Se was probably transported as H2Se, along with H2S, and precipitated directly as selenides or in sulfides. Se at the La’erma Se-Au deposit covers a larger range in δ82Se values (−3.8‰ to 5.4‰ with a mean of 0.3‰), suggesting Se redistribution following redox transformations, leading to kinetic isotopic fractionation. The largest Se isotopic variation so far in natural terrestrial samples was found in the Yutangba Se deposit, with δ82Se values varying from −12.77‰ to 4.93‰. On the basis of variations in Se isotopes in the deposit, along with other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the “redox model” (supergene alteration) explains the occurrence of native Se in the deposit. Overall, hydrothermal systems may be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Se source to form economic deposits in comparison to seawater sources. Significantly,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either secondary hydrothermal or supergene alteration is a key factor in Se enrichment in black shales. Redistribution of Se, and probably other redox-sensitive metals like Mo, Cr and V, leads to isotopic fractionation which may be used to fingerprint such alteration/precipit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993.
为进一步查明黄岗锡铁矿矿床成因、夕卡岩矿物成分与金属矿化类型之间的联系,利用电子探针对研究区主要夕卡岩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早期石榴石的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主成矿期石榴石的端员组分以钙铝榴石为主;辉石端员组分变化较大,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石榴石和辉石的矿物组分分别为Adr28.69~96.44Grs2.00~67.38(Prp+Sps)0.67~5.69和Di11.8~94.12Hd4.08~81.28Jo1.79~20.02,其较大的成分变化特征反映出夕卡岩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下形成的。角闪石大多为镁铁钙角闪石,个别属于铁角闪石,成分变化较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导致不同程度的AlⅥSi←→(Na,K)的置换作用,属于一种固相线下的转变。角闪石中四次配位的Si、Al及六次配位的Al、Ti和A位置的阳离子数变化范围很大,可能是由于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岩浆的成分差异或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所引起的。富锰的辉石夕卡岩是岩浆流体顺层间破碎带渗滤交代形成的,富锰辉石可作为本区寻找Sn、Cu、Zn等多金属的找矿标志,外接触带夕卡岩和其附近的大理岩中是多金属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94.
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的直接体绘制,是一个计算和数据双重密集型问题.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的重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方体元的Shear- warp地震数据体绘制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立方体元在相邻的体素点之间建立联系;然后根据地震数据的特征对体元进行分类,在绘制过程中通过二叉树索引,快速定位分类结果.通过索引结果,避免了对等值体...  相似文献   
995.
世界水溶气资源分布、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世界水溶气资源及国内外勘探开发现状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水溶气资源丰富,总量达33 837×1012m3,这比常规天然气资源量(293×1012m3)高两个数量级;中国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中水溶气资源也很丰富,43个盆地的水溶气资源量的估算结果达到19×1012m3。对水溶性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丰富的气源、异常高地层压力、储集层和保存条件是形成该类气藏的主要条件。根据天然气溶解的Henry经验定律、分子间隙溶解机理分析,认为溶解和脱气过程中除了考虑温度和压力变化,还存在构造震荡脱气等脱气过程。由于对不同的地层水条件下,天然气的溶解度变化的认识尚不太清晰,且富集条件及静态气藏形成条件是否能够促成动态气藏的形成,以及其他因素对气藏有何影响亦需要深入研究,对国内水溶性气藏资源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价,确定气藏的有效开发技术方法,以促进水溶性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增加我国天然气供给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陆面蒸散量观测方法比较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面蒸散是陆面水分平衡的主要分量,也是地球系统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但陆面蒸散量测量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利用LOPEX试验区内陇中黄土高原定西陆面过程综合观测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在参考对照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的基础上,对蒸渗计法、涡动相关法、彭曼方法等3种方法观测的陆面蒸散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各观测...  相似文献   
997.
首都圈地区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和2003-2006年共5年的NOAA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热红外影像特征和红外亮温年变特征进行了跟踪观测、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特别是线性断裂构造在热红外影像上有清晰的显示,通过不同时期红外影像的对比研究可以很好地揭示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及规模形态,为活动构造研...  相似文献   
998.
黄河源区陆面过程观测和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面过程对黄河源区水资源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探索黄河源区陆面过程和水分循环特征的关联机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简述了黄河源区气候变化背景和陆面过程的基本特征,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黄河源区开展的一系列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及相关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进一步给出了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卫星遥感、数据同化应用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999.
为确定适合广州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方法,对广州老城区近100kin2地区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管道潜望镜(Quick View,QV)、管道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管道声纳(Sonar)进行综合探测,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地下排水管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损断裂、错位、路基下沉、管道淤塞现象,其中小直径管道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300mm的管道将近报废。针对地下排水管道的调查情况,结合现有修复技术的特点,经过对修复成本及施工的难易性的研究讨论,得出适合多种管道和缺陷类型的翻转内衬法(Cured In Place Pipe,CIPP)和施工要求相对简单的U型折叠法(U-fold)满足要求,并能够产生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FEFLOW在某市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市是我国北方的一座大型城市,七里沟盆地是该市的三个主要岩溶水源地之一,供应该市南部20余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2000年11月发现该岩溶含水层受到四氯化碳的污染,本文结合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区检测资料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EFLOW软件对模型求解,在水流模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