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6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9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2篇 |
大气科学 | 321篇 |
地球物理 | 1721篇 |
地质学 | 1599篇 |
海洋学 | 495篇 |
天文学 | 187篇 |
综合类 | 115篇 |
自然地理 | 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224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216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35篇 |
1991年 | 150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107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9篇 |
1959年 | 12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9篇 |
193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已引起了人们对CO_2对植物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粮食供应的未来展望的兴趣。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CO_2浓度在水稻生理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方面的影响了解相对较少,而这是一个水稻品种对一特定地区环境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当代改良水稻品种(Oryza sativa,品种 IR-30)在两个对照的光周期下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在整个生育期中,水稻植株生长在置于室外、采用自然光照并由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的人工气候室中。室内的CO_2浓度分别为160、250(低于环境浓度)、330(环境浓度)、500、660和900(高于环境浓度)μmol CO_2/mol 空气。在1987年,整个试验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即早稻试验在营养生长阶段内延长了光周期,而第二次即晚稻(LPR)试验只利用自然出现的光周期。在两个试验中,营养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均比生殖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快,同时在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随CO_2处理而加快。在晚稻试验中,与等于环境CO_2浓度和低于环境CO_2浓度的处理相比,高于环境CO_2浓度处理下的水稻幼穗分化和孕穗期出现较早,且整个生育期缩短。这种随CO_2浓度上升而产生的植物发育加速现象与CO_2引起的营养生长阶段内主茎叶片的减少有关。相对于晚稻试验,在早稻试验中水稻植株发育对CO_2的响应的减弱是由人为延长光周期迫使生殖生长发育阶段推迟引起的,在高于环境浓度处理中更是如此。鉴于全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持续增大,CO_2导致的发育加速和全生育期缩短可能会成为一个参与挑选水稻品种和安排特定地区农事活动的水稻学家和育种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Johanna M. SALMINEN Robert KLEIN Toni VEIKKOLAINEN Lauri J. PESONEN Satu MERTANE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16,90(Z1):42-43
正The number of good quality paleomagnetic data of the Mes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 Nuna(e.g.Columbia,Hudsonland)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enabling more reliable global continental reconstructions(e.g Hoffman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本文提出了大气重力波触发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并导致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理论.重力波作为外部扰动派触发等离子体扰动,这种扰动在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作用下继续增长,经过400s扰动幅度就能增长到50%,经过700s后幅度趋近100%,即为完全的等离子体泡.由于E区的影响,赤道扩展F主要出现于晚上.本文的理论阐明了重力波与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相互作用的性质,揭示了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77.
MAROS: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optimizing monitoring pla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Monitoring and Remediation Optimization System (MAROS), a decision-support software, was developed to assist in formulating cost-effective ground water long-term monitoring plans. MAROS optimizes an existing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program using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ata analyses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 monitoring system category and the locations and frequency of sampling for future compliance monitoring at the site. The objective of the MAROS optimization is to minimize monitoring locations in the sampling network and reduce sampling frequency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information, ensuring adequate fu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ntaminant plume. The interpretive trend analysis approach recommends the general monitoring system category for a site based on plume stability and site-specific hydrogeologic information. Plume stability is characterized using primary lines of evidence (i.e., Mann-Kendall analysis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concentration trends, and secondary lines of evidence based on modeling results and empirical data. The sampling optimization approach, consisting of a two-dimensional spatial sampling reduction method (Delaunay method) and a temporal sampling analysis method (Modified CES method), provides detailed sampling location and frequency results. The Delaunay method is designed to identify and eliminate redundant sampling locations without causing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loss in characterizing the plume. The Modified CES method determines the optimal sampling frequency for a sampling location based on the direction, magnitude, and uncertainty in its concentration trend. MAROS addresses a variety of ground water contaminants (fuels, solvents, and metals), allows import of various data formats, and is designed for continual modification of long-term monitoring plans as the plume or site conditions chang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78.
大地震发生后立即在断层带上进行钻探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地震信息,尤其是可获得决定断层动态破裂的摩擦水平和强度,观测断层的愈合过程及可能触发余震的应力变化,并可获取控制破裂过程的重要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在2008年11月由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ICDP)和南加州地震中心(SCEC)联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为期3天的“震后快速钻探:历史、现状与未来”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80.
Utada 的一些意见(1996)和 Varotsos 等(1996a)讨论的观点是一致的。简单的例子表明 Mulargia 和 Gasperini(1992)的主要结论(即 VAN 预报可归于偶然”)并非由于 VAN 方法的“含混不清”,而是由于他们计算中明显的错误。这些错误也导致了 Varotsos 等(1996a)的附录中所揭示的反论。在纠正了他们的一些错误后,这一反论[即如果我们应用 Mulargia 和 Gasperini(1992)的方法,那么可以得到结论:理想完善的地震预报方法(IPEPM)的结果也可归于偶然]也就不用再提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