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Li  Nan  Song  Xianglong  Li  Cangbai  Xiao  Keyan  Li  Shengmiao  Chen  Haiyan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2019,28(3):995-1019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Mineral system modeling approach is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s of a type of mineral deposit, which are described using two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62.
水下环境光线昏暗,仅依靠自然光源难以清晰成像,通常需要增加人工光源,但人工光源的引入会导致场景亮度不均。在这种包含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混合光照环境下,所拍摄的水下图像质量严重退化,不仅降低视觉观感,更影响后续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顺利开展。然而现有方法大都只考虑了自然光源的影响,对混合光源环境下的水下图像复原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混合光源环境下水下图像存在的光照不均、色偏、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光照感知编解码器网络用于水下图像复原。一方面,在多尺度结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和改进残差结构高效提取丰富的结构细节特征,另一方面增加光照感知图作为先验约束网络复原结果的对比度。此外,设计了合适的损失函数,引导网络充分学习水下图像和清晰图像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使恢复图像的色调更自然,纹理细节更丰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在主观感知和客观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算法,消融实验证明所提网络模块和光照感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成矿区带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是在以往矿产区划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本数据集借助23个矿种圈定的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基于最新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其中主要包括:主要拐点坐标、面积、典型矿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种、累计查明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名称、主攻矿种、主攻矿种类型)、新发现(或有重大进展)矿产地等方面数据。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找矿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美国“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评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笔者等通过在中美合作项目中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全美推荐使用的“三步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对近年来美国地质调查局对此方法的完善和改进部分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对比中国常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三步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笔者等认为,“三步式”资源评价并非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它是一组评价方法的有效的集成,这一方法中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是一致的区域构造编图,二是标准的矿床模型和品位吨位模型,三是关于经济成本滤波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65.
应用综合信息法研究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目前已发展到较新阶段即成矿综合阶段。本文阐述了成矿规律研究及发展状况,并对成矿综合信息法的理论方法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6.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06-2013)工作历时8年,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矿情调查工作之一,形成了海量(TB级)的成果数据。如何高效的管理该数据集,实现数据的广泛应用,成为数据共享服务的关键和难点。文章以全国矿产潜力评价成果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地质大数据存储管理、基于元数据的查询检索、空间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海量、多源、异构的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思路。通过对成果数据的分析整理,构建元数据库作为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索引,完成数据的统一集成管理,同时实现数据的快速查询访问;借助强大成熟的Mapgis k9功能模块和开源的NASA World Wind三维数字地球引擎,进行二次开发,搭建适合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推广应用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提高潜力评价数据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7.
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存在的纰漏和现行业务软件算法对观测秒数据利用率不高,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扩展应用L波段雷达〖CD*2〗GTS1电子探空仪系统元数据来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测风秒数据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于优化和调整量得风层的计算厚度(时间间隔),可将L波段系统测风精度提高到与RS92 GPS探空系统同一数量级,基本满足业务部门对高空风的观测精度要求;通过对气球下沉记录处理流程的调整改进可实现相关记录数据段的妥善保存;引入探空和测风秒数据的野值综合判别、自动剔除和拟合补缺算法,可在提高秒数据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上述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都须以对现行高空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业务规定进行调整、改进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68.
地质调查大数据研究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地质调查大数据包含地质调查工作中产生的多来源、多模态地质数据,以及公共服务与支撑管理产生的数据。一些与数据和计算有关的地质问题,限于当时的信息技术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类地质问题及信息数据共享问题是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目标。在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中,应当积极开展多类型地质数据采集器、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然后集中开展、深度分析与挖掘、可视分析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最终形成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与产品线,以产品应用推动资源共享,提升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69.
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中的平均风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完全采用矢量平均风算法来求取高空规定层风的业务流程改进方案;用锡林浩特站和阳江站同球施放的RS92GPS探空仪与L波段雷达-GTS1探空仪的对比观测数据集,对20~200s时间窗口下的各种矢量平均风计算方案及其规定风层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提出未来改进的L波段高空气象观测系统可以测试使用时间窗口为30~45s的矢量平均风、使得计算风层达到每150~350m高程一个,以便进一步提高与GPS测风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地满足预报服务部门对高空风垂直分辨率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0.
The Earth’s three poles,the North Pole,South Pole,and Third Pole(i.e.,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s),hold the largest amount of fresh water on Earth as glaciers,sea ice,and snow.They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However,the linkages between climate variations of the three poles,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South Pole and Third Pole,remain largely unknown.The temperatures at 200 hPa over the three poles are the highest in the summer and are less affected by surface conditions,which could reflect large-scale dynamic linkages.Temperatures at 200 hPa peak the three poles during their respective hemispheric summer and exhibit in-phase variations on interdecadal timescales(10–100 years).The 200 hPa temperatures over the North Pole and South Pol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Brewer-Dobson circulation(BDC),which transports stratospheric ozone poleward,heating the air at 200 hPa.Tropopause warming over the Third Pole was found to enhance the poleward BDC,particularly to the South Pole,linking the Third Pole’s climate to the other two poles.Additionally,the 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IPO)also exhibits links with the 200 hPa temperatures of the three p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