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3篇
  免费   3498篇
  国内免费   5447篇
测绘学   2243篇
大气科学   2288篇
地球物理   2768篇
地质学   9408篇
海洋学   3499篇
天文学   200篇
综合类   1237篇
自然地理   1845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942篇
  2021年   1175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1088篇
  2018年   1034篇
  2017年   947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1051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324篇
  2011年   1316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178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7篇
  1933年   3篇
  1925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解决廉租房设计问题,以得出一个理想的模型,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建设要求。模块本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满足50~70年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不同元素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分配系数是元素纯化和分离的基础,不同酸中各元素分配系数差异可用于设计高效的元素提纯流程,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本文以AG®50W-X8阳离子树脂为研究对象,以分配系数(Kd)作为量化指标,通过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元素在该树脂中的分配行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实验增加了元素数量和酸的种类,涵盖了金属、类金属、非金属和稀土元素。结果表明:在盐酸和硝酸介质中,几乎所有元素的Kd都与酸度呈负相关,当酸度达到6mol/L时,除Th和Ca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会被酸洗脱。稀土元素(REEs)和高场强元素在0.1~0.5mol/L稀硝酸和稀盐酸中强烈吸附在树脂上;而一些过渡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如Mo、W、Re、Ir、Sb、Ge、As、Se、Te等)在酸溶液中会形成含氧阴离子,不与阳离子树脂发生吸附。Al、Fe、Se、Pd、Cd、In等元素在盐酸中易与氯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或离子团,导致这些离子在盐酸中的分配系数显著降低。在硝酸和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酸中,除稀土元素外,绝大部分元素随酸度增加Kd迅速降低。稀土元素在盐酸-氢氟酸混合介质中,随着盐酸的浓度增加(从0.1mol/L盐酸-0.2mol/L氢氟酸至6mol/L盐酸-0.2mol/L氢氟酸),稀土元素分配系数(KdREE)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氢氟酸的加入可显著降低Be、Al、Sc、Fe、Sn、Th、U、Ti、Zr、Hf等元素在稀盐酸和稀硝酸中的分配系数,使这些元素几乎不与树脂发生吸附。本研究揭示了不同酸介质中各类元素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配行为存在差异,尤其是氢氟酸的加入可显著改变高场强元素、部分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为应用该树脂开发和优化适用于高精度金属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元素提纯流程(如Li、Mg、K、Sr、Ce、U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并可有效地减少后续实验设计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93.
马琳  郭巍  刘群  丁鸿儒  孙守亮 《世界地质》2010,29(2):284-291
通过对钻井岩芯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分析测试,研究了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储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砂体,部分为水下扇砂体;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部分为原生粒间孔隙,具体可见粒内溶孔、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等;孔隙喉道较小,分选不好,连通性差,总体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其中,双阳组二段储层略好于双三段,双一段最差。双阳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主要受砂体成因类型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此外,岩石粒度和构造作用也对孔隙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海原地区早白垩世13个采点的古地磁研究,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5%置信度下通过倒转检验,采样剖面获得的下白垩统李洼峡组和和尚铺组的磁性地层结果,显示多个正、反极性带,与早白垩世早期的极性特征相似,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其特征剩磁方向为:偏角D=12.7°,倾角I=50.2°,α5=6.3°;相应的极位置为:经度φ=218.0°E,纬度λ=78.2°N,dp=5.7°,dm=8.4°,古纬度ρ=31.0°.通过对比华北地块鄂尔多斯盆地的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表明采样地区自早白垩世以来相对于华北鄂尔多斯盆地未发生明显的构造旋转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这说明海原断裂东南段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地区的影响已经很小.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自2003年以来,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验证工作在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我国现今内、外流流域分水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的位置形成于全新世初,即发生于晚更新世末(约0.01 Ma)的"那曲运动"是致使其形成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地壳运动。那曲运动前,内、外流流域分水岭位于当惹雍错一带,该次新构造运动使分水岭向东迁移约500 km,造成原属于怒江源区的色林错、纳木错等广大区域转化为内陆盆地。基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第四纪地质,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古河道空间展布特征的遥感调查结果,结合上更新统与全新统之间的高角度不整合面所显示出的那曲运动基本特征,对上述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96.
Wave-Current Forces on Slender Circular Cylinde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A series model tests of wave forces by both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s combined with currents on single piles and bipiles in tandem and parallel array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Morison Equation, linear wave theory and linear wave spectrum theory as we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line, lift and resultant forces on cylinders have been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drag, inertia and lift coefficients CD, CM and CL f皉 single piles related to KC number and the grouping effect coefficients of inline, lift and resultant forces on bipiles in tandem and parallel arrays related to KC number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97.
主要介绍了浅海海域锆钛砂矿勘查中采用孔底锤击绳索取芯钻探工艺的原理、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工程实例。经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可以推广到工程钻探中。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利用惯性导航系统与天文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定姿的方法;构造了惯导/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设计了惯导/天文组合定姿算法。设计飞行器的典型飞行轨迹,通过数学仿真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天文导航能够有效地补偿惯性导航因陀螺漂移带来的误差,非常适用于飞行器的高精度定姿。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用GPS定位技术在兵团农三师新建58团1/1万航测地形图测绘外业像控点高程拟合精度,经实地用水准仪采用几何测量检查GPS拟合点的高程,证明GPS高程拟合精度与已如点的数量、精度和位置有关,其中已知点的分布对其影响最大,对于一定面积的小比例尺的航外像控测量,当已知点均匀分布于整个测区时,GPS拟合的高程可满足像控点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当前GIS专业就业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考核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已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