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78篇 |
免费 | 3672篇 |
国内免费 | 18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4篇 |
大气科学 | 980篇 |
地球物理 | 1729篇 |
地质学 | 4878篇 |
海洋学 | 1694篇 |
天文学 | 63篇 |
综合类 | 543篇 |
自然地理 | 10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95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578篇 |
2020年 | 505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500篇 |
2017年 | 410篇 |
2016年 | 448篇 |
2015年 | 530篇 |
2014年 | 461篇 |
2013年 | 601篇 |
2012年 | 699篇 |
2011年 | 635篇 |
2010年 | 659篇 |
2009年 | 609篇 |
2008年 | 652篇 |
2007年 | 620篇 |
2006年 | 546篇 |
2005年 | 468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264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AL FACTORS AND TECTONIC ACTIVITY——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ERN YUNNAN BLOCK 下载免费PDF全文
Geomorphology could record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tectonic movement and quantify it by relevant parameters.But because the influences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nd lithology,how to use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morphology and tectonics is a research hot spot.In this paper,we utilize the variogram method and the cellular fractal model to estimat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and ordinate intercept (γ) from the SRTM3 DEM using a moving window operation.We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climate and litholog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ameters and lithology or climate is very poor.The fractal dimension (D) reveals a very good correlation with tectonics,which is low in tectonically inactive areas and high in active areas.It implies that fractal dimension (D) may be a new method for research of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相似文献
262.
上海城市地貌形变与防汛墙地理工程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上海城市地貌形变的阶段性、致灾性,探讨了防汛墙与地貌形变的相互关系、工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阶段性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同时认为,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自然地貌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阶段性沉降变形(即地貌形变),并由此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地貌形变发生后很难修复并具有明显的致灾性,使地势本来低平的上海受到来自洪水的更大威胁;作为地貌形变后的防汛墙治理工程其设计标高在近期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存在局限性。上海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只有从宏观和长远的城市规划层面上去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63.
264.
265.
2003年10月25日在甘肃省民乐-山丹交界处相继发生MS6.1和MS5.8地震,造成10人死亡、46人受伤,近5万人失去住所;村镇民用房屋、水利、生命线工程和学校、卫生院所等公共设施严重破坏。震后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填表调查核实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实际资料,将灾区合理的划分为3个评估区,建立了每个评估区的每类建筑物的破坏比、损失比和基础数据资料,分10个专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本次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结果。 相似文献
266.
267.
4 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稚鳖的急性致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日龄中华鳖稚鳖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Hg2+、Cr6+、Cu2+、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Cr6+、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明显滞后于Hg2+、Cu2+;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Cr6+、Zn2+,其对中华鳖稚鳖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98、16.42、28.90和91.88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积死亡概率与重金属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重金属离子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中华鳖稚鳖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种类及其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8.
269.
For the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a compliant mono-cone structure,a series of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from 2004 to 2006.In these tests,the ice sheet before the compliant conical structure was found to be failed in two-time breaking.Based on this important finding,model tests study of the ice force on a compliant multi-cone structure were performed from 2006 to 2007.in these tests,the ice sheet broke before each single cone non-simultaneously.The exciting energy of the total ice force was found to be in a wide range of frequencies,and the structure can be easily excited with nonlinear resonance. 相似文献
270.
宁波北仑港冬季浮游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宁波北仑港冬季水体中的浮游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提取水样中细菌基因组总DNA,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分子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对水样中的细菌建立了16S rDNA克隆文库和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34个克隆子分属2个不同的细菌类群,6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类群,优势细菌类群为Pro-teobacteria类群(变形菌类群),占80%;细菌优势类群顺序为β-Proteobacteria类群(32.5%)、γ-Proteobacteria类群(25%)、α-Proteobacteria类群(15%)、ε-proteobacteria类群(7.5%)、Firmicutes类群(厚壁菌类群)(5%).这一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港口微生物多样性的报道较为一致.用DNAStar中Clustalw程序从测序的40个克隆子中选出17个OTU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样表明浮游细菌多样性较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