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5篇
  免费   1318篇
  国内免费   1995篇
测绘学   932篇
大气科学   915篇
地球物理   1184篇
地质学   3891篇
海洋学   1224篇
天文学   155篇
综合类   560篇
自然地理   73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Both adakitic and shoshonitic igneous rocks in the Luzong area, Anhui Province, eastern China are associated with Cretaceous Cu–Au mineralization. The Shaxi quartz diorite porphyrites exhibit adakite-lik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ch as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LREE) enrichment, heavy REE (HREE) depletion, high Al2O3, MgO, Sr, Sr / Y and La / Yb values, and low Y and Yb contents. They have low εNd(t) values (− 3.46 to − 6.28) and high (87Sr / 86Sr)i ratios (0.7051–0.7057).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zircon analyses indicate a crystallization age of 136 ± 3 Ma for the adakitic rocks. Most volcanic rocks and the majority of monzonites and syenites in the Luzong area are K-rich (or shoshonitic) and were also produced during the Cretaceous (140–125 Ma). They are enriched in LREE and large-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nd depleted in Ti, and Nb and Ba and exhibit relatively lower εNd(t) values ranging from − 4.65 to − 7.03 and relatively higher (87Sr / 86Sr)i ratios varying between 0.7057 and 0.7062. The shoshonitic and adakitic rocks in the Luzong area have similar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206Pb / 204Pb = 17.90–18.83, 207Pb / 204Pb = 15.45–15.62 and 208Pb / 204Pb = 38.07–38.80). Geological data from the Luzong area suggest that the Cretaceous igneous rocks are distributed along NE fault zones (e.g., Tanlu and Yangtze River fault zones) in eastern China and were likely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setting within the Yangtze Block. The Shaxi adakitic rocks were probably deriv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delaminated lower crust at pressures equivalent to crustal thickness of > 50 km (i.e., 1.5 GPa), possibly leaving rutile-bearing eclogitic residue. The shoshonitic magmas, in contrast, originated mainly from an enriched mantl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ed oceanic sediments. They underwent early high-pressure (> 1.5 GPa)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ickened (> 50 km)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late low-pressure (< 1.5 GPa)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n the shallow (< 50 km) crust. The adakitic and shoshonitic rocks appear to be linked to an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setting where partial melting of enriched mantle and delaminated lower crust was probably controlled by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upwelling of hot asthenosphere along NE fault zones (e.g., Tanlu and Yangtze River fault zones) in eastern China. Both the shoshonitic and adakitic magmas were fertile with respect to Cu–Au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92.
采集和分析了五通桥区不同功能区和乡镇73个土壤样品,以了解山丘平原过渡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Pb32.18mg/kg、Cd0.82mg/kg、Cu28.61mg/kg、Zn108.08mg/kg、Ni32.66mg/kg、Cr72.44mg/kg;与四川土壤背景值相比,Cu、Ni、Cr的含量与之持平,Pb增加了0.11倍,Zn增加了0.32倍,Cd的积累较为严重,比背景值增加了10倍。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过渡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排序为工业区〉生活区〉农业区。Cd在六种元素的土壤污染分担率中占55.46%,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土壤Cd含量与Pb和Zn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5和0.500),表明存在Pb—Cd和Zn—Cd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大地测量元数据、数据、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基于UML提出了元数据对数据进行语义表达和动态索引的方法模型,讨论了大地测量元数据的存取模型,在应用层面上对大地测量元数据的服务机制和基于Web的交互流程提出了符合大地测量业务逻辑的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94.
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依据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目标和规范,在MapGuide平台上应用办公自动化、GIS、Oracle数据库等技术,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完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和公信,促进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
基于预测的边缘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有一定自适应性的边缘检测方法。介绍了其原理和算法实现过程。通过计算两个相邻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方差和梯度来预测下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比较预测值和真实值来判断下一个像素是否是边界点。通过与现有同类算法的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
SVD和DCT提取特征向量的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奇异值分解和2D离散余弦变换两种方法得到的特征,分别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脸识别中进行比较.得出奇异值分解比2D离散余弦变换在识别率上和时间复杂度上部较差的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虽然奇异值分解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是在模式识别中仅使用奇异值分解来提取特征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探地雷达在吉林西部地区探测土壤碱化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的探地雷达调查表明,盐碱地与耕地土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差别,根据振幅的衰减特征可以精确区分耕地与盐碱地,根据频谱中高频峰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可定性评价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在雷达瞬时振幅图上,可将盐碱地纵向剖面分为盐分积累带和过渡带.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可快速了解盐碱化程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变化,适宜开展大面积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98.
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介绍了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测量参数(特征阻抗、介电常数、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时域反射探针技术以及时域反射技术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99.
中酸性岩浆体系成矿流体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流体成矿作用角度出发,与酸性岩浆体系有关的成矿流体可以分为:酸性岩浆硅酸盐熔融体,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硅酸盐熔融体及其分异的流体,酸性岩浆熔体分异形成的热水成矿溶液。酸性岩浆体系主要提供热源和部分矿质,其提供的热源驱动地下水淋滤、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地下水热液成矿流体。变质岩混合岩化形成花岗质岩浆过程中所形成的混合岩化成矿流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上述不同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郭健 《地下水》2005,27(6):493-496
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区近十余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为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