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0篇
  免费   2094篇
  国内免费   2983篇
测绘学   1304篇
大气科学   1868篇
地球物理   2322篇
地质学   5611篇
海洋学   1581篇
天文学   301篇
综合类   875篇
自然地理   134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71.
结合红外精密测距在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区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大气对红外测距的影响;在数据处理中采用了验后方差估计的自由网平差模型,使结果获得了亚毫米级的精度,并将F检验方法应用于变形分析中,得到了同观测结果相一致的结论,从而提高了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72.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的地震剖面构造解析。揭示了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对比分析了龙门山北段与南段构造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差异。提出龙门山北段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晚三叠纪变形强于新生代;龙门山南段则以基底卷入的叠瓦状冲断为特点,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变形尤为突出。与前陆褶皱冲断带相对应的是,川西晚三叠纪时期的周缘前陆盆地主要表现在整个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前渊地区;而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再生前陆盆地却局限在川西盆地的南部,并且印-藏碰撞的持续挤压作用使得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不断向东扩展进入川西盆地南部。  相似文献   
973.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 (GPS)为核心技术 ,采用 ETM/ TM卫星数据、航空机载对地观测数据 ,结合地面测试和综合调查方法 ,完成了延河流域面积 10 0 15 .797km2的生态环境本底调查 ,建立了 1990~2 0 0 0年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查明了区内主要物种和植被分布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划分出 5个生态区 ,2 5个生态系统 ,提出了延河流域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74.
The outer layers of layflat,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 tub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of 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s, SPMDs) were biofouled at a clean site in Hong Kong coastal waters for periods of 1–4 weeks. Following pre-fouling, triolein was added to the SPMDs and, along with control (unfouled) devices, they were exposed to a range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HCH, aldrin, p,p-DDT) and PAHs (anthracene, fluoranthene and benzo(a)pyren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ptake of contaminants by SPMDs was severely reduced by as much as 50% under fouling conditions in comparison to unfouled controls. The ultimate utility of SPMDs as passive monitors is thus reduced, although alternative measures, such as the use of permeability reference compounds may compensate, and allow for realistic evaluations of dissolved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such procedures––especially as they need to be conducted on a case-by-case basis––the utility of SPMDs appears to be limited for estimates of bioavailability unless necessary calibrations are undertaken within each environment that the sampler is used.  相似文献   
975.
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 ,众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 ,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两市三个层次的一般抽样调查和 5 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和分析 ,以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为研究和安置的对象 ,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模式 ;并分析了自助安置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在城市地域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理论发展假设。  相似文献   
976.
太古宙地层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其韩 《中国地质》2002,29(2):113-116
太古宙地层与显生宙地层相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研究难度大。研究太古宙地层,在学术思路上应以岩石、地层、构造和地质事件综合研究为基础,配合多种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同位素年代学定年为依托。另外,要注意解决好如下6个方面的问题:(1)在“单斜”地层中注意研究有无复杂同斜褶皱;(2)正确判定岩石类型及其属性;(3)多次变形叠加如何与区域变质作用相联系的问题;(4)地层定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特殊岩石单位的定名问题;(6)正确区分变质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和构造接触问题。  相似文献   
977.
在对中国5个重要景观区1:20万金、铜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对比,并讨论景观、表生因素对区域异常评价标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异常系统评价体系的思路和评价准则,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系统评价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978.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性;研制了M判别图解,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沉积盆地主体具有克拉通盆地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979.
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岭地区是我国很重要的铀矿产地,该区是否存在前震旦纪基底一直的是研究的热点。本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的存在,详细论述了前震旦纪基底地层——寻乌岩组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寻乌岩组成岩环境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为南岭地区富大铀矿的寻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0.
嘉陵江流域水保治理前后沿程水沙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炼  张明波  郭海晋  沈燕舟 《水文》2002,22(1):27-31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是长江三峡水库重要的洪水和泥沙来源地。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多年平均径流量701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近1.4亿t;“长治”工程的实施,对控制流域水土流失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以流域内主要控制站大量的实测水文气象资料为依据,重点研究了全流域水保治理前后的水沙变化情况及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