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0篇
  免费   3242篇
  国内免费   4283篇
测绘学   1352篇
大气科学   3214篇
地球物理   4271篇
地质学   9161篇
海洋学   2305篇
天文学   669篇
综合类   1735篇
自然地理   2208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113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1016篇
  2018年   1117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1064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075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1052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87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41.
沈阳近百年的温度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小珊  李辑  杨森  周广胜 《气象科学》2004,24(4):424-431
沈阳地处全球温度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的温度观测记录中,沈阳的温度变化呈逐渐上升之势,近百年增高约1.7℃,这种上升趋势在冬季远比夏季明显。沈阳的年平均温度变化有一个12a的周期,各周期温度基本呈阶梯状上升,20世纪末的周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世纪初的周期升温2.8℃左右。从近50a的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来看,极端最低温度明显升高,而极端最高温度并没有上升,变化趋势甚至略下降,以致冬、夏两季温差缩小。从沈阳的最低平均温度和最高平均温度变化来看,两者均随时间逐渐升高,说明沈阳市的增温不仅是最低温度升高造成的,最高温度的增温作用亦十分重要。从冬季环流形势分析来看,东亚大槽及其后弱脊和地面蒙古高压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明显减弱,使得冷空气向南侵袭的径向气流减弱,是导致位于冷空气通道中的沈阳冬季增温明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2.
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的推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1954~200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10 m高度10 min年最大风速48年序列,使之符合建筑抗风指南或规范的要求。再利用极值Ⅰ型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速,同时用耿贝尔的参数估算法和修正后的矩法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200、120、100、60、50、30、10年)的基本风速。研究发现桥位区自动气象站与深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正相关显著,前者是后者的1.1倍,从而可将基本风速外推到桥位区,进一步根据规范将该值放大1.11/2(1.049)倍至海面上,最终得到设计风速。还利用近地层风的指数和对数曲线推算出150 m内每10 m高度层的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   
443.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与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使得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化成为可能 ,世界上主要的气象中心最近几年纷纷发展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其中尤以英国气象局新发展的非静力通用模式最为突出。基于此 ,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非静力中尺度预报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并对该类模式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44.
铜陵矿集区与铜-金(多金属)矿床有关的热液活动主要有两大体系。即与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有关的热液体系和与矽卡岩矿化有关的燕山期岩浆热液体系。查明这两类热液体系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对区域找矿和矿床成因研究都有实际意义。在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应用ICP-MS技术和热爆提取方法,研究了新桥、冬瓜山、峙门口、铜官山、朝山等矿床具代表性的热液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两类热液体系在流体包裹体特征上有较大的区别,在流体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方面也很不相同。海底喷流沉积体系的热液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与岩浆热液体系的相比。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大,δEu不明显。且Mo/(W Sn)比值较高,反映流体中成矿物质的深源特征;Ga/T1、Rb/Cs大。Zr/Hf低,也不同于岩浆热液体系。  相似文献   
445.
铜陵地区老鸦岭层状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20.80,^207Pb/^204Pb15.65~15.76,^208Pb/^204Pb38.84~39.22。对137Ma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黑色页岩和不含矿黑色页岩均与燕山晚期火成岩无关,老鸦岭含矿黑色页岩可能具沉积成因。对沉积(约250Ma)以来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自上地壳,而含矿黑色页岩的Pb(因而推测其他成矿金属)可能源于上地壳物质(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相似)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446.
对祖尔肯乌拉山地区 4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Ar -Ar年龄测定 ,其坪年龄分别为 (40 91± 1 18)Ma、(41 0 7± 0 80 )Ma、(42 0 0± 1 31)Ma、(39 0 0± 2 0 6 )Ma。它们代表了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表明本区在古近纪始新世中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447.
沸石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叙述了沸石的基本结构以及吸附、离子交换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提出了沸石在今后的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8.
根据天山地区(42~44^oN,81~89^oE)1:20万,七探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天山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归算。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天山地区表壳元素丰度富集SiO2、MnO和Ag、As、Hj、Sb元素,明显亏损CaO和。Be、Co、Cr、Ni、Mo、Sn,V、W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该区表壳的Ba/La、K/La、K/Th、Nb/La、Th/La、Y/La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值相当;而K/Na、La/As、La/Sb值明显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该区表壳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同时表现出相对富钠和As、Sb元素的特征;这一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内出露的表壳岩石主要是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的产物有关,相对富钠的成分特征与岛弧岩浆活动中的Adakite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49.
地球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地球数据,其特点决定了地球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网络化过程中地球数据共享存在的若干问题,介绍了XML Web Service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XML Web Service的地球数据共享模型。在VS.NET中对XML Web Service在地球数据共享的应用进行了测试.指出XML Web Service是未来实现全球级的地球数据共享应用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50.
We report here our experiences from using easily acquired web-cam components for collaborative ventures in the Earth sciences. We have used a variety of hardware and different software. We demonstrate from various locations in the U.S.A.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web-cam in multitudinous activities, relevant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We summarize the quality of the connections from th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communicating parties. Today, web-cams can be utilized as an economical and viable means of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in the Earth science community. Greater bandwidth is sorely needed for activities such as multi-party conferencing on the present internet network. We propose that web-cam can be readily deployed as a web-service for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ver the GRID infrastructure, using the middleware Narada-Brokering. Web-cam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geoinforma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