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7篇 |
免费 | 3263篇 |
国内免费 | 50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22篇 |
大气科学 | 2954篇 |
地球物理 | 3037篇 |
地质学 | 9212篇 |
海洋学 | 2342篇 |
天文学 | 429篇 |
综合类 | 1366篇 |
自然地理 | 21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436篇 |
2022年 | 949篇 |
2021年 | 1090篇 |
2020年 | 855篇 |
2019年 | 1032篇 |
2018年 | 872篇 |
2017年 | 831篇 |
2016年 | 925篇 |
2015年 | 932篇 |
2014年 | 1047篇 |
2013年 | 1182篇 |
2012年 | 1305篇 |
2011年 | 1232篇 |
2010年 | 1264篇 |
2009年 | 1148篇 |
2008年 | 1111篇 |
2007年 | 1088篇 |
2006年 | 948篇 |
2005年 | 776篇 |
2004年 | 619篇 |
2003年 | 517篇 |
2002年 | 545篇 |
2001年 | 499篇 |
2000年 | 389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222篇 |
1997年 | 204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8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定量研究公路对气温观测的影响,本文使用2014年1—5月在陕西省开展的两组公路观测试验的逐分钟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合阳县国道和渭蒲高速公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空状况以及不同背景风速条件下对周围环境气温观测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公路对周围的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增温影响,合阳国道对环境温度的增温影响至75m,增温效应达0.25~0.4℃。高速公路的增温影响至125m,增温效应达0.2~0.4℃。冬季,两条公路白天增温效应较夜间明显,春季,高速公路夜间增温更明显。晴天、多云天气比阴天、降雨天气增温程度大。公路对气温的增温影响存在风速阈值,当风速小于对应阈值时,增温效应明显。公路上来往车流量对气温有一定的叠加增温影响,合阳国道白天车流量150~350辆,叠加增温效应0.05~0.1℃,蒲渭高速白天车流量2000~3500辆,叠加增温效应0.16℃。 相似文献
132.
To decipher the origin of oxygen-deficient shelfal deposits is significant for tra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arine source rocks
and interpreting the evolution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origin of the Middle Permian Chihsia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remains a puzzle for long with its evident oxygen-deficient features but diverse benthos. This paper shows a typical Chihsian
depositional rhythm composed of the massive and the laminated limestones with ec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Massive
bioclastic limestone from the rhythm was aerobic in paleoxygenation condition indicated by both the ec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However, a contradictory oxygenation was inferred for the “laminated” counterpart from the rhythm, with the ecological
signal being aerobic and the geochemical one being anoxic. The difference in ec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dications was interpreted
as the instability of paleoxygenation condition in shelf environments, caused by an enhanced paleoproductivity. Rhythmic occurrence
of the oxygen-deficient condition might have been stemmed from paleo-Tethyan paleocurrents flowing across South Chin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32(6): 789–796 [译自: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33.
太湖波浪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在太湖实际波浪观测的基础上,采用率定验证后的第三代动谱平衡方程,考虑实际水底地形、波浪折射、浅化、反射、破碎、湖流等条件下,对太湖波浪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太湖波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WAN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风作用下太湖风浪的生成和传播过程,模型在太湖应用是合适的;波高、波长、波周期等波浪参数在太湖的分布与风速、风向、水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相同风向、不同风速情况下,太湖波浪发展至稳定状态的时间不一样;在不同风向,相同风速持续作用下,有效波高达到稳定的时间差不多,变化趋势也比较相同.说明波浪的发展不光取决于风速的大小,还同风的持续吹的时间和风区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4.
