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分析了静校正中不同浮动基准面的特点及确定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对平滑地表、平均静校正量与最小静校正误差等浮动基准面的静校正效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在最小静校正误差基准面上得到的叠加速度仅取决于低速带底界下伏地层的速度,而与地形起伏、低速带结构无关,得到的叠加剖面具有较好的同相叠加效果。另外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资料处理情况,本文中采用波动方程模拟数据进行理论模型试验,并由此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形的目标函数计算方法。同时修改了最小静校正误差计算公式,使其适用于起伏底界非均匀速度模型的实际资料静校正处理。最后部分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2.
断层形变异常识别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断层形变资料时, 异常的识别和判定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判定方法的不足之处, 本文基于所谓异常就是对正常的某种程度背离, 提出从"对象"和"状态"两个方面入手, 提取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断层活动异常, 及时把握孕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震例研究表明, 这种异常识别方法对地震预测而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3.
原子钟时域频率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地分析原子钟的时域频率稳定性特性,本文在给出各种方差估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原子钟时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能量谱噪声、频率漂移、无数据段以及周期变化分量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944.
Summary. A cusp catastrophe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leading to landslides are discussed. The sliding surface is assumed to be planar and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media: medium 1 is elastic-brittle or strain-hardening and medium 2 is strain-softening. The shear stress-strain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strain-softening medium is described by the Weibull’s distribution law. This paper is a generaliz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aper by Qin et al. (2001b), in which the shear stress-strain constitutive model for medium 2 was described by a negative exponent distribution; a special case of the Weibull’s distribution law. It is found that the instability of the slope relies mainly on both the stiffness ratio of the media and the homogeneity index and that a new role of water is to enlarge the material homogeneity or brittleness and hence to reduce the stiffness ratio.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also called a physical forecasting model), which is derived by considering the time-dependent behavior of the strain-softening medium, is used to study the time prediction of landslides. An algorithm of inversion on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is suggested for seeking the precursory abnormality and abstract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from the observed series of a landslide. A case study of the Jimingsi landslide is analysed and its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observation series of this landslide using the suggested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of invers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strophic characteristic index |D| shows a quick rise till reaching an extremely high peak value after the slope evolves into the tertiary creep, and subsequently approaches a zero value prior to instability,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recursory abnormality index.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slope being in the secondary creep, a simplified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is proposed for studying the properties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It is shown that the emergence of chaos depends on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liding-surface media.  相似文献   
945.
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媛媛  李锋  矫梅燕 《气象》2004,30(2):25-29
利用NCEP NCAR提供的OLR和气象要素场再分析资料 ,对 2 0 0 3年 6~ 7月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以及热带低纬地区环流的异常特征及其对梅雨暴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暴雨期间 ,长江流域附近地区维持准稳定的比常年明显偏强的南风带 ,北方冷空气亦比常年偏强 ;三次强降雨过程 ,低层均表现为稳定的强南风与阶段性增强的偏北气流的经向辐合。三次强降水过程中有两次 ,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占主导地位。异常环流分析表明 ,淮河流域强降雨时段 ,东南亚季风和南海季风异常偏弱 ;赤道西北太平洋地区东风气流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强。诊断分析认为 ,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对流活动比常年同期偏弱 ,80~1 1 5°E地区越赤道气流比常年异常偏弱 ,可能是西南季风异常偏弱原因。而偏强的WAKER环流可能是西北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东风异常偏强的原因。另外 ,印度尼西亚地区低层气流辐合异常偏强有利于副高的稳定和加强 ,进而使我国东南部地区长时间维持强异常偏强的东南气流 ,从而为淮河流域的持续暴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相似文献   
946.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柱型、锥骨状、导管型、弓型和特殊型14种植硅体类型,其中植硅体类型主要以棒型和尖型为主,而短细胞植硅体的含量较少。通过研究区相对暖湿区、暖干区、冷湿区和冷干区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比发现,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棒型量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暖的区域扇型、扁平状和鞍型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湿的区域尖型含量较高,在相对暖湿的区域块状含量较高,在相对冷湿的区域齿型含量较高,这表明研究区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气候环境响应较为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重建坝上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分析了1991年太阳活动峰年南极中山站地磁静日Sq变化,结果表明:1)地磁静日Sq变化叠加有很多扰动。Sq场是由S0q场和Spq场所组成。2)S0q场变化比较规则,其极昼月(夏季)的变幅比极夜月(冬季)大很多。在极昼月S0q(H)变化出现有双峰图象。S0q场主要是由高纬度极区电离层Sq电流体系所控制。3)Spq场的变化形态没有昼夜之分;它的变化强度为冬季小、夏季大。Spq场源主要是依赖于场向电流和电离层电导率。4)S0q(Z)变化比S0q(H)变化要大,特别是在极夜的冬季,S0q(Z)的变幅比S0q(H)大2/3倍。本文对北京地磁中心台磁静日资料也一并进行了分析。Sq变化主要是由北半球中、低纬电离层Sq电流体系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8.
线性方程组的正则化解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重力资料反演解释中,正则化法解线性方程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引入正则化因子,求泛函极小和构组一族正则化近似并从中寻求最佳解。在求解过程中,要求对所求的解答预先有一个初步的推断解释。为此,要求对所解释的问题先进行一番研究,并对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所获得的先验资料进行对比,提出比较合适的基望值。本文给出了一个参数为已知的理论模型体的横剖面,与正则化法和其它线性方程解法的结果作对比,说明正则化法的有效性。文章也给出了利用正则化法对横穿吕宋岛、马尼拉海沟的一段地质地球物理剖面以及中国南黄海海域内─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剖面进行反演解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9.
阿舍勒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及Ⅰ号矿床控矿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舍勒多金属矿田,位于阿舍勒陆缘裂陷槽中。矿田构造为两个复式向斜夹一个复式背斜组成的褶皱束,具有6组断裂,经历了3次拉张,3次闭合的演化历史。矿田地层为泥盆系火山岩建造及下石炭统火山-沉积岩建造。中泥盆世艾菲尔期和晚泥盆世弗拉斯期,为矿田的两个主要成矿期。Ⅰ号矿床形成于艾菲尔期,矿体赋存于古火山机构通道相的次辉绿岩筒筒壁间隙之中。  相似文献   
950.
随着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管理呈现一体化、资源互享特点,电力部门不断加强与其他行业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需形成一套从数据采集、编辑、成图、检查、入库、更新、共享与交换等一体化长期有效更新机制保证电力数据现势性。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研发电力资源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不同终端用户对电力资源数据(输电、配电等)管理与应用,保证电力资源数据快速生产与建库,高效与国土、规划等部门数据共享,辅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升电网设施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