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1.
212.
213.
广西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是右江褶皱带东南缘近年找矿突破的重要地区,发育凤凰山特大型银矿床、罗维中型钨锌多金属矿床、弄屯大型铅锌矿床及一些中、小型矿床等。其中罗维和弄屯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矿体分别呈层状赋存于寒武系碎屑岩和呈脉状赋存于寒武系与泥盆系接触界面附近或断裂破碎带中。笔者对矿集区内层状和脉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进行研究,并与赋矿围岩、隐伏二长花岗岩进行对比。铅同位素数据显示:罗维层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1320~18.5980,~(207)Pb/~(204)Pb=15.5920~15.7988,~(208)Pb/~(204)Pb=38.4041~39.0461;弄屯脉状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3240~18.5060,~(207)Pb/~(204)Pb=15.7321~15.9140,~(208)Pb/~(204)Pb=38.6511~39.2311;二者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但弄屯矿床矿石硫化物~(207)Pb/~(204)Pb比值略高于罗维矿床矿石硫化物。罗维矿床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与深部隐伏二长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而弄屯矿床矿石硫化物~(208)Pb/~(204)Pb值介于二长花岗岩和地层铅同位同位素组成之间,且矿石~(207)Pb/~(204)Pb比值指示矿石铅可能来源于上泥盆统莲花山组碎屑岩与中寒武统黄洞口组碎屑岩。渌井和大新铅锌矿床显示出异常高的~(207)Pb/~(204)Pb,暗示可能还有其他富铀的地质体为成矿提供放射成因铅,铅同位素特征值(μ值、ω值)揭示矿石硫化物和岩体都具有壳源铅的特征;从垂向上,各矿床距罗维隐伏岩体顶界距离增加,岩浆铅减少,地层铅增加。综合研究认为,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应属于典型的与深部燕山期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和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214.
215.
216.
乐亚南  张献州  陈超 《测绘工程》2014,23(10):54-57
遗传算法在处理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上具有其独到的优势。文中通过对遗传算法的理论性研究,对常规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策略、变异步长及变异率都作了改进。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变形监测网平差中,实现变形监测网在不同基准下的非线性平差计算,并通过实例证明其实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17.
带电粒子的扩散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最近,Matthaeus等人在2003年得出了带电粒子垂直扩散的非线性引导中心理论(NLGC),该理论采用平行扩散系数作为一个输入,这个NLGC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得比较好.另外,Qin在2007年得到了非线性的平行扩散理论(NLPA),这个理论如果与NLGC理论联立可以得到扩展的非线性引导中心理论(NLGC-E),该理论是两个积分方程的形式并且可以用来同时求出平行和垂直扩散系数. NLGC理论中有一个系数a2,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选定最佳值为1/3.尝试改变NLGC-E中的系数a2,确定与模拟结果吻合最好的系数值.  相似文献   
218.
泉州湾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8年、1993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泉州湾河口湿地的遥感影像数据,将该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河口水域/浅海水域、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水产池塘和其他湿地7个类型,对该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间,泉州湾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景观越来越呈多类型均衡化分布,各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潮间淤泥滩涂的面积明显减少,从1988年的3 043.62 hm2减少到2005年的2 009.42 hm2,面积共减少1 034.2 hm2;而互花米草沼泽和水产池塘的面积在明显增加;1988年互花米草沼泽的面积仅为20.16 hm2,到2005年时其面积已达563.05 hm2,互花米草沼泽面积增加了542.89 hm2,平均每年增加约32 hm2,且目前仍处于扩大阶段;水产池塘的面积从1988年的30.87 hm2增加到2005年的185.01 hm2,其面积增加了154.14 hm2;由于人工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红树林面积在2005年达到50.72 hm2,人工造林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沼泽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19.
泉州湾河口湿地退化现状及人为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面积大幅增加、水环境质量恶化和生物质量下降等方面概述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的退化现状;认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互花米草入侵、水利工程修建和大规模围塘养殖,是造成泉州湾河口湿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0.
The geographies and histori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attle breeds to Australia in the period since white settlement are documented as an example of the diffus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Three phases of development are identified: a colonial expansion phas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during which a number of primarily British cattle breeds were imported by the colonial settlers; an innovative phase in the mid twentieth century when both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interests sought to produce or import new breeds deemed to be better adapted to Australian environments; and a multifunctional phase in recent decades. In this final phase, government deregul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of genetic packages, have facilitated the im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new cattle breeds in Australia. While this has produced a significant ris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breeds represented nationally, many recent and historic breeds currently exhibit extremely small numbers and a few generally well-established breeds such as Holstein, Hereford and Angus still dominate the national herd. This study of changing breed types and introductions provides some evidence of post-productivism and of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that several cattle breeds favoured by hobby farmers and boutique breeders are now represented, but the aggregate numbers for these breeds remain small and the numbers for several of the traditional (or colonial) breeds are currently in decline. Overall, it is apparent that Australia's cattle industry retains a strongly productivist ethos and that, particularly given the country's very great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ts levels of breed diversity remain 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