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4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8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229篇 |
地质学 | 975篇 |
海洋学 | 122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108篇 |
自然地理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岩溶地区石生蓝藻与岩溶发育关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国内外石生蓝藻研究的进展,以及石生蓝藻与生物岩溶的可能联系。引入水- 岩- 气- 生物相互作用的整体概念,运用“ CO2 - 水- 碳酸盐”三相耦联开放岩溶动力系统观点,分析了光合原核生物的生命过程及其代谢产物对岩溶系统的可能驱动作用,指出以蓝藻对H2O和CO2 的利用为中心环节,通过研究其在不同小生境、不同类群、不同生态因子下的HCO3- 水平差异,可以为了解藻类的生理机能与生物岩溶强度之间关系提供重要信息。建议在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尺度下,针对碳酸盐岩表面殖居藻类如何影响其周遍微环境CO2、水文动态进而影响岩溶的效应、蓝藻分泌的胞外有机酸的种类和强度、石生蓝藻碳酸酐酶( CA)活性与生物岩溶关系等问题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82.
83.
84.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流纹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 UPb铅法分别对底板围岩中蚀变流纹岩和顶板围岩中未蚀变流纹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所获数据分别为276±10 Ma和271±8 Ma。蚀变和未蚀变流纹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海西晚期(早二叠世)。苏查萤石矿区早二叠世流纹岩是华北陆台与西伯利亚板块从碰撞挤压到松弛张裂转折期,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产物,其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早二叠世流纹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苏查到西里庙地区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终结,同时也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早二叠世流纹岩成岩时代的厘定不仅为阐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查明流纹岩的原岩性质和圈定新的萤石矿床找矿靶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成壤碳酸盐气压计(paleosol carbonate CO2 barometer)是定量恢复古大气CO2浓度的重要方法, 但是目前重建结果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主要原因是土壤呼吸产生CO2(简称S (z))的数值分布范围较大。S (z)在古土壤中不能直接测量, 它受古降水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成壤碳酸钙结核是土壤呼吸作用和淋溶再沉淀的产物, 具有恢复长时间序列古大气CO2浓度的潜力, 但是目前各指标方法恢复的S (z)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7个末次间冰期(对应古土壤S1层)剖面的成壤碳酸钙结核恢复黄土高原S (z)值的空间变化规律, 并对比不同指标方法恢复的S (z)。结果显示: 黄土高原S (z)呈现出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 南部剖面S (z)的平均值为848±170ppm, 北部剖面S (z)的平均值为539±87ppm。这个趋势与暖季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确定黄土高原S (z)的空间变化范围, 为利用黄土碳酸盐重建古大气CO2浓度提供可靠的参数限制。
相似文献87.
88.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滇西三江地区澜沧江南带广泛发育三叠纪火山岩。在北部云县一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出露齐全,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中三叠统忙怀组(T2m),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和上三叠统芒汇河组(T3mh)。忙怀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为一套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小定西组发育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芒汇河组具有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玄武岩共存的"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具有弧火山岩与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双重属性,推测其形成环境为过渡型的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对南澜沧江带南部景洪附近采集到的石英安山岩样品进行Ar-Ar年龄测试,得到的坪年龄为236.7±2.2Ma,为中三叠世。结合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推测澜沧江洋主碰撞期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早期分别为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与洋盆继续俯冲期,到晚三叠世末期,俯冲作用结束,澜沧江洋关闭。 相似文献
89.
90.
聂品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00,(1)
INTRODUCTIONIntestinalparasitecommunitiesinfisharefoundnormallytobepoorintermsofspeciescompo sitionswhencomparedwiththoseinbirdsandsomeotherhighervertebrates (Kennedyetal.,1 986;Eschetal.,1 990 ) .However,ectoparasitecompositionsongillsoffishareconsideredasspe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