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31.
黄金莉  赵大鹏 《地震学报》2003,25(6):563-573
应用南加州地震台网记录的6 347次区域地震的146 422个P波到时数据,并结合其它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莫霍面深度资料,在考虑莫霍面起伏变化下,确定了该区0~35 km深度内的精细三维P波速度模型.检测板分辨率实验结果说明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该模型提供了有关区域结构的重要信息,浅层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的地质特征相关,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山脉盆地、地形地貌的差异;各深度层上的速度结构表现为分块特征,反映了以大型活动断裂为界勾画出的分区,如洛杉矶盆地、文图拉盆地、莫哈韦沙漠、半岛山脉、圣华金山谷、内华达山区及思尔顿凹槽区域整体变化的特征.圣安德列斯断层成为研究区内明显的边界,几个深度层上可以看到两侧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横跨该断裂的几个剖面图上则显示了位于断层西南侧的太平洋板块区域速度较高、不均匀性较大,地震活动较深;位于断层东北部的北美板块速度偏低,非均匀性稍弱,地震活动性则较弱.比较平缓莫霍界面和起伏莫霍界面下反演得到的结果可以说明:莫霍界面的起伏对中下地壳层位速度结构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是在莫霍面深度变化较大的部位,这种影响更为强烈.带莫霍面形状的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射线路径和理论到时,从而使反演后的残差更小、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232.
位于预测区边缘附近的地震统计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地震预测工作所圈定的地震危险区附近的地震的统计检验问题 ,一直是地震预测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全国年度地震趋势会商的情况为例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将所划定的地震危险区适度扩大 ,即将现有的地震危险区范围向外扩大约 0 5° ,可以显著地提高预测地震的“命中率”。但从统计检验的角度说 ,这样做并不能提高实际地震预测的能力 ,亦即并不能使R值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3.
Introduction The great Kunlun Mountain earthquake occurred on November 14, 2001 on the border be-tween Xinjiang and Qinghai in west China (36.2N, 90.9E). It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oc-curred i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established in 1998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with only 25 fiducial stations for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has recorded the precious information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  相似文献   
234.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及其两侧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青  黄立人  马宗晋  张进 《地质学报》2003,77(1):35-43,T002
利用中心年代分别为1964、1979及1993的3期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研究中轴(构造)带及其两侧(东经90.5°至113.5°,北纬21.5°至42.0°)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结果表明中轴带及其两侧近30多年的运动趋势与最近十几年运动趋势十分一致。而且与该地区的地势地貌有良好的相关性,几个垂直形变的高梯度带均分布在本区两个大盆地(四川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周边。整个形变态势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运动特征。但在70年代,该区的垂直运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变化或反向。联系到同一时期中轴带南部的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提示大区域的垂直形变的趋势变化可能是强震活跃的一种指示。文中还利用得到的地壳垂直形变图研究了区内南—北、东—西向穿切几个主要构造单元的9条剖面的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和它们的时空演化,结果进一步证明1969~1979年间,我国中西部比较强烈的地壳垂直运动与我国地震活动高潮期一致。纬向剖面的运动特征清楚地显示出东经100~105度的经向带内,整个研究区可分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西高东低的东、西两区;而经向剖面又可将这东、西两区分出以某些纬向高变化窄带为界的纬向区块。文中还详细讨论了这些区块所对应的构造单元的现今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235.
在华北陆块南部发现的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1.2%;于酪根碳同位素等多项分析表明,生源为低等生物茵藻类,属I型有机质类型;Ro(2%~3.5%)与tmax(500~600℃)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但仍处于生气高峰期内。对我国下寒武统烃源岩综合对比表明,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同塔里木陆块和扬子陆块相当层位的烃源岩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形成深源气、裂解气和保留早期气的现实性。该套烃源岩的发现,为我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新观念——注重海相地层、新层位——寒武系、新领域——在华北陆块周缘寻找以石炭系为主储层的和田河式气藏、以震旦系为主储层的威远式气藏。  相似文献   
236.
吴侃  刘景龙  赵宏权 《世界地质》2003,22(3):274-278
钻井液粘度对气测录井影响较大。对不同钻井液体系在不同粘度下气体检测的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了不同钻井液体系的气测全烃检测对比关系。通过不同体系粘度使用范围的优化,确定最佳粘度值,以天然气检测解释标准为例建立了不同钻井液体系的录井气体检测解释标准。实际应用表明,不同钻井液体系的气测录井资料的校正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7.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38.
赵庆英  李满环 《世界地质》2003,22(3):290-293
以农安幅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为例,介绍了利用GIS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全过程。讨论了建库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方法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着重讨论在图形数据采集及建立空间属性数据库时,如何保证图形的数学精度,如何使拓扑结构合理,以及如何使属性联接正确。  相似文献   
239.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ing dacite, trachyandesite and mugearite, belong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kite.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rock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O2>59%, enrichment in A12O3(15.09-15.64%) and Na2O (>3.6%), high Sr (649-885 μg/g) and Sc, low Y contents (<17 μg/g), depletion in HREE (Yb<1.22 μg/g), (La/Yb)N>25, Sr/Y>40, MgO<3% (Mg<0.35), weak Eu anomaly (Eu/Eu=0.84-0.94), and lack of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Ti, etc.). The Nd and Sr isotope data (87Sr/86Sr=0.7062-0.7079, 143Nd/144Nd=0.51166-0.51253, εNd= -18.61-0.02), show that the magma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10%-40%) of newly underplated basaltic lower crust under high pressure (1-4 GPa), and the petrogenesis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crust's assimil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FC). This research will give an insight into 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240.
热液金刚石压腔在地质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义明 《岩石学报》2003,19(2):213-220
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是专为模拟地壳温压条件下的地质作用而设计的,它尤其适用于观测水或其它流体与地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HDAC可时-190~1200℃,0~10GPa的热液体系进行实验,并可在实验的温压条件下.用各种先进的光学方法分析样品,更可以把实验的全程录像存档。充满流体的HDAC本身就可当做是一个人工合成的流体包裹体。因此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状态方程和相关系。它又可时其它流体包裹体样品施加外压力,因此在热分析的过程中可免除包裹体的膨胀或爆破的困境。HDAC可应用到颇为宽广的温压范围,它已被广泛地用来观测各种化学体系的临界现象,包括在地质方面特别有用的含水硅酸盐体系。HDAC也可与同步辐射X光源相结合,而取得各种金属或稀土元素水溶液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XAFS)光谱,因而时在热液里的金属或稀土元素络合物的组分和结构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然而,X光的强度在透过金刚石时,因绕射和吸收而大大地减弱,因此应用一般的HDAC来获取那些吸收边在10keV以下的元素的XAFS光谱颇为困难。目前已有两种改良式的HDAC解除了这方面的困难,而时在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一排过渡性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水溶液,提供清晰的XAFS光谱。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金属或稀土元素络合物在地质热液里的特性,及其在元素迁移和成矿作用方面的效应。而这些元素在地质应用方面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