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9篇
  免费   2053篇
  国内免费   2715篇
测绘学   567篇
大气科学   2121篇
地球物理   2786篇
地质学   5118篇
海洋学   1827篇
天文学   443篇
综合类   1361篇
自然地理   122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585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41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胶州湾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分布与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了胶州湾表层海水及C_3和D_3站中层和底层水中的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州湾POC年平均浓度为155~410μg/L;平面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近岸和河口一带的含量较高,湾中部较低,湾口诸站为最低;垂直分布有个别数值偏高或偏低现象,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季节变化较明显,初春较高,秋季较低。  相似文献   
162.
研究表明 :腐屑食性鱼类——梭鱼对环境中有机氮的摄入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 ,体重系数显著减少。摄入氮 (CN,mg/ d)与体重 (W,g)和温度 (T,℃ )的数值关系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CN=0 .6 370 W1 .0 642 ln(3.70 0 8T)。体重为 1 0 0 g的梭鱼每日可消耗环境中 332 mg氮有机质。梭鱼氮的吸收效率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而氮的转化效率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体重的增加 ,排泄氮所占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163.
氮(N)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营养元素,N循环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促进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中的N循环亦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等重大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海洋中的N循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主要对海洋沉积物中的N循环过程进行了阐述,包括海洋沉积物中N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中N与生物生产过程的关系、早期成岩作用及N的去营养化、沉积物中N循环及其控制机制、颗粒N的形成及其功能、N与其他生源要素循环的关系)及沉积物中N循环的研究方法等,以期对进一步开展N循环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4.
林明森  郑淑卿 《台湾海峡》1996,15(3):243-254
本文给出了一种从SASS测量的后向散射强度手数据中反演出大尺度海洋风场的新方法。计算结果与Peteherych等利用SASS表面风分析的结果比较在风向上是吻合的,在风速上本文所得结果更宇海面赵实风速。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所采用的多解排除对两波束散射计探测海面风场的反演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5.
外差激光雷达测量水体布里渊散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外差激光雷达测量水体布里渊散射的可行性。借助测量水体布里渊散射的频移 ,可得到水体声速或温度。文中利用两条 12 7I2 吸收线锁定激光输出频率 ,产生稳定的频差约为7.5 GHz发射激光和激光本振。通过对 12 7I2 吸收线稳定度、激光频率稳定度、系统信噪比和反演精度的分析和计算机模拟 ,得出水体深度 2 5 m以内水体布里渊散射频移的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2 .5 MHz以内 ,达到水中声速 0 .6 m/ s或温度 0 .1℃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6.
INTRODUCTIONTheDenglouCape ,inthesouthwestoftheLeizhouPeninsula ,isatthenorthmarginoftropicalzone .SeveralresearchesandcartographiesoftheregionalgeomorphologyandQuater narygeology ,whichwerecarriedoutinthepast,allincludethisarea (MGL ,SCSIO ,CAS ,1 978;GPCSGRCZT…  相似文献   
167.
十四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4个门的 14株 (红藻门 8株 ,甲藻门 1株 ,隐藻门 2株 ,绿藻门 3株 )海洋微藻进行了脂肪酸含量测定 ,微藻在确定的条件下生长 ,指数生长末期收获。结果表明 ,各门的微藻都有其独特的脂肪酸特征 :红藻中含有大量的 2 0 :4 n- 6和 2 0 :5n- 3,其中紫球藻 R2 5含量最高 ,占总脂肪酸的4 9.8% (AA占总脂肪酸的 2 0 .5% ,EPA占总脂肪酸的 2 9.3% )。隐藻的主要脂肪酸是 16 :0、18:1n- 9、18:3n- 3、18:4 n- 3、2 0 :5n- 3、2 2 :5n- 3。与其它甲藻有别的虫黄藻 ,18:4 n- 3含量很少并且不含EPA,其主要合成的是 16 :0、18:1n- 9和 2 2 :6 n- 3。 C16和 C18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本实验研究的 3株绿藻的主要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是中国近海多毛纲、缨鳃虫目、龙介虫科(石灰虫科)分类区系研究的第二篇报道。本科动物除吴宝铃、陈木(1981、1985)报道5种(含2新种),杨德渐、孙瑞平(1988)报道6种,孙瑞平(1998)报道南沙群岛6种(含1新种), Fiege and Sun(1999)报道海南岛22种,以及孙瑞平、杨德渐(2000)第一篇报道龙介虫科的盘管虫属 Hydroides 28种外,迄今国内尚无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收藏的标本进行了研究,现报道龙介虫科的伪柱盖虫属 Pseudovermilia、龙介虫属 Serpula、半龙介虫属 Semiserpula、半柱盖虫属 Semivermilia、旋鰓虫属 Spirobranchus和柱盖虫属 Vermiliopsis共6属23种(2新种,7种为我国首次记录和1个复合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其种名录如下(有*者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9.
In July 1999, an at-sea experiment to measure the focus of a 3.5-kHz centered time-reversal mirror (TRM) was conducted in thre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 absorptive bottom, a reflective bottom, and a sloping bottom.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using a TRM to generate binary-phase shift keying communication sequences in each of these environments. Broadside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s were also made, and single-source communications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measured-channel response.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is made and time reversal is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mitig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aused by channel multipath.  相似文献   
170.
1990年7月~1991年12月,监测了中国北部沿海食用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水平。本文用石油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沿岸贝类受石油烃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计算了样品干、湿重含量的本底值范围。给出了油标准和标准之间的互校系数R值。对样品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并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分析数据,计算了样品间模糊相关系数,做了模糊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