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The constant‐head permeameter test (CHPT) is widely used in sandy samples as a standard method in the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 However, it neither can be used to consistently determine direction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HC) nor guarantee the comparability of measured K value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laboratory method, called modified CHPT (MCHPT), for the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onsistent DHC values in fine‐to‐medium sandy sediments, based on a new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 precise and standardized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the experimental setup of MCHPT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setup of CHPT and tracer tests. Moreover, a formula was yielded for the time‐optimized sample saturation control. In comparison with grain size‐based methods, the validity of consistent Kh and Kv values determined by MCHPT was convincing.  相似文献   
112.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constitutes part of the major Xianshuihe-Xiaojiang left lateral structure that bounds the rhombic-shaped block of Yunnan-Sichuan to the east. Long strike slip fault zones that have repeatedly accommodated intense seismic activity, constitute a basic feature of southeast China. Known historical earthquakes to have struck the study area are the 1713 Xundian of M6.8, 1725 Wanshou mountain of M6.8, the 1733 Dongchuan of M7.8, and the strongest one, the 1833 Songming of M8.0. Although instrumental record did not report events of this magnitude class, the 18th century clustering as well as the 19th century large event prompted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transfer along this fault zone. Coulomb stress changes were calculated assuming that earthquakes can be modeled as static dislocations in an elastic half-spac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the coseismic slip in strong (M ≥ 6.8) earthquakes and the slow tectonic stress buildup along the major fault segments. Geological and geodetic data are used to infer the geometry of these faults and long term slip rates on them, as well as for the fault segments that slipped.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the strong historical events as well as the ones of smaller magnitude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era, are located in areas where the static stress was enhanced. By extending the calculations up to present, possible sites for future strong event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厘清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拉伸方向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早白垩世早-中期、晚期到晚白垩世,拉伸方向由NWW-SEE向、NW-SE向到近SN向转变,具顺时针旋转特征。与西太平洋区大洋板块运动方向对比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发生在弧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下,拉伸方向的演变可能是西太平洋区大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台湾“新南向政策”倍受社会关注。基于经贸视角及2001~2015年贸易数据,在分析经济依赖度及国际竞争力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探讨中国大陆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台湾的影响,利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对比分析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新南向国家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南向国家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度远高于其对中国台湾的经济依赖度,中国大陆对其的贸易地位是中国台湾难以替代的;中国台湾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度明显高于其对新南向国家的经济依赖度,中国大陆对其的贸易地位是新南向国家难以替代的;中国大陆在贸易网络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提升中国台湾贸易网络地位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明显高于新南向国家。中国台湾当局应秉承“九二共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新南向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加强同中国大陆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促进其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5.
针对地球参考架测站坐标残差数据中仍存在一些较大的未被标注的跳变,这会引起该测站坐标和速度因未标注的跳变而估计有误的问题,该文利用广义离群检测(GESD)算法的粗差和野值探测及基于t-检验序贯格局转换分析(STARS)法的跳变探测,更好地剔除了野值、标志出了未被标注的跳变.由于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复杂性,跳变检测的误报率和漏检时有发生,故该文采用了与STARS方法相结合的差值法和人眼观察法综合检测跳变;然后基于上海天文台建立的中国地球自转与地球参考系服务地球参考架和地球定向参数确定软件包,重新进行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和维持,消除未标注跳变对地球参考框架的不利影响.结果 表明,重新解算的测站坐标残差明显减小,对测站非连续性也有了很好修复,不仅提高了地球参考架精度和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后续周期性信号的拟合和提取.  相似文献   
116.
北斗广域高精度时间服务原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闯  张东  宋伟  于佳亮  郭文飞 《测绘学报》2020,49(3):269-277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时间传递技术以其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点成为性能最优的GNSS时间传递方法之一。随着广域差分产品时效性的提高,实时PPP时间传递开始应用于精密授时的研究。本文在PPP时间传递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卫星钟差估计、接收机时钟调控及硬件延迟标校技术,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广域高精度时间服务(wide-area precise timing,WPT)系统,可为用户实时提供准确、稳定、可溯源的时间。WPT系统分为时间服务平台和用户终端两个部分。时间服务平台引入高精度的时间作为系统的参考时间基准,并提供广域实时差分改正数;用户终端基于实时PPP时间传递算法获取本地钟与系统时间基准的差异,并采用精密调钟技术实现终端与系统的同步。为了验证系统的实时授时性能,本文进行了零基线、短基线及广域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零基线、短基线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5 ns,广域条件下单天的授时精度均优于1 ns,为基于北斗系统的精密授时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卡尔曼滤波方法在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穆海振  徐家良 《气象》2000,26(7):20-22
根据月时间尺度上的降水与大气环注之间的关系,利用国家气候中心T63模式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应用卡尔曼波波方法对月时间尺度上降水进行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模式动力产品释用方案在气候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上海中心城区暴雨内涝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暴雨积水110报警数据和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利用时空过程分析法研究了暴雨积水与降水强度以及累积雨量的关系,建立了中心城区暴雨内涝的阈值指标,结果表明,中心城区暴雨积水程度与1 h降水强度和2 h累积雨量密切相关。当降水强度达30~40 mm·h-1时,中心城区就会出现暴雨积水。当降水强度达50 mm·h-1、2 h累积雨量达70 mm时,暴雨积水会明显增多。相对于暴雨发生的时间,暴雨积水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一般滞后1~2 h。下垫面状况、人口和道路密度也影响到暴雨积水的发生。综合海拔高程、下垫面类型、排水管网等多因素,开展中心城区精细化的暴雨内涝风险情景模拟及灾害损失评估,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9.
浙西康山可燃有机岩矿脉的实质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浙江西部康山可燃有机岩矿脉的镜下观察与煤,石油沥青的热模拟产物的对比,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微量元素的分析对比,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和自生矿的的存在,确定这种可燃有机岩矿脉的实质是腐泥质盆煤-无烟煤,而非石油衍生物,不属于经过运移的石油沥青;综合区域地质条件,矿脉产状和分析数据对比,再次确认其来源为下寒武统荷塘组腐泥煤。  相似文献   
120.
汶川地震(Ms 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Ms8.0)形成了具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的映秀-北川破裂带、纯逆冲性质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以及它们之间具左旋走滑-逆冲性质的小鱼洞破裂带,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其地表破裂过程对理解发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根据地表破裂带的不同运动特性以及分段性,并结合不同地段同震断层擦痕行迹,探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通过详细分析,认为沿地表破裂带出现南北两个大的滑移量峰值,以及南北两段破裂带的几何分布和运动特性均不同,表明汶川地震是由南北两个次级破裂事件组成,这个结论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并根据八角庙和北川地区同震断层擦痕的运动学对比研究,推测汶川地震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沿映秀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形成约100-80kin长近纯逆冲性质的映秀-清平段地表破裂带和灌县-安县地表破裂带,并且在这两条破裂带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形成了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由于南部初期破裂事件触发了北川断裂的活动,造成后期破裂事件的发生.后期破裂事件以右旋走滑(或右旋斜冲)运动为主,沿映秀-北川断裂形成龙池-深溪沟-八角庙-清平-擂鼓-北川-南坝-石坎等一线破裂带,该破裂带在映秀断裂带上叠加了第一次破裂事件形成的部分破裂带,整体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擂鼓-北川-南坝-石坎段)只反映了第一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所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中约270km长的映秀-北川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而约80km长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为纯逆冲性质.地震破裂过程是一动态复杂的物理过程,上述地表破裂模型可以解释两条不同性质破裂带的形成.但是否符合实际的地震破裂过程,还需要通过近台网地震波数据精细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