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盆地沉降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沉降是盆地沉积充填的最基本条件,也是盆地发育的基础。本文所论述的西湖、基隆两凹陷之间的鞍部是东海陆架盆地重要的构造演化带。运用盆地沉降模拟原理,提出以构造沉降比重和相对沉降的概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沉降模拟得出鞍部地区的盆地沉降具有时间及地域上的不均衡性特点,且有构造高点随时间迁移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可见构造沉降比重值的大小与盆地发展演化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2016年1月22-23日,“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的30余位专家就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进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的发展机遇、学科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发展的主要重点方向与前景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促进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73.
边瑞康  张金川 《地学前缘》2013,20(3):254-259
针对页岩气吸附加游离的成藏方式对其成藏动力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特定的储集物性条件与相应的气源压力相匹配时,页岩气藏中游离气具有与根缘气或常规储层气相似的作用力类型,包括生烃膨胀力、连续气柱顶界静水柱压力、连续气柱底界静水柱压力、连续气柱重力、毛细管压力和动水头压力等,而造成气体分子在有机质颗粒及岩石矿物表面进行吸附与游离相态转换的作用力类型则为吸附作用力和解吸作用力。天然气动力类型存在运移动力与成藏动力的区别,页岩气作为源储一体的聚集模式,其运移动力和成藏动力具有方向相反特点。根据页岩热演化程度、生气强度、构造条件、物性条件等,将页岩气成藏划分为4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成藏动力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建立了成藏(运移)动力平衡方程,并采用权重系数赋值方法建立了页岩气成藏(运移)动力平衡方程通式。  相似文献   
74.
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创琳  黄金川 《地理学报》2003,58(3):390-397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间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动态协调度和静态协调度量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和谐度,建议采取GIS技术手段,系统分析园区自然生态条件,为生态调控奠定基础;采用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和总体结构;采用景观设计手段,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建设绿色园区;利用市场价值手段,综合分析园区生态调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采用政策调控手段,确保园区生态调控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5.
我国南方地区桉树种植区周边水库冬季水体泛黑现象频发,桉树砍伐残体(尤其是叶)浸出液中富含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单宁酸与铁、锰、硫化物等一系列反应是其主要致黑原因,然而目前致黑物质对水库泛黑的贡献程度和途径仍不清楚.为了模拟桉树叶浸泡对水库黑水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选取夏季水体未泛黑期(水体热分层稳定)进行室内浸泡实验,测定每6 h上覆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透光度等理化指标,分析DGT有效态铁、锰、硫和DOC、单宁酸浓度分布规律及迁移转化特征,计算沉积物-水界面处Fe2+、Mn2+、S2-表观扩散通量.结果表明:桉树叶浸泡明显消耗水体中的DO,且显著影响水体Eh与透光度.此外,透光度与D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8~0.978).桉树叶浸泡释放大量DOC和单宁酸,其中单宁酸浓度远超有氧马尾松组,其上覆水中浓度分别达到23.9、26.0和34.0 mg/L,说明桉树浸泡为黑水形成提供了重要的DOC和单宁酸来源.桉树叶浸泡后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中DGT有效态Fe浓度均明显增加,深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GT有效态Fe浓度明显下降,且其表观扩散通量均为正值,说明深层沉积物中Fe向沉积物-水界面迁移,为黑水形成提供了重要的Fe来源.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我国南方地区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水体突发性泛黑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深盆气成藏关键地质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深盆气藏是与源岩紧密相连的气水倒置气藏,具有气水倒置、储层致密、源储相连、无水动力驱动、地层普遍含气、含气面积大、地质储量大、通常出现于盆地的构造较深部位且以含煤地层为主要的气源岩等特征。地层内部天然气能量的最初来源是油气生成过程中由干酪根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生气作用过程的持续发生赋予了天然气离开气源岩并进入地层孔隙的基本能量,生烃膨胀力作用导致了气水活塞式的排驱过程和特征,形成了宏观上的气水倒置现象。在地层条件下,气水倒置关系的产生只有两种可能:当天然气最初从源岩排入常规储层时,气水倒置现象产生但具有较小的气柱高度(与浮力作用有关);在深盆气成藏条件达到满足时(如均质性较强、大面积发育且紧邻气源岩的致密储集层发育等),浮力作用失去效力,产生较大气柱高度的气水倒置。与受浮力作用影响(与气柱高度有关)的典型常规气藏相比,典型深盆气成藏与埋藏深度有关。常规气藏表现为原生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但深盆气藏具有较大的异常压力变化幅度,两者均可在成藏动力条件达到平衡时具有相对静止的稳态保存特征。  相似文献   
77.
地震救助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搜索是地震紧急救援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环境条件恶劣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是提高救助成功率,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的技术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国内外目前较为成熟的相关技术,研制开发光学探生仪、声波/振动探生仪、红外热像仪3种先进、轻便、高效、实用的地震救助现场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设备,以及利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现代管理理论,开展地震灾害现场生命搜索与救援支持系统的研究,从而初步建立地震救助生命搜索定位技术系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8.
X射线管辐射谱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宓锦校  沈今川 《矿物学报》1997,17(2):164-168
经Ni滤波片过滤的CuKa射线,并非为真正的单色X射线,其中含部分白色X射线和非CuKa特征谱线。用石英分析晶体(101)衍射面网将混入CuKa射线中的各种波长的谱线分离开,并测定其波长的范围,确定在CuKa射线中含有铁、镍、钴、铬四种元素的K系列谱线和钨的L系列谱线。发现在X射线粉末图谱中用CuKa(或Kβ)无法解释的弱衍射线却是由铁、镍等元素的特征谱线混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79.
搜索理论与建筑物评估和标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救援支持系统的含义、搜索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倒塌建筑物救援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现有倒塌建筑物评估的现状,认为应当在适当时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建筑物评估和标记,认为目前我国应当借鉴国外救援行动有关的建筑物评估与标记方法;讨论了建筑物倒塌救援的搜索方法和程序;介绍了国外建筑物倒塌救援标记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0.
The Jurassic Yanan 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al-producing formations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Ordos Basin, North China. To evaluate the shale gas potential of the Yanan shale, a total of 48 samples from north Ordos Basin were sampled, and their geochemical, petrological, mineralogical and por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ale samples are a suite of early mature source rock.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ranges from 0.33% to 24.12% and the hydrogen index (HI) ranges from 43.31mg/g to 330.58 mg/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max and HI indicates the organic matter is type Ⅱ-Ⅲ. This conclusion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organic petr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hich shows that the kerogen is mainly liptinite and vitrinite. Minerals in the sample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quartz, clay and feldspar, and the clay minerals are composed of prevailing kaolinite, illite/smectite, chlorite and a small amount of illite.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M pores in the Yanan shale are scarce except pores come from the kerogen intrinsic texture or clay aggregates within the organic particles. As the weak compaction caused by shallow burial depth, interparticle pores and intraparticle pores are common, the hydrocarbon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Yanan shale was improv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he Yanan shale is considered as a good shale gas reservoir, but its hydrocarbon potential is more dependent on biogenic and coal-derived gas as the thermogenic gas is limited by the lower thermal mat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