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908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稳态风沙流中沙粒体积浓度的数学模型,包括3个部分:稳态风沙流的风速廓线描述、跃移沙粒轨迹的计算、床面沙粒起跳速度分布的描述。利用已知实验的风速廓线作为气流速度场输入参数,跃移沙粒轨迹的计算主要考虑重力和拖曳力,基于体积观点的床面起跳沙粒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分别采用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函数来描述。根据稳态风沙流中运动沙粒的动态平衡特征可推导计算沙粒体积浓度。计算的沙粒体积浓度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2.
Two universal runoff yield models: SCS vs.LC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unoff calculation i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in the hydrological modeling. For a certain spatial scale, runoff is a very complex nonlinear process. Currently, the runoff yield model in different hydrological models is not unique. The Chinese LCM model and the American SCS model describe runoff at the macroscopic sca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actual retention and total rainfall and having a certain similarity. In this study, by comparing the two runoff yield models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 have found that: (1) the SCS model is a simple lin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LCM model, and the LCM model reflects more significantly the nonlinearity of catchment runoff. (2) There are strict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ameters (R, r) of the LCM model and between parameters (S) of the SCS model, respectively. Parameters (R, r) of the LCM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CS model parameters. (3) LCM model parameters (R, r)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field experiments, while SCS parameters (S) are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refore, parameters (R, r) of the LCM model also can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S model. (4) The SCS model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iprocal of total actual retention and the reciprocal of total rainfall during runoff period. The one-order terms of a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of the LCM model describe the same relationship, which is worth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993.
文思强  李云鹏  马康 《岩土力学》2015,36(Z2):185-192
强夯法具有高效的地基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但加固地基的同时会对周围工程结构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以能量转换原理为基础,近似将夯击能分为振动波能和土体塑性功两部分,通过建立的强夯椭球体分区加固模型,导出塑性功计算格式,提出利用监测强夯夯坑深度变化信息来反演强夯能量利用率的反演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反演公式。依据加固压实区和加固影响区椭球体分布假设和夯坑深度变化监测结果,给出了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大小的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北京园博园回填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现场监测试验信息对强夯能量利用率和加固范围及影响范围进行了反演分析和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反演出强夯能量利用率和计算出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且可利用分析结果能够方便地估算地基强夯加固时的有效夯击次数,进行加固方案设计等。通过分析结果与现场地基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赵康  赵奎  石亮 《岩土力学》2015,36(7):2021-2026
提出利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对金属矿山覆岩垮落高度进行初步探索,对影响覆岩垮落的一系列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垮落高度的影响因素包括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开采深度、构造应力、采空区尺寸、覆岩岩性、岩性结构、断层结构和时间等。结合工程实际和量纲分析构建了函数关系式和量纲矩阵,得出了垮落高度H与矿体厚度d、开采深度h、构造应力? h、采空区尺寸s、岩石重度? 、岩石松散系数k、硬度系数f之间的定量关系式。选取金属矿山垮落工程实例对所建立的垮落高度预测关系式进行验证,其垮落高度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吻合,误差在5.8%左右,满足工程需要。该方法可为矿山水体下采矿参数选取、矿山冲击地压控制及采矿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半干旱区岩溶碳汇原位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正确的方法准确计算北方干旱半干旱岩溶区的岩溶碳汇量, 有助于提高我国岩溶碳汇效应估算精度和改进全球碳循环模型。利用水化学径流法和标准溶蚀试片法对山西马跑神泉域的岩溶碳汇量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标准溶蚀试片法计算出的流域碳汇量和碳汇强度为386.15 t/a和1.821 t/(km2·a), 水化学径流法的结果为2 084.08 t/a和9.83 t/(km2·a), 试片法计算结果仅为水化学径流法的1/5。试片溶蚀速率和土壤无机碳质量分数呈负相关关系, 进一步表明土壤无机碳质量分数高(是有机碳质量分数的2.85~5.06倍)是造成试片法计算结果偏小的主要原因:高含量的无机碳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容易沉积, 从而使试片溶蚀速率偏小;流域边界清楚, 水化学和流量易于监测, 利用水化学径流法计算岩溶碳汇强度结果更为准确。因此, 在半干旱地区, 计算岩溶碳汇效应宜采用水化学径流法。  相似文献   
996.
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的回归建模中考虑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的空间不稳定性,实现基于地理加权的回归分析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的建模方法,不但可以获得更好的拟合优度和更高的拟合准确率,而且可以获得各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孟河镇及其类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江汉平原周老孔第四纪岩芯的22个重砂样品中 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中的普通辉石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从钻孔深度104m开始向上,普通辉石的含量明显增多(辉石在该粒级沉积物中的丰度从平均3.2×10-4 增加到10.9×10-4),种类也明显多样(从单一的墨绿色普通辉石到多种颜色的普通辉石都有相当数量的出现),特别是含钛普通辉石(玫瑰红色调)首次出现。通过对江汉平原物源分析,特别是近源(三峡以下,含三峡)和远源(三峡以上)产出普通辉石的岩体的面积及类型的比较分析(近源与远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明显不同),认为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变化是由长江上游下金沙江-三峡贯通后远源物质进入所引起的,这个发生变化的钻孔深度(104m)的古地磁年龄为1.1Ma。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库区凤城危岩稳定性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危岩失稳是三峡库区频发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研究凤城危岩所处区域的地质背景条件及危岩失稳的诱发因素基础上,分析了凤城镇危岩体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根据破坏模式的不同对该区危岩进行了类型划分,采用赤平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对该区6个代表性危岩单体的稳定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经分析判断其均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需进行工程治理。针对每个危岩单体的具体特征,提出了小规模清方+岩体支撑+锚固,配合地表排水及裂隙封闭的联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99.
广东及邻区的应力场反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37个震源机制解的资料,反演了广东及邻区的应力场,获得了12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张量数据. 结果表明,福建西南部、江西南部、广东河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主应力sigma;1的方位大致为WNW;广东阳江地区最大主应力sigma;1的方位为NW,广西东部两区和北部湾地区最大主应力sigma;1的方位为近NNW. 从东到西,最大主应力sigma;1方位大体上呈WNW-NW-NNW变化;最小主应力sigma;3的方位大体上呈NNE到ENE变化. 中等主应力sigma;2相对大小R值在北部湾地区最小,福建龙岩地区最大. 断层运动以走滑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报道了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外源类固醇激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的影响。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即精巢指数增大、加快精子的形成;17β-雌二醇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酒精则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