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李松林  吴宁远 《地震研究》1995,18(4):430-444
本文提出一种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层析成象方法,由地震走时资料确定介质的速度分布和界面位置。计算中采用了参数分离、变阻尼、奇异值分解等技术,方程的解较稳定,且可得到解的分办。除反射波外,该方法还可同时利用分析波的资料。因此,适宜于折射及宽角度反射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处理。数字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内部,该方法能得到可靠的反演结果。在边界附近效果较差,受初始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2.
新疆伽师地震的近场观测和对它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8年5月~7月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在伽师震区布置了一个40×50km2的三维地震观测台网,布置了19台轻便地震仪,在二个月的时间里接收到近700个地震事件,并接收了十一个炮点的人工地震资料.对天然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确定位,震级大于26的地震计算了震源机制解,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伽师10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及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与坷坪断裂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3.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个地震台站三分向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进行单台地震自动定位的网格搜索法。该方法以台站为中心,建立辐射状网格,按可变震中距步长和方位角步长进行搜索。对一个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对每个震中距,计算预测波形特征函数与记录波形特征函数的互相关函数值,选其最大值对应的震中距;对每个方位角,合成沿径向和沿横向的波形分量,并计算P波段的径向绝对积分值与横向绝对积分值之差,选其最大值对应的方位。对于选定的方位,如果合成的径向分量与记录垂直分量乘积在P波段的积分值为负,则取该方位角为震中相对于台站的方位角,否则该角要加上180°。在MATLAB环境中对该方法的基本步骤进行了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4.
川滇两省水能资源开发量位居全国前茅,尤其是川滇交界区域的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流域的水能资源富甲全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国家即将在此建成一个位于全球破坏性地震多发区域的巨型水库密集区。具有全球难寻的监测、预报、研究水库地震的资源优势。建议用完全开放的创新思维,在此区域创建水库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实验场,具有重要的防震减灾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沙尘暴电效应的实验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模拟沙尘暴电现象,研究风沙起电机理,结果表 明,不同风速下不同沙粒会产生不同极性的电场强度和电位效应,风沙电随风速增大而增强 ,且随沙粒度增大而减小. 在沙漠区的16m,8m,4m和1m高度上观测到27次不同沙尘暴天气 过程的电场和风速随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 在晴天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小正电场值,电场 随高度降低而减小,最大电场强度在5kV/m以下,日风速变化对各层电场起伏没有较大影响 . 有沙尘天气,各高度上的电场强度随风速变化而变化. 16m高度上电场均为负值,平均值 为 -20kV/m;中层8m 电场一般为较高正电场值,达到10~40kV/m,与16m高度上电场呈反相 关;下层1m 电场值变化一般很小,在1kV/m以下. 在强沙尘暴天气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负 电值,电场值随高度降低而减小,16m高度上最大平均电场强度达到-200kV/m以上,瞬时值 超过 -2500kV/m,与晴天电场矢量相反.  相似文献   
156.
Hydrological regimes in the Yellow River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tensive human interventions. These changes present severe challenges to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Variation of run‐off,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SSL), and eight precipitation indices (P1: 0–12 mm·day?1, P12: 12–25 mm·day?1, P25: 25–50 mm·day?1, P50: P ≥ 50 mm·day?1 and corresponding rainfall day: Pd1, Pd12, Pd25, Pd50 day year?1) in three critical part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ource region: SRYRB, upper reaches: URYRB, middle reaches: MRYRB)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run‐off and SS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1) in the URYRB and the MRYRB, whereas their decline in the SRYRB was insignificant (P > 0.05). Moreover, run‐off in the URYRB had one change point in 1987, and SSL in the URYRB as well as run‐off and SSL in the MRYRB had two change points (in the 1970s and the 1990s). Over the same period, only Pd1 and Pd12 in the SRYRB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and an abrupt change appeared in 1981. The optimal precipitation indices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on run‐off and SSL in the URYRB and MRYRB were Pd50 and P12, respectively. A double‐mass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contributed to approximately 20% and 80% of the reduction in run‐off, respectively, for both the SRYRB and the MRYRB.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SL reduction was approximately 40% and 60% in the URYRB and 5% and 95% in the MRYRB, respectively. Human activities, primaril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water extraction (divers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50%) that reduced the run‐off. However, the dominant driving factors for SSL reduction wer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reservoir interception, for which the contribu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70% in the MRYRB. This work strength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57.
针对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逐年增加,运行维护模式不佳的现状,设计一种远程电源监控系统,采用远程电源控制模块,设计软件通过TCP/IP协议,在仪器出现死机时,远程实现设备的断电重启。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构成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软件功能设计、监控告警以及该系统在无人值守台站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因仪器死机造成的观测数据缺记,为地震专业设备的可靠运行和及时维护提供依据与保障,为今后地震台站,特别是无人值守台站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8.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观测并生成的数字地震资料是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高质量数据源。为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主要从数字地震资料产生出的各个环节、数据结构与格式、数据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向读者作概括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数字化地震资料的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数据字均能有透彻的理解,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资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9.
1991年 7月建成投测的二滩水库地震遥测台网 ,经过 7年的连续运行 ,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根据这些地震记录资料 ,用多种地震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 ,该区域内 1~ 2级地震是库区主要的地震活动 ;小震活动基本上符合 G- R震级频度关系式 ,正常背景下的平均 b值为 0 .58;1 .5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月频度为 9次 ;其能量累计蠕变也具有较好的稳定增长关系 ;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与库区几条主要断裂有一定关系。可将它们作为研究蓄水后地震活动的参照本底  相似文献   
160.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的原理和特点,在中山站的安装和调试,从扫频电离图所得到的初步结果表明,中山站冬季电离层F层存在明显的磁中午现象,而电离层Es层与极光粒子沉降有很大关系;漂移测量的结果表明,电离层漂移主要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并且具有大体一致的日变化模式,显示出在极区存在逆阳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