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胶东海阳所胶南群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有2类:(1)捕掳晶锆石,它给出2149Ma 的207Pb/206Pb 年龄,证明该区存在有早元古基底;(2)岩浆结晶锆石,它的不一致线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784±11Ma和448±13Ma。然而该锆石在晋宁期和印支期曾发生2次铅丢失事件,从而使其下交点年龄(448±13Ma)无地质意义。其上交点年龄指示了该锆石的最小结晶时代,它表明在18亿年时该地区曾有一次玄武质火山岩事件。  相似文献   
72.
李曙光  肖益林 《矿物学报》1994,14(2):115-122
鉴别造山带斜长角闪岩由含柯石英榴辉岩退变而成,还是未经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普通斜长角闪岩,对研究榴辉岩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用斜长角闪岩中两个最常见矿物,石榴长石和角闪石的MnO和MgO含量以及四次配位A1和六次配位A1数可有效地区分这两种不同成因的斜长角闪岩,本文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别群变质杂岩中有一部分斜长闪岩并未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因此,大别群中的超高压变质岩是构造侵入到角闪岩相岩石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73.
李曙光  张宗清 《地质学报》1993,67(4):310-322
北秦岭拉圾庙苏长辉长岩体由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组成,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岩浆系统:辉长岩属拉斑系列,TiO2,Fe^3+/Fe^2+和REE丰度较高;苏长辉长岩属钙碱系列,低TiO2,Fe^3+/Fe^+和REE,特别是HREE。这说明后者源区较深并受榴辉岩相控制。两种岩石均有与岛弧玄武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较高的Ba,Pb,Sr和较低的Nb,Zr,Ni含量等。拉圾庙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的Sr,Nd,  相似文献   
74.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是阿拉善板块、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一东昆仑板块在加里东期间汇聚和碰撞的结果。祁连微板块和柴达木一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40Ma,是继南祁连洋壳向北俯冲于祁连微板块下形成增生的柴北缘火山岛弧带之后,陆壳深俯冲的产物。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是在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一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正向陆内俯冲”向“斜向陆内俯冲”转化过程中“斜向挤出”机制下折返的,开始折返年龄为470~460Ma,最后的折返时间为400~406Ma。折返构造很好地保存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并且记录了广泛的退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5.
随着板块构造研究的进展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岩石层层间耦合作用越来越被地学界所关注.在真实流变分层结构条件下,大陆岩石层的层间耦合及其在大陆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已经用流变分层的观点定性地解释了地震活动和地壳的拆层、拉伸、断裂等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76.
The syncollisional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in the North Dabie terrane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ed LREE, Rb, Ba, and depletion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such as Nb, Zr, Ti. The high Ti/& and Ti/Y ratios of their parent magma suggest that crust contamination of magma is not important to the above trace elements characters. They mainly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heir mantle source which has been modified by metasomatism in subduct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7.
大别山苏家河地区榴辉岩和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傅斌  张四清 《地质学报》1998,72(4):323-339
对大别山西段苏家河地区熊店和杨冲低温榴辉岩及胡家湾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氢、氧和锶、钕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矿物化学分析。熊店榴辉岩和胡家湾榴闪岩的全岩δ^18O值较高(8.8‰ ̄11.2‰),而杨冲榴辉岩的全岩δ^18O值较低(4.3‰),它们的全岩δD值为-55‰ ̄75‰。结合锶、钕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推测苏家河榴辉岩(榴闪岩)的原岩可能为岛弧玄武岩,变质前曾与海水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过氢、氧同位  相似文献   
78.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deformation textures, glide system, petrofabrics and olivine dislocation microstructures of mantle peridotites at Yushigou in the North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The peridotites have undergone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and low-strain rate plastic flow de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ed-grain size of olivine and the average spacing between the dislocation walls as well a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nstatite,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ancient upper mantle in the study area as follows: temperatures 1025-1093℃; pressures 3043-4278 MPa; depths 95-132 km; deviatoric stress 28-32 MPa; strain rates 0.2×10-14-2.13×10-14s-1 and equivalent viscosities 0.45×1020-4.65×1020 Pa · s. These parameters suggest that the position where plastic flow took place was correspondent to the low-velocity zone beneath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and that ocean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middle-velocity (1-3 cm/a) sea-floor spreadi  相似文献   
79.
浙西南八都群变火山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参考年龄为2014±43Ma。其中变质玄武岩具有扁平的REE模型。这说明在早元古,华夏古陆张裂并发生一次陆壳增生事件。对该区与具有逆掩断层性质的M1大型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含石榴石变晶糜棱岩给出1518±16Ma和1001±14Ma的Sm-Nd和Rb-Sr石榴石十全岩等时线年龄。前者指示原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变质时代;后者指示的是糜棱岩化时代。它们可能分别与中元古时华夏古陆的再次张裂,及晚元古时龙泉群沉积盆地闭合有关。  相似文献   
80.
通过构造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分析,应用弹性理论、有限单元法和岩石破坏准则等,对朝阳沟油田双30—2区块扶I层应力裂缝发育区进行预测,旨在判断裂缝性油藏区。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现场钻探取样结果符合较好,从而为该区下一步布井和注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