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9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3029篇
测绘学   1331篇
大气科学   1125篇
地球物理   1531篇
地质学   5633篇
海洋学   1488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690篇
自然地理   135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513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2年   3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吴婧  李艳  秦善  鲁安怀 《矿物学报》2011,31(4):647-653
对天然闪锌矿进行了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受热膨胀,27~675℃温度范围内其膨胀系数为25.61×10-6℃-1;随着温度的升高,在543℃时产生中间物相Zn3O(SO4)2,并分解产生红锌矿ZnO;在797℃时中间物相完全消失,同时出现尖晶石结构的ZnFe2O4;加热至1160℃时的产物为ZnO和ZnFe2O4。实验表明,天然闪锌矿的热改性可产生一定比例的红锌矿(ZnO),其与闪锌矿一起形成二元复合半导体。在光的激发下,该半导体体系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由一种半导体注入另一种半导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本文的研究可为热改性提高天然闪锌矿光催化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对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内的玉龙、北衙、铜厂–长安冲三个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三个矿床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H_2O-NaCl气液两相包裹体,含钠盐、钾盐/方解石、金属子晶多相包裹体以及H_2O-CO_2包裹体。成矿期流体均一温度多在250~500℃之间,高者可达650℃及以上,盐度多在10%~50%NaCleq之间,成矿流体都具有高温、高盐度、富K、富CO_2的特点,显示典型的岩浆热液特征。并且,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也显示流体中除含有较高的成矿元素Cu、Mo、Pb、Zn等外,还含较高的K、Rb、Sr等元素,进一步证明成矿流体源自岩浆分异流体,且经历过从高温高盐度到高温中低盐度的演化。结合该区流体包裹体中广泛存在沸腾包裹体群的事实,进一步证实沸腾作用在斑岩型矿床中的普遍存在,并且说明其很可能是这些矿床金属元素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3.
在西非的象牙海岸Issia地区分布着许多铌钽矿床,包括原生矿和砂矿。原生矿产在分带很好的伟晶岩中。这个地区发育着许多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伟晶岩可分为:(1)分异不好的伟晶岩,无矿化;(2)含Be伟晶岩,分带较好,见绿柱石;(3)含Be-Nb-Ta的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4)Be-Nb-Ta-Li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除了10多个原生矿外,还有许多砂矿。砂矿有两种类型:一种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另一种是经河流冲刷搬运后的冲积砂矿。我们选择了Etienne-Meguhe砂矿作为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的代表,Bemadi矿作为河流冲积型的砂矿的代表,对这两种类型的砂矿的风化、搬运、沉积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搬运距离和搬运模式对铌钽砂矿的主要矿物——铌钽铁矿的化学性质没有什么影响,而其物理形态则发生了变化。坡积型砂矿的铌钽铁矿常与石英、长石等矿物连生,其颗粒大小与原生的Nb-Ta伟晶岩中的铌钽铁矿一致;经河流冲积而形成的砂矿中,铌钽铁矿颗粒变小、轮廓变得圆滑,几乎无连生矿物,但矿体集中,常在河流的冲积扇中分布,易开采。  相似文献   
124.
相位激电测深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激发极化方法一直是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主要手段,国内大多使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方法,相位激发极化法应用较少。相位激电法采用选频测量,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近些年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一直使用相位激电测深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偶极-偶极或单极-偶极测量装置,其中偶极-偶极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普查阶段,单极-偶极装置采用常规高密度电法的布极方式,主要用于详查阶段。这里以具有代表性的高阻高极化、低阻高极化矿体上的应用结果为例,说明偶极-偶极和单极-偶极装置相位激发极化测深的应用效果,以及在实际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深圳宝安填海区地面沉降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为大规模填海形成,发生了多处地面沉降。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在填海区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点,查明了填海范围的地质环境特征,分析了填海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和特征。产生沉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土层在建筑物等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固结沉降,主要发生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二是由于基坑降水引起附加沉降,这部分沉降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期间,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随着基坑的回填及地下水位的恢复,沉降便基本完成。通过数学方法研究了软土的欠固结、固结和次固结沉降,其中次固结沉降为填海区软土固结过程中贡献最大。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密集高层建筑群也是产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26.
新疆东部马庄山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庄山金矿产于下白炭统白山组的一套浅海-滨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中,是一个典型的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中型金矿床,在空间和成因上受控于次火山侵入岩体。从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等角度详细论述了金矿的地质特征,并进一步 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其属海西中期与酸-中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7.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通过对辽西阜新地区中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燕山地区存在着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这些高Sr低Y型火山岩为高铝高钠低镁(Al2O3>15%,Na2O≥3.37%,MgO≤1.33%,Mg#≤0.35)的安山岩-英安岩,高Sr(≥541μg/g)低Y、Yb(Y≤19μg/g,Yb≤1.35μg/g)含量及高Sr/Y(≥40)比值,强烈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17,(No/Yb)N>1.2)),Eu异常不明显(0.82~0.96),高场强元素(如Nb、Ta)相对亏损。这些特征与太古代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套相似。我们认为这些火山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形成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辽西中侏罗世蓝旗组高Sr低Y型火山岩对探讨燕山造山带岩浆起源及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高温气相色谱与石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相色谱最高柱温主要受柱系统技术水平的限制。使用耐高温如400℃以上的固定相,改善配套部件的某些性能,可以将传统气相色谱的柱温提高到325℃以上。高温气相色谱的应用将为高分子量烃类研究提供重要的分离鉴定手段。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论述了高温气相色谱在原油的模拟蒸馏、高蜡原油分析及石蜡产品表征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9.
漳河流域近60年径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漳河流域径流量显著减少,严重影响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径流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漳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性减少趋势,其中下游减少的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前年径流量高于多年平均值,80年代以后低于多年平均值,且不同年代变幅较大;漳河流域实测径流量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变异点,变异点之后年径流量比变异点之前明显偏小。径流量系列存在6~7a的准周期。  相似文献   
130.
湖泊沉积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记录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与深海沉积与冰芯记录相比,湖泊沉积主要反映区域气候变迁史,可以揭示百年、甚至十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是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理想场所.传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宏观物理 /化学特性描述和孢粉学的研究,近 10年来,沉积有机质分子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的渗入,使研究工作从传统的宏观、微观层次向分子级水平发展,对诸如古生产率估算、C3/C4植被演替史、古二氧化碳分压及古温度计算等深层次问题解决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本文评述了湖泊沉积有机质分子与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在区域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