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36篇 |
免费 | 3351篇 |
国内免费 | 18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0篇 |
大气科学 | 1347篇 |
地球物理 | 1985篇 |
地质学 | 5538篇 |
海洋学 | 1279篇 |
天文学 | 316篇 |
综合类 | 699篇 |
自然地理 | 10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265篇 |
2023年 | 300篇 |
2022年 | 488篇 |
2021年 | 562篇 |
2020年 | 482篇 |
2019年 | 553篇 |
2018年 | 532篇 |
2017年 | 518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485篇 |
2014年 | 524篇 |
2013年 | 574篇 |
2012年 | 619篇 |
2011年 | 636篇 |
2010年 | 627篇 |
2009年 | 587篇 |
2008年 | 572篇 |
2007年 | 550篇 |
2006年 | 516篇 |
2005年 | 465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341篇 |
2001年 | 309篇 |
2000年 | 281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183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98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华南二叠纪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新兴的层序地层学,是盆地分析的重要手段。华南二叠纪是华南板块海西-印支阶段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沉积盆地类型划分为克拉通盆地、板内及板缘伸展盆地,以及东吴运动后出现的前陆盆地和弧后盆地。南方二叠系由11个层序和1个半超层序组成,不同类型沉积盆地中层序地层具有不同的层序特征和充填形式。二叠纪是海西-印支期盆地演化由成熟到消亡的转折阶段,它们发育于扩张环境下,总体上是由两个克拉通盆地夹持一个伸展盆地。两个克拉通盆地的发展不均衡,中央伸展盆地沿着加里东的拼合带发育。这一古地理古构造格局与加里东期十分相似,由此认为,华南晚古生代沉积的构造背景,并不是稳定的克拉通环境。 相似文献
42.
43.
目前常用叠前深度偏移主要有四种: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偏移和高斯束偏移以及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单程波偏移和逆时偏移.要想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好的成像效果,必须选取合理、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这四种常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四种方法在陡倾角、速度依赖性、起伏地表、非规则数据、低信噪比数据等方面的优劣性以及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差异,然后利用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分析说明这四种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最后给出不同情况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选取建议. 相似文献
44.
45.
46.
全球风险和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尺度转换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上采用一系列指标,从全球的、区域的视角测度风险和脆弱性的工作不断增多.从全球尺度看,风险和脆弱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UNDP的灾害风险指数、哥伦比亚大学的热点项目,以及哥伦比亚国家大学环境研究所开发的美洲项目;从区域尺度看,以GTZ和印度尼西亚社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基于社区的风险指数最为典型.通过国际主要文献的综述,介绍了几种主要评估方法的目标、框架、测算指标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这些评估方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指出了不同方法在空间尺度降次、升级转换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 相似文献
47.
48.
49.
地质标准物质中痕量元素量值溯源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应该具备溯源性。然而地质标准物质溯源性的建立往往是很困难的。对痕量元素量值溯源的若干难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立标准物质研制的质量体系的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应重视量值的信息反馈,提高定值的质量。 相似文献
50.
张掖盆地水文地质特征与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张掖盆地地下水赋存分布特征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利用水化学、同位素调查的方法,重点对张掖甘州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掖盆地由源于南部祁连山和北部龙首山的水系沉积物组成,其冲洪积平原规模、含水层富水性、导水性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地下水稳定同住素特征分析印证了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祁连山前沉积物与龙首山前沉积物中地下水有着不同的补给来源和径流路径。浅层地下水和龙首山前深层承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山区河流入渗补给,祁连山前深层承压地下水系统可能有冰雪融水补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