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44篇 |
免费 | 15709篇 |
国内免费 | 83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06篇 |
大气科学 | 3989篇 |
地球物理 | 6207篇 |
地质学 | 23672篇 |
海洋学 | 6909篇 |
天文学 | 340篇 |
综合类 | 2801篇 |
自然地理 | 46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1278篇 |
2023年 | 1414篇 |
2022年 | 2285篇 |
2021年 | 2767篇 |
2020年 | 2328篇 |
2019年 | 2610篇 |
2018年 | 2188篇 |
2017年 | 2071篇 |
2016年 | 2109篇 |
2015年 | 2485篇 |
2014年 | 2399篇 |
2013年 | 2828篇 |
2012年 | 3048篇 |
2011年 | 2905篇 |
2010年 | 2864篇 |
2009年 | 2702篇 |
2008年 | 2749篇 |
2007年 | 2580篇 |
2006年 | 2501篇 |
2005年 | 2113篇 |
2004年 | 1579篇 |
2003年 | 1073篇 |
2002年 | 1203篇 |
2001年 | 986篇 |
2000年 | 819篇 |
1999年 | 329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解决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图幅较小的问题,通过计算高光谱影像各个波段的峰值信噪比筛选特征波段,基于SIFT(scale-invariantfeaturetransform)算法对筛选出的特征波段提取特征点并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图像拼接过程中利用墨卡托投影(Mercator)纠正图像的变形,同时利用经纬度信息及重投影(Reproj)算法细化高光谱相机参数,从而实现大范围高光谱影像的拼接。为检验拼接高图像的光谱是否发生畸变,利用光谱角填图(spectralanglemapping,SAM)、波谱特征拟合分类法(spectralfeaturefitting,SFF)及二进制编码(binaryencoding,BE)3种方法对拼接前后的图像典型地物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拼接前后光谱畸变较小。 相似文献
182.
利用VBA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实现工程需求的坐标标注和散点高程标注功能。坐标标注的开发弥补了现有软件的不足,散点标注功能满足了专项工程的应用需求,解决了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功能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3.
基于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再分析风场数据,研究了9907号,9908号和9909号3个台风对中国沿海5个风电场的影响,分别从台风的形成以及路径,对沿海风电场风速的影响,台风期间的发电情况等详细地描述了台风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发现:台风对5个海上风电场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9年8月1—4日,输出功率由南向北依次降低,此时主要受9907号台风的影响;第二阶段是8月6—9日,8月6日也呈现输出功率由南向北降低,主要是9909号台风由南海途径台湾海峡即将进入东海的影响;受9908号台风影响,8月7日最大输出功率出现在S3风机。8月8日,受9908和9909号台风的叠加影响,S4风机的输出功率达到15天的最大值38.4MW。第三个阶段是8月12—15日,受大气锋面的影响,S1—S5输出功率呈现波动。台风过境期间提高了各站点的运营能力和部分站点的额定容量,未对风电机组产生大的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部门在台风期间海洋风力发电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处理Cr(Ⅵ)是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本文以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还原细菌异化铁还原性质对重金属Cr(Ⅵ)还原效率的影响。菌群异化铁还原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不同电子受体时,菌群异化铁还原的效率存在差异,培养体系累积Fe(Ⅱ)浓度分别为85.08±5.85mg/L和32.55±4.78mg/L。电子受体对混合菌群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时,混合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是4.615和4.158,较对照组高(Shannon指数3.735)。异化还原Fe(Ⅲ)培养体系中,细菌种群的优势菌属是Clostridium ,属于梭菌目Clostridiales,表明梭菌是参与Fe(Ⅲ)还原的主要优势菌。菌群异化铁还原性质对Cr(Ⅵ)还原效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铁为电子受体,细菌在Fe(Ⅲ)浓度为1120mg/L时异化铁还原效率高,并且还原Cr(Ⅵ)达100%。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Fe(Ⅲ)浓度1680mg/L时,异化铁还原Cr(Ⅵ)效率高(72%),是对照组4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应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Cr(Ⅵ)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5.
熊沁;徐之俊;李维庆;亢孟军;刘婷婷;翁敏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4):8-12
提出了一个从可获性方面优化的引力模型,其优化之处在于对医疗需求强度的表达,即将原始引力模型中对每个医院的医疗需求强度从人口势能改为所有居民地来该医院的就医人口数。该就医人口数由各居民地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指标数据和医院信息,经过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估算得到。通过考虑个人就医行为,新的需求强度指标能更贴切地反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竞争,并从可获性方面改进医疗可达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6.
基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播发的北斗实时轨道和钟差产品,采用攀达时空北斗双频手持接收机,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单北斗实时PPP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北斗双频手持机实时PPP收敛时间比GPS长约0.5h,但收敛后,可以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动态定位精度,与GPS实时PPP的定位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87.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姚家组地层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的稳定组分。通过对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及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配分模式研究,研究区内姚家组地层应来自同一物源区。CIA值及Th/U值表明源区经历了中等的风化作用;Th/Sc和Zr/Sc比值变化范围小,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受源岩控制,物源区岩石未经过沉积再搬运。根据源岩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姚家组地层的母岩主要为花岗岩(海西期和燕山期),并有少量燕山期中酸性喷出岩;源岩来自大陆边缘,为大陆岛弧火山岩系。通过Sr/Cu,Ni/Co,V/Cr,U/Th等比值综合分析,姚家组沉积时为干热气候,水体富氧,因此造成姚家组厚层的红色泥岩沉积。 相似文献
188.
新疆东天山地区延西铜矿床的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89.
190.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磁滞剩磁(ARM)强度衰减过程。高磁化率特征是含铁顺磁性矿物受到断层滑移过程产生摩擦生热作用生成磁铁矿所致。同时断层岩还获得了热剩磁,记录了地震活动磁学信息。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1号孔(WFSD-1)磁化率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说明映秀—北川断裂带包含多层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暗示了多次强震的发生。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可以作为判定地震活动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