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王成  张民  许正文  毛聪  陈春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570-3576
由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工作于电离层之上,其信号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电离层的影响. 背景电离层以及电离层电子密度不规则体多重散射效应可引起距离向图像质量的下降, 在强起伏情况下, 多重散射效应对信号的延迟影响不可忽略. 针对此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AR回波信号的三频相位自适应TEC反演新方法, 利用反演的结果对电离层的影响进行校正. 给出了校正前后的点目标成像仿真, 结果显示此方法充分考虑了多重散射效应引起的TEC估计误差, 可以有效地补偿电离层对距离向成像的影响, 提高了距离向点目标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辽北法库地区层状变质岩系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北法库地区广泛分布有变质安山岩-英安岩-大理岩夹变质碎屑岩建造所组成的层状变质岩系地层,属古生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称之为早二叠世佟家屯岩组、照北山岩组和石炭纪磨盘山组.空间上该套地层被二叠纪十间房岩体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84±3 Ma)、五龙山杂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65±4 Ma)和侏罗纪实红土墙岩体(Pb-Pb年龄为221.7±25.71 Ma)所侵.其中佟家屯岩组变质英安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67.3±2.7 Ma,代表了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年龄.根据地质单元之间的时空接触关系以及辽北地区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地层时代归属为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3.
夏日哈木矿区的闪长玢岩主要出露于矿区北部。闪长玢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381.7±1.9) Ma,MSWD=0.20,属中泥盆世;结合闪长玢岩侵入成矿杂岩体的野外产状,研究表明夏日哈木镍矿的形成早于381.7±1.9 Ma。岩石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钙碱性、偏铝质系列闪长玢岩。岩体富Na(K2O/Na2O值为0.45~0.60),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为128.28×10-6 ~ 141.65×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值为6.86 ~ 7.96;根据其较高的La/Nb值(3.32~3.76,平均3.57)、Th/Nb值(0.95~1.02,平均为0.99)以及Th/La值(0.266~0.291,平均0.278),结合源区判别图解,研究表明该岩石为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地质演化背景,表明夏日哈木矿区闪长玢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向板内过渡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取得巨大突破,但是按照普遍认可的页岩油烃源岩评价标准,本区的烃源岩品质并不理想。为了科学评价玛湖凹陷烃源岩品质特征,本文在系统的岩心观察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并按照矿物组成对烃源岩分类评价。玛湖凹陷风城组细粒岩主要沉积于正常半深湖、咸化半深湖、半咸化半深湖、含热液半深湖和滨浅湖环境中,各环境中细粒岩的有机质特征存在一定区别,其中半咸化半深湖有机质较为富集,w(TOC)均值在1%左右。进一步结合有机质类型判别图解,表明咸化半深湖和含热液半深湖有机质来源以湖泊生物为主,而其他环境中存在湖泊和陆源混合有机质来源。基于有机质生烃潜力评价和成熟度(Vre=0.74%)估算,表明目前风城组烃源岩中有机质正处于大量排烃的成熟阶段,且确定了细粒岩中的烃类为原生烃。由于不同矿物组成的烃源岩吸附能力的差异,按照陆相泥质烃源岩和碳酸盐质烃源岩开展分类评价,结果表明风城组沉积了累计厚度近250 m的的有效烃源岩,且富含以藻类体为主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5.
徐聪  李理  符武才 《地质科学》2021,56(3):829-844
鲁西地块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重要的构造单元,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裂缝十分发育,是研究裂缝的有利场所。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研究,对鲁西地块部分地区的裂缝的产状、类型、开度、间距、填充物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裂缝优势方向主要为NNW向、SEE向、NEE向、NE向和NW向。在野外分期配套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用过滤法对鲁西地块中、新生界的裂缝进行了分期配套,初步分为NNW和SEE向,NNW和NEE向,NNW、NE、NWW和NEE向3期,并分别指示了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始新世中期至渐新世区域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西及邻区2014~2017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7-07-15广西南丹MS4.0地震的关系,并结合GPS观测数据与地震地质调查成果,探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1)南丹MS4.0地震前后,震区附近重力异常变化与主干断裂关系密切,反映沿控震断裂在2014~2017年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地壳变形和构造活动;2)差分重力图像表明,南丹MS4.0地震前重力变化为“局部重力异常→四象限重力异常→重力反向变化发震”的过程;3)重力变化与GPS 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表明,南丹MS4.0地震位于重力四象限分布中心部位及面压缩峰值附近,证明重力场和形变场动态变化对中强地震地点预测具有指示意义;4)天峨-南丹-环江一带是重力变化最剧烈地区,亦是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同时位于莫霍面等深线强烈变化地段、ML3.0地震围空区、沿主断裂存在的低b值异常区。结合地震活动图像、定点前兆观测异常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检出丰富的两环烷烃,主要为C12~C14和C15、C16两组两环烷烃。其相对丰度表现出3种源岩模式:1以低碳数两环烷烃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2两组两环烷烃都很丰富,出现于长73段富有机质烃源岩;3以高碳数两环烷烃为主,主要发现于长73段烃源岩,也见于长72和长81段。尽管长7段热演化程度基本一致,但补身烷异构化指数变化明显,表明补身烷重排不仅受热演化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延长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高补身烷优势,反映了烃源岩的还原性沉积环境。烃源岩高丰度C15、C16两环烷烃的检出则指示该地区晚三叠世发育淡水湖泊。葡萄藻不仅是该地区中生界石油的重要母质来源,而且可能是这些两环类标志物的直接生源。  相似文献   
18.
以N_(263)浸渍在DA_(201)大孔吸附树脂上制得了N_(263)浸渍树脂,测定了静态时树脂Pb(Ⅱ)的吸附容量。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酸度,流速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N_(263)浸渍树脂吸附和洗脱Pb的影响。建立了N_(263)浸渍树脂分离─富集后衔接原子吸收和比色法测定Pb(Ⅱ)的方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Pb(Ⅱ),测试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Hu  Shijian  Liu  Lingling  Guan  Cong  Zhang  Linlin  Wang  Jianing  Wang  Qingye  Ma  Jie  Wang  Fujun  Jia  Fan  Feng  Junqiao  Lu  Xi  Wang  Fan  Hu  Dunxi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20,38(4):1092-1107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process transferring surface wind energy into deep ocean.We investigated the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NIKE) variability using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measurements from a mooring array deployed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 along130°E at 8.5°N,11°N,12.6°N,15°N,and 17.5°N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8.Spatial features,decay timescales,and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ed NIKE were described.At the mooring sites of 17.5°N,15°N,and 12.6°N,the NIKE peaks occurred in boreal autumn and the NIKE troughs were observed in boreal spring.By contrast,the NIKE at 11°N and 8.5°N showed peaks in winter and troughs in summer.Tropical cyclones and strong wind eve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ergence of high-NIKE events and explained the seasonality and latitud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served NIKE.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力地质法(GGM)采用卫星重力异常数据反演了中国南海112°E~119°E,16°N~20°N范围1'×1'的海底地形模型,通过船测水深数据的直接格网化结果和ETOP01模型的检核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GGM模型较船测水深的直接格网化结果更为精细,在船测控制点分布均匀的海域,GGM模型能获得比ETOP01模型更高的精度。为进一步验证GGM模型受海底地形特征影响的情况,采用GGM模型与ETOP01模型分别内插出9356个检核点处的水深,并统计得到两模型差值的较差结果平均值为19.560m,标准差为130.156m,相对精度为4.79%。经分析得出:GGM模型与ETOP01模型在坡度变化平缓深海区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随着水深的依次变浅,二者的差异逐渐显现,在多海山的海域差异达到最大。最后,为充分发挥重力地质法在海底地形反演中的优势总结了其最佳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