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876篇 |
免费 | 19640篇 |
国内免费 | 104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07篇 |
大气科学 | 5012篇 |
地球物理 | 7827篇 |
地质学 | 29553篇 |
海洋学 | 8630篇 |
天文学 | 420篇 |
综合类 | 3522篇 |
自然地理 | 58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5篇 |
2024年 | 1559篇 |
2023年 | 1759篇 |
2022年 | 2897篇 |
2021年 | 3478篇 |
2020年 | 2910篇 |
2019年 | 3247篇 |
2018年 | 2731篇 |
2017年 | 2602篇 |
2016年 | 2637篇 |
2015年 | 3103篇 |
2014年 | 2966篇 |
2013年 | 3540篇 |
2012年 | 3766篇 |
2011年 | 3713篇 |
2010年 | 3594篇 |
2009年 | 3387篇 |
2008年 | 3413篇 |
2007年 | 3238篇 |
2006年 | 3137篇 |
2005年 | 2647篇 |
2004年 | 1988篇 |
2003年 | 1348篇 |
2002年 | 1483篇 |
2001年 | 1264篇 |
2000年 | 1019篇 |
1999年 | 410篇 |
1998年 | 173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5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0篇 |
1957年 | 15篇 |
1954年 | 3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以《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为例,总结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中的综合运用,尤其是把专题地图表示方法扩展到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中。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制图表达,尤其是将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方法用于空间可视化,以及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探索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统计图形设计,为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表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3.
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了探讨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应用深圳市1982、2002年的二期水系详查图,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分枝能力和分维数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深圳市的河道总长度减少、密度减小, 河道数目减少, 特别是低级别的支流减少较多; 河道的分枝比和分枝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 单个水系片区和全市的河流分维数都下降,河流具有简单化的趋势, 河流的多元化特征削弱; 对于不同水系片区来说, 其变化速度不同, 表明城市化过程对水系结构的干扰存在空间差异性。建议强力推进河流的蓝线规划和滨水区的开发管理, 将水网的保护和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范围; 注重在开发利用中的保护, 减少各类新建城市用地、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对水系的破坏;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减少因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淤塞; 加强管理, 严禁向河道中倾倒垃圾。 相似文献
974.
以休闲旅游需求较高的上海、杭州和苏州3市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新休假制度"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实施五个小长假"和"实施带薪休假"对居民休闲旅游行为产生影响的潜在特征,确立了新休假制度9个公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和3市居民对新休假制度的影响感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取消"五一"长假对居民休闲旅游影响较小;(2)对实施5个小长假支持态度反映出居民的旅游需求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3)普遍赞成带薪休假制度反映了居民对于休假权利的觉醒,使得居民能享受优质的休假旅游,加强监督和保障机制是确保带薪休假落实的关键;(4)节假日调整有利于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75.
2003年大姚6.2级、6.1级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确定2003年大姚6.2级、6.1级地震序列的分布和震源区的速度结构.该方法首先确定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然后在该速度结构的基础上对地震重新定位.结果表明:① 大姚6.2级地震序列明显分为地震较密集的东南段和地震较稀疏的北西段,而且这两段存在一定的错动,速度结构也显示出高、低速交界带在错动处具有转折特点;② 大姚6.2级地震序列在深度上呈"V"字形分布,这与该地区呈倒三角形分布的低速体相对应,即余震主要分布在高、低速交界带附近;③ 大姚6.2级、6.1级地震的破裂区都位于倒三角形低速体的东南侧,6.2级地震沿高、低速交界带往下破裂,而6.1级地震沿高、低速交界带往上破裂;④ 6 km深度的速度分布显示震源区具有高、低速度体交替呈四象限分布特征,而且余震主要沿北西向的高低速交界带分布;⑤ 大姚6.2级主震的东南侧的高、低速交界带处的低速体速度值较北西侧低速值高,其对6.2级地震往东南方向破裂具有阻碍作用,即东南侧处于能量积累状态,有利于6.1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6.
977.
济阳坳陷古近系多级控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古近系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①断陷类型;②构造带类型;③坡折带类型;④体系域类型;⑤沉积相类型。在不同类型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相差较大,在不同规模箕状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也具有差异性。同时,断陷类型控制着构造带的发育,构造带类型又决定着坡折带的发育部位,坡折带类型则影响着湖盆沉积体系域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而沉积相类型对砂体的特征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显然济阳坳陷砂岩体的形成和分布遵循“多级控砂”的特征,5种因素共同影响并逐级控制着砂岩体在断陷湖盆中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978.
青海南山达不祖乎山北部一带的角孔变质岩系原划为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通过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查明该套地层单元野外产出状态及岩石组合特征,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套变质岩系为一套长石石英岩、石英岩、大理岩和黑云石英片岩组合,由下向上划分为3个岩段,叠置厚度大于3186.3m。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可大致划分为5个年龄组段,分别为250~304Ma、405~546Ma、649~1077Ma、1402~1620Ma和1861~2990Ma,其中250~304Ma可进一步划分为250~269Ma和289~304Ma两个亚组。综合前人研究资料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将青海南山地区角孔变质岩的沉积时代限定为二叠纪,物源主要来自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和晋宁期岩浆弧,柴北缘构造带海西期岩浆弧也提供了部分物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陆内裂陷、洋盆拉张及俯冲碰撞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9.
980.
煤层气的成因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煤层气聚集存在着"累积聚气"和"阶段聚气"两种形式, 对于"阶段聚气" 的煤层气成因判识的地球化学研究还很薄弱.通过森林沼泽泥炭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 首次获得了不同演化阶段甲烷、乙烷和二氧化碳的碳、氢同位素组成和演化规律.发现随着原始样品演化程度越高, 生成的甲烷和乙烷的碳、氢同位素组成具有变重的趋势; 同时, 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地受原始样品演化程度的影响, 而氢同位素组成主要与成熟度密切相关.确定了成煤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气体碳、氢同位素组成.首次获得了成煤有机质不同演化阶段热解气体碳、氢同位素组成与Ro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甲烷与乙烷的碳、氢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式, 形成了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相关图.根据这些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区间生成的煤层气成因提供了科学数据, 为"阶段聚气"的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认识及其成因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 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到我国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研究, 认为该地区煤层气是在中侏罗世以后聚集而成, 具有"阶段聚气"的特征, 证明了热模拟研究成果对自然界煤层气成因的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