利用 195 8— 1992年的有关资料 ,对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贵州春、夏季不同区域干旱和低温灾害的强弱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贵州春、夏季不同区域干旱和低温灾害的强弱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高原异常多雪年贵州西部 4月春旱偏重 ;东部夏旱偏重 ,春季低温灾害偏轻。反之 ,高原异常少雪年贵州西部春旱和东部夏旱都偏轻 ,春季低温灾害偏重。 相似文献
135.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那曲地区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了NDVI与几种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间上,研究区植被NDVI在空间上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步增大,高海拔地区小于低海拔地区的分布特点;时间上,近15a的NDVI总体上呈不显著性下降趋势,NDVI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2000—2005年较好,2006—2008年略差,2009—2014年好转。植被面积变化趋势表现为西北部植被处于稳定状态的面积居多,变化较明显的区域集中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人口密集区,改善和退化区域呈现交错出现的特点。那曲地区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量和热量因素引起的,人类活动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对植被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将地物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于室内实验,从而得到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高光谱特征.通过多种半经验方法,如单波段、波段比值和微分法,建立了两藻种最优的Chl-a高光谱定量模型,并与室外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球藻的最优定量模型为Chl-a=174.6 1138292(R703) 2.3(109[(R703)]2(p<0.01),相应的方法适宜性为:一阶微分法>单波段法>波段比值法;铜绿微囊藻的最优定量模型为Chl-a=5299164(R757)1.9773(p<0.01),相应的方法适宜性为:单波段法>波段比值法>一阶微分法;从高光谱特征来看,小球藻在540 nm和700 nm附近存在明显的特征波峰,其位置随Chl-a浓度增大而向长波方向偏离,铜绿微囊藻在530 nm、660 nm和700 nm附近存在3个较强的特征波峰,在610 nm和680 nm附近存在明显的波谷;与以往室外研究不同的是铜绿微囊藻的反射率在400-500 nm之间的R值并不低,是因为没有非藻类颗粒物的影响,总吸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7.
138.
Lihe Yin Guangcai Hou Yan Dou Zhengping Tao Ying Li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1,64(6):1575-1584
Hydro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geochemical evolution in the Habor Lake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taken, and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D, δ18O and major ions were analyzed. The groundwa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 Quaternary groundwater, the shallow Cretaceous
groundwater and the deep Cretaceous groundwater. The groundwater chemistry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feldspar weathering
and dolomite weathering, the dissolution of Glauber’s salt, and cation exchange. Chemistry of lake wate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evapo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The stable isotopes of oxygen and hydrogen in groundwater cluster along the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indicating that groundwater is of meteoric origin. Comparing with shallow groundwater, deep groundwater is depleted
in heavy isotopes indicating that deep groundwater was recharged during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during which the climate
was more wetter and colder than today. 相似文献
139.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黑土结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土结构指标的定量研究,确定颗粒组成、团聚性和孔隙性3个方面的9个结构指标,建立结构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黑土的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吉林黑土的结构质量及肥力状况。结果表明,肥力中-低等样品数量占总量的53%,吉林黑土总体肥力状况不容乐观。以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结构不需要建立评价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聚类分析,采用结构性指标对黑土肥力和退化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0.
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西部1.4 Ma以来的兰州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黄土/古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侧重于碳酸盐矿物含量,追溯了兰州黄土/古土壤的直接物源。结果显示: (1)1.4 Ma以来兰州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主要直接源区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区和阿拉善干旱区。(2)基于二元混合模型计算的潜在原始源区对兰州黄土白云石和总碳酸盐矿物的相对贡献率以及长石与石英比值结果一致支持1.4 Ma以来兰州黄土原始物源发生了多次变化。1.4~1.1 Ma和0.9~0.3 Ma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昆仑山、祁连山)和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贡献相当,而1.1~0.9 Ma和0.3 Ma以来,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物源贡献增加,这可能分别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和0.3 Ma以来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干冷气候增强的响应。1.15 Ma和0.8 Ma兰州黄土/古土壤中高的白云石含量、碳酸盐矿物总含量以及0.8 Ma长石与石英比值的快速升高可能是对“昆黄运动”的响应,进而造成了昆仑山、祁连山对黄土高原物源贡献的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