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2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1294篇
测绘学   900篇
大气科学   1209篇
地球物理   1218篇
地质学   3374篇
海洋学   825篇
天文学   217篇
综合类   614篇
自然地理   83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屈利军  王庆  李波  姚伟 《物探与化探》2020,(6):1313-1321
通过在香花岭矿田三合圩矿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法快速掌握了磁异常分布特征,并推测磁异常与NE向断裂带有关,再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磁异常进行解析,发现中深部存在连续高阻隆起异常,推断为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之上对磁异常进行了半定量反演,发现磁性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且位于低阻异常带中.利用物探推断成果选择有利部位进行钻探揭露,钻孔ZK502、ZK1601和ZK3001成功验证推断的隐伏岩体并在跳马涧组砂岩中揭露了高品位锡、铅锌多金属矿.结合钻孔、物探成果和地质背景等,对本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成矿模型,并圈定了下一步找矿靶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深部成矿预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航空重力测量是以飞机为载体,快速、高效获取大面积中、高频地球重力场信息的航空物探测量方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商业化运行归功于动态差分GNSS定位技术的成熟,使得载体的动态定位、动态测速和加速度解算精度大大提高,而差分GNSS技术解算载体动态定位的精度又依赖于地面基准站坐标精度.在实际作业中,通过组建控制网并设立地面GNSS基站,联测国家GNSS控制点,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在人迹罕至的沼泽、高原、荒漠无人区以及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区,这种方法都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我国CORS站建设的不断深入,CORS系统精度和网度不断提高,利用CORS站数据,通过GAMIT等软件进行地面GNSS基站解算来确定其准确坐标位置的方法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以某测区实际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基站坐标精度及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介绍了CORS系统在航空重力测量地面GNSS基站解算中的应用效果,说明利用CORS系统解算不仅满足航空重力测量精度要求,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3.
海积软土的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清  肖树芳 《世界地质》2000,19(3):253-257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性质极为软弱的近代沉积的欠固结软土。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巨型的工程建筑多修筑于软土地基之上,这样就带地多复杂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软土和吹填土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填海造陆工程的不断发展,就目前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54.
天津市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历史及来源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因子分析和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两种方法,对天津市潮间带的4个无扰动沉积物柱样的46个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分析,并探讨了重金属的来源方式和富集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潮间带的重金属可分为3类:1)Fe、Cr、Al及Mn元素主要受环境背景值的影响,2)Hg和Cd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3)AS、Zn、Pb、Cu及Ni受环境背景值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且影响大小随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结合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定量确定了天津市潮间带小于0.063 mm粒级沉积物中N1等11种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背景值,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重金属富集年代、富集量及污染历史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发现多数重金属的污染始于1910年代,并在1954年之后富集量增加.  相似文献   
55.
白玉柱  徐杰  周庆  周本刚 《地震地质》2012,34(2):269-281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发生了MS8.1地震。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在地质史上具有高速左旋滑动的特征,特别是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库赛湖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达(14.8±2.8)mm/a。库赛湖断裂不同的滑动速率可能会对其未来发生的运动行为产生影响,为此文中研究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库赛湖段不同滑动速率和不同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对断裂破裂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库赛湖断裂段对应的速度和状态依赖摩擦定律控制的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为得到合理的模型参数,模拟中采用了断裂位错模型,考察了相关古地震研究资料、历史地震资料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模拟库赛湖断裂段在不同滑动速率下未来6ka的破裂行为,发现断裂滑动速率快可使地震复发周期缩短,滑动速率慢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延长。例如,若断裂以现今平均14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ka;若以18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其对应地震复发周期为1~1.5ka;而滑动速率为8mm/a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2.5ka,但断裂滑动速率对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没有规律性影响;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的大小对地震复发周期有影响,初始摩擦系数较大可能会使地震周期减小,初始摩擦系数小可能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增加;同时,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较小可能会使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变大。  相似文献   
56.
河套地区土壤矿物组成分析及与各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河套地区土壤中矿物组成的分析研究,土壤中矿物组成中砂质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黏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此外还有角闪石等少量矿物成分。在砂土、粉砂土中石英、长石含量较高,在黏土质为主的土壤中黏土矿物含量增加。黏土矿物与石英以及长石呈负相关关系,与大多数元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黏土矿物对各元素具有明显吸附性;石英、长石与各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其对元素不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用变频激电法寻找含金硫化物矿体 ,通过对视幅频效应 Fs,和交流视电阻率 ρsf的分析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8.
将渤海湾盆地的沉积斜坡按结构分为3类4种,并归纳出4种相应的沉积序列;按沉积相将砂体划分为8种储集层类型,以河流——三角洲砂为最佳储层;并归纳出斜坡带的4种油气藏分布模式;总结了斜坡带油气聚集的基本条件;通过对4种斜坡的类比表明:凹坡型为最佳含油斜坡。并对冀中坳陷斜坡带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The Mississippian (Early Carboniferous) is generally a period of scarce carbonate buildups in South China. This study documents outcrops of stromatolite mounds at Mengcun and Helv villages, in Laibin City, Gu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The stromatolite mounds contain various stromatolite morphologies including laminar, wavy-laminar, domal or hemispheroidal, bulbous, and flabellate-growth columns. Intramound rocks are brachiopod floatstone and dark thin-bedded laminated micrite limestone. Individual stromatolites at Mengcun village are generally 3–6 cm thick and morphologically represent relatively shallow-water laminar (planar and wavy-undulated stromatolites) and deeper-water domal, bulbous and columnar forms. Where mounds were formed, the stromatolites continued growing upward up to 60 cm thick. Thrombolitic fabrics also occur but are not common. Stromatolite microscopic structure shows the bulk of the lamination to consist of wavy microbialite and discrete thin micritic laminae. These mounds are intercalated in deep-water fore-reef talus breccia, packstone formed as a bioclastic debris flow and thin-bedded limestone containing common chert layers of the Tatang Formation (late Viséan). Further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deep-water setting of the stromatolite mounds are: (1) a laterally thinning horizon of brachiopod floatstone containing deep-water, small, thin-shelled brachiopods, peloidal micritic sediments and low-diversity, mixed fauna (e.g., thin-shelled brachiopods, tube-like worms and algae) that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storm deposits, (2) common fore-reef talus breccias, (3) lack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dicating current action, (4) preservation of lamination with sponge spicules, and (5) lack of bioturb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stromatolites grew in a relatively low energy, deep-water setting. The stromatolite mounds are the first described stromatolite mounds in Mississippian strata of South China and contain evidence that supports interpretations of (1) growth history of Mississippian microbial buildups and (2)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stromatolite growth and lithification.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ime series experiment examining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of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by a microcosms approach.Sea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waters around Baozhu Islet in inner Xiamen Bay and around Qingyu Islet in the outer bay.The goal wa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enhancement,the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he seawater,and the phytoplankton nitrogen 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