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429篇
地质学   1223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田土壤湿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龙  袁成松 《气象》1997,23(3):25-29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研制了农田土壤湿度预测,诊断分析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的土壤湿度特点和影响因子,可自动提供时间序列拓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进行土壤湿度的动态预测。并提供不同降水量的土壤湿水分渗透深度诊断分析,系统采用中文菜单显示的人机对话方式操作,使具有准动力学特性,多种可调参数和网络结构的ANN方法变得简便易于操作。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对土壤湿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52.
安顺地区暴雨日数年际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慧  吴龙 《贵州气象》2011,35(2):8-12
利用1979—2009年31 a安顺地区(安顺、平坝、普定、镇宁、关岭和紫云)6站的降水资料,统计分析6站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征,提取代表安顺地区的代表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安顺地区暴雨日数年际变化的气候特征。安顺地区暴雨日数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期间具有明显的3~5a的年际震荡,并在90年代初达到峰值。安顺地区暴雨偏多年在高低空环流、风场和能量场配置的主要特征为:700hPa和500hPa高低空位势高度配置一致,位势高度在中高纬度出现"东高西低"的走势,安顺地区位于异常低涡的东南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这样来自异常低涡东南侧的冷空气与来自海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此交汇,利于底层切变线和准静止锋的建立;安顺地区位于高空偏西急流的右前方的出口处,低空西南急流右前方的出口处和低空东南急流左前方的出口处,这种高低空急流的配置非常有利于暴雨区垂直上升运动的产生;安顺地区及其附近区域对流不稳定较强,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从而使对流不稳定区域易出现强对流系统,对安顺地区的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3.
一种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4.
下扬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对油气保存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页岩油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性,与常规油气相比,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在下扬子地区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藏的潜力。通过港地1井钻探,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和龙潭组获得了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三气一油"的发现,与常规油气"上气下油"不同,港地1井油气呈现"上油下气"式非常规油气储集方式。大隆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约70m,地层倾角10°~20°,现场解吸获取的页岩气样品甲烷含量达80%,有机质丰度为1.9%~2.3%,平均值约2.0%,有机质成熟度(Ro)为1%~1.25%,平均值约1.2%,具备生成页岩油气的良好基础。基于港地1井的钻探发现,认为下扬子地区构造运动影响弱、盆地规模小、保存条件好的"小而整"的坳陷或盆地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5.
豫西地区中上三叠统主要出露在济源、义马、伊川和南召一带。印支期秦岭造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邻区中上三叠统盆地属性和沉积地层展布。通过观察研究区野外露头剖面,发现中上三叠统发育一系列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液化底辟、枕状构造、液化柱、液化卷曲变形、负载、球-枕、火焰状构造、液化角砾岩。这些软沉积变形在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复现性,在侧向上表现为沿地层连续展布,表明该时期研究区内地层受到频繁强烈的地震影响。通过对这些软沉积现象的识别和形成机制解释,判定其触发因素为秦岭造山过程中伴生的地震。区内地层中震积岩的存在即是对秦岭造山过程中构造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56.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天摩沟于2007年9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和2018年7月分别发生大型和巨型泥石流,4次泥石流活动均不同程度堵塞主河帕隆藏布,淤埋国道318或摧毁桥梁,堰塞湖淹没村道、溃决造成下游塌岸,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尤其是交通干道造成极大危害。文章针对以上4次泥石流活动,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泥石流发生前的孕灾背景进行解译,同时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和地面调查对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和成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天摩沟内冰川发育,年际变化大,目前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方式为岩崩和堵溃,其中2018年和2007年为岩崩引发,2010年为堵溃引发,该沟同时具有冰川泥石流和降雨泥石流的特征。(2)经历了2007年和2010年3次大规模泥石流后,天摩沟内斜坡类物源储量增加了19.6%,绝大部分启动的冰碛物和崩滑物源都转化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或冲出沟口。(3)天摩沟2018年泥石流容重为2.10g/cm^3,为黏性泥石流,流速快冲击力强,帕隆藏布河道受到挤压多次变道,历史上最大偏移距离为190m。(4)2018年7月11日泥石流成因为降雨条件下加剧冰川消融引发主沟沟源右侧岩崩,形成多阵次泥石流,主泥石流体积18×104m3,淤埋G318近220m。后续依然具有暴发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建议进行防治降低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重新测制剖面和补充采样,系统检查和研究了崖脚剖面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牙形石生物地层。通过对在17个牙形石样品中获得的丰富的牙形石材料鉴定,厘定了一些重要牙形石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牙形石垂向分布特征,确定了带化石的层位。崖脚剖面五指山组上部和巴平组划分出7个牙形石带:五指山组上部为Palmatolepis graciliss辔moidalis带;巴平组下段分别为Siphonodella duplicate带,S.crenulata带,S.isosticha带,Scaliognathus preaanchoralis带和S.anchoralis带下部;巴平组上段为S.anchoralis带上部和Declinognathodas noduliferus noduliferus亚带;巴平组的牙形石带特征显示巴平组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晚石炭世早期。巴平组地质时代的确定为不同相区层序地层划分,特别是对早石炭世斜坡相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景龙  李伟 《探矿工程》2022,49(6):71-78
沧州盐矿普查项目完成了3眼勘探孔,钻探深度3000~3451 m,取心总长度3791 m,取心层段主要为古近系塑脆性岩石。根据钻进特性,针对工区弹塑性层段和脆性层段提出了钻头选型原则。结合施工实践,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在累计使用的硬质合金、复合片、巴拉斯3类15种钻头中,通过典型钻头结构型式、碎岩机理以及使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优选出H-4-Ⅱ、F-3、F-6型3种钻头,在古近系地层取心钻进中效率高、取心质量好,适合工区地质条件,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In recent years, Konosirus punctatus ha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ortion in catch composition and become important economic specie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K. punctatus early life stage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with Tweedie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K. punctatus ichthy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longitude and latitud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and depth), and predict distribution K. punctatus spawning ground and nursing ground, based on samplings collected in 6 months during 2014–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 punctatus' spawning ground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and north study area(from 33.0°N to 37.0°N).By comparison, the nursing ground shifted southward, which were approximately located along central and south coast of study area(from 31.7°N to 35.5°N). The optimal models identified that suitable SST, SSS and depth for eggs were 19–26°C, 25–30 and 9–23 m, respectively. The suitable SSS for larvae were 29–31. The K. punctatus spawning habit might have changed in the past decades, which was a response to increasing SST and fishing pressure. That needs to be proved in further study. The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for K. punctatus.  相似文献   
60.
Using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24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area, we carried out system cluster and stress field inversion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are mainly dipslip reverse faulting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area. The principal rupture planes of earthquakes are NW-oriented. It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trike of earthquