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0篇
  免费   1127篇
  国内免费   1254篇
测绘学   449篇
大气科学   885篇
地球物理   1442篇
地质学   2876篇
海洋学   732篇
天文学   330篇
综合类   415篇
自然地理   59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波浪场中污染物混合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区域的波浪引起的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存在不同于水流的情况特征.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混合系数,提出了确定混合系数的方法,给出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两种情况下混合系数经验公式,并与他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2.
曾晋 《地质与勘探》2020,56(3):590-596
针对土石混合体的结构性特点,以含石量为20%、30%、40%、50%、60%的土石混合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重分形原理研究多重分形特征,研究分形维数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土石混合体具有双重分形特征,不同尺度条件下具有不同分形指标,包括块石粒度、土体粒度以及平均粒度等分形维数,与含石量相关。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抗压强度随含石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据单维分形特征,确定最优含石量约为40%。建立了含石量、不同分形维数指标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双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抗压强度的变化特征,确定了含石量与分形维数之间存在最优区域。  相似文献   
73.
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发育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拉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岩溶地貌景观最为典型。其类型主要有落水洞、溶洞、暗河、石林、湿地、盲谷等。本文从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布、规模、数量、面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发育特征。针对该区岩溶地貌的破坏现状,结合其他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及开发旅游来保护该区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在开发中应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4.
本文阐述了利用响应矩阵法建立地下水、地表水优化调度管理模型的约束条件、并用目标规划法进行管理模型计算的一个实例。这是一个位于黄河之滨的城市,市内有许多名泉。近年来大量开采地下水已使泉水干涸,而黄河水在某些月份含沙量很大,不宜全年开采。本计算求得了这个城市几个水源地与黄河水在一个枯水年(或丰水年)内各月份的优化开采量分配方案,使之既可保证泉水全年喷涌;叉可提供所需水量。  相似文献   
75.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青山口组三段划分3个四级层序(Cg2、Cg1、Cg0),每个四级层序均可划分为四级湖泊扩张体系域和四级湖泊收缩体系域,自下而上,Eg2地层分布范围最大,Sg2地层分布范围略小,地层尖灭线位于西斜坡的西部;Eg1地层尖灭线位于西斜坡的中部,Sg1地层分布范围比Eg1略小;Eg0地层尖灭线位于西斜坡的东部,Sg0地层尖灭线进一步东移。剖面上,富砂的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砂质滩坝在三级和各四级层序界面附近最为发育,而四级层序最大湖泛面附近以富泥的滨浅湖混合滩微相为主。平面上,不同四级层序体系域的沉积微相分布既有一定继承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为例,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讲座主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去气作用(包括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形成的流体参与了会泽铅锌矿成矿流体的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为成矿热动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7.
泥页岩吸附气量随地层埋深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金艳  姜振学  陈磊  郝进 《现代地质》2014,28(5):1041-1045
泥页岩在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气量对于资源评价、有利区优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确定在温度和压力双变量因素影响下页岩的吸附气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合理运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将温度和压力双变量因素转化为埋深这个单一因素。选取某A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实验,合理利用不同温度点和实验测试压力点的吸附气量数据,并通过温度梯度、压力系数实现温度、压力、埋深之间的相互转换,预测出其它温度点对应的吸附气量,从而建立该样品吸附气量随着埋深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未测试温度点的吸附量,结果准确可靠,认为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计算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吸附气量随着深度的变化存在一个深度转折点,在该深度以浅的范围,吸附气量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压力起决定作用;在该深度以深的范围,吸附气量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8.
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发育的深湖相油页岩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优质烃源岩.该油页岩呈深灰色或棕褐色,页理发育,主要由富含有机质纹层和浅灰色钙质纹层形成的毫米级沉积层偶组成.其中有机质纹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在5%以上,富含藻类化石及鱼化石等;钙质纹层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呈灰白色.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油页岩形成于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半咸水-微咸水的深湖缺氧环境中,沉积速率较慢,湖盆处于欠补偿状态,水体分层结构使沉积有机质得到有效保存.藻类等水生生物勃发吸收了更多的CO2,从而诱发大量内生成因的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纹层,而藻类的死亡则导致湖水有机质输送通量增多,使沉积物中有机质保存量增大,促使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因此,分层的水体结构和藻类的勃发是油页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商都地区CO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以商都盆地第三系CO2气成藏条件研究为目的,通过对区域构造(断裂、火山活动、岩浆作用)和地层特征及沉积相研究,结合地震勘探成果、CO2碳同位素、氦同位素分析成果,系统探讨了商都盆地CO2气源、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圈闭及盖层条件,并对CO2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CO2气为幔源成因气,通过包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运移到第三系储集层中富集成藏。第三系河流或冲积扇沉积的粗碎屑岩广泛分布,而且厚度较大,成岩程度低,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新第三纪晚期的湖泛沉积,形成了巨厚的泥页岩盖层。沉积期后的差异压实作用、断裂、火山及岩浆活动等多因素作用,使这一地区局部构造发育,形成岩性-构造圈闭或构造性圈闭,有利于CO2气成藏。  相似文献   
80.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in changing the low-field rock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density of 198 specimens of variably retrograded eclogites from the main bore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CCSD) and from surface outcrops in the Donghai area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ulu UHP belt, China. Bulk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κ) of unretrogressed UHP eclogite is controlled by whole-rock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ranges from 397 to 2312 μSI with principa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arrying minerals paramagnetic garnet, omphacite, rutile and phengite. Partially retrograded eclogites show large variations i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between 804 and 24,277 μSI, with high mea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lues of 4372 ± 4149 μSI caused by appreciable amounts of Fe-Ti oxide minerals such as magnetite, ilmenite and/or titanohematite produced by retrograde metamorphic reactions. Completely retrograded eclogites have lower susceptibilities of 1094 ± 600 μSI and amphibolite facies mineral assemblages lacking hig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inerals. Jelínek's corrected anisotropy (Pj) of eclogites ranges from 1.001 to 1.540, and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ow-fiel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κ). Arithmetic mean bulk density (ρ) shows a steady decrease from 3.54 ± 0.11 g/cm3 (fresh eclogite) to 2.98 ± 0.06 g/cm3 (completely retrograded eclogite). Retrograde metamorphic changes in mineral composition during exhumation appear to be the major factor causing variations in low fiel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nisotropy. Retrograde processe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nterpreting magnetic surveys and geophysical well logs in UHP metamorphic terranes, and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density and low-fiel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uld provide a means for semi-quantifying the degree of retrogression of eclogite during exhu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