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4篇 |
免费 | 2426篇 |
国内免费 | 16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7篇 |
大气科学 | 1722篇 |
地球物理 | 1689篇 |
地质学 | 4048篇 |
海洋学 | 1587篇 |
天文学 | 406篇 |
综合类 | 755篇 |
自然地理 | 10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00篇 |
2023年 | 241篇 |
2022年 | 424篇 |
2021年 | 459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436篇 |
2018年 | 448篇 |
2017年 | 405篇 |
2016年 | 484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503篇 |
2013年 | 558篇 |
2012年 | 553篇 |
2011年 | 572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482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25篇 |
2001年 | 240篇 |
2000年 | 237篇 |
1999年 | 274篇 |
1998年 | 231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211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78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39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8篇 |
197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障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处理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确保自动气象站平稳、高效运行,按照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原则,依次对自动气象站软件参数设置、通信系统、RS232数据采集器、防雷板及信号电缆、地温变送器和地温传感器6个环节进行故障诊断,并依次介绍相应故障的处理方法。在业务运行中,地温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是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与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地温故障。 相似文献
62.
印度洋dipole事件的年际变化与ENSO事件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nino3指数和DMI序列的分析,发现两种物理现象都有4a左右的主要周期,而且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还存在有2a左右的振荡周期,而厄尔尼诺事件在2a时间尺度上周期性不明显;对nino3指数和DMI进行年际时间尺度滤波,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两者的相关性比未滤波时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年际滤波之后的偶极子事件和ELNINO事件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ELNINO对于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影响要大于IOD对于太平洋ENSO事件,显示了两者物理现象的影响不对称。 相似文献
63.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状况及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利用位于典型多年冻土区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07年9月1日—2008年9月1日实测活动层剖面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结融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冻融过程中的活动层土壤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活动层内部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运移特点对活动层冻结融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活动层融化过程从表层开始向下层土壤发展,冻结过程则会出现双向冻结现象. 一个完整的年冻融循环中活动层冻结过程耗时要远远小于融化过程. 活动层土壤经过一个冻融循环,土壤水分整体呈现下移的趋势,土壤水分逐步运移至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积累. 同时,土壤水分含量和运移特征会对活动层冻融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A study of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f deep gas accumulations has been made on the basis of dividing fault systems in the Xujiaweizi area. The study indicates two sets of fault systems are developed vertically in the Xujiaweizi area, including a lower fault system and an upper fault system.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the Huoshiling Formation to Yingcheng Formation, the lower fault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fault systems including Xuxi strike-slip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NE-trending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near-EW-trending regulating fault system, Xuzhong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Xudong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to Yaojia Formation, the upper fault system was affected mainly by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lower fault system, and thus plenty of multi-directionally distributed dense fault zones were formed in the T2 reflection horizon. The Xuxi fault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hahezi coal-measure source rocks, and Xuzhong and Xudong faults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reservoirs of Y1 Member and Y3 Member, respectively. In the forming period of the upper fault system, the Xuzhong fault was of successive strong activities and directly connected gas source rock reservoirs and volcanic reservoirs, so it is a strongly-charged direct gas source fault. The volcanic reservoir development zones of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may be found near the Xuzhong fault are the favorable target zones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of deep gas accumulations in Xujiaweizi area. 相似文献
65.
抚顺市是中国重要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由于长期的采掘施工,其采矿场和采矿坑不断扩大加深,导致了矿区及其周边地带地面不稳定性的不断加剧,且已发生了局部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并严重地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工作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地查明该地区现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地质灾害与断裂构造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6.
基于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旅行社业效率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首次运用GWR模型探索交通、资本、人才、信息化和经济动力对区域旅行社业效率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旅行社业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空间格局从“川”字型向“山”字型转变。各动力因子的系数均存在空间非平稳性。资本和人才动力的回归系数在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依次递减;经济动力的分布趋势为从北向南依次递减;交通动力对中西部地区旅行社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于东部地区;信息化动力则在东部地区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采用NCEP/NCAR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河南省2008年12月3-6日和19-22日的两次强冷空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前期中层均为强盛的西北气流,天气晴好,气温偏高.对河南的影响均以强降温和大风天气为主,最大降温幅度接近,3-6日过程冷空气持续时间更长,强降温范围更广;后一过程持续时间较短,降温主要在豫东北部,大风更为明显.2)前一冷空气过程为"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型",后一过程为"横槽转竖型".冷空气源地均为新地岛以东洋面;均在贝加尔湖一带形成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加强,形成异常强的冷高压和冷中心,是造成两次强降温的主要原因.3)第一次冷空气为偏北路径,后一过程为典型的中路路径.4)过程中大风与强的正变压、强冷空气下沉运动引起的动量下传及其到地面时的强度和落区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8.
69.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reeze-thaw cycles, two types of rocks (granite and andesite), used as slope protection for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wer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various damage processes in appearance
were carefully observed.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amage of andesite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granite. Using
an acoustic instrument, ultrasonic velocity was tested. The changing trends of velocity with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reeze-thaw cycle damag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can be seen.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trends of ultrasonic velocity with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such as dynamic
elasticity modulus, Poisson’s ratio, and dynamic bulk modulus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y all have declining trends as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increases, and in particular, when the cycle number reaches a certain extent, the Poisson’s ratio of
rocks begins to become negative.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利用正压原始方程,对48°S——48°N间的给定的平直副热带西风和东风切变带进行了西风爬越西藏高原为主、西风绕过西藏高原和无西藏高原存在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值试验。这些试验表明,由于西藏高原与落基山等大地形的存在,不但能造成副热带高压带的断裂,并且能形成四个副热带高压单体。在北半球,这四个单体具有相当稳定的位置,一个在西太平洋,一个在中太平洋,一个在大西洋,一个在北非。这些试验还表明,当西风以爬越西藏高原为主时,对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的存在与稳定有一定的作用。西风绕过西藏高原流动时有利于西太平洋高压向西伸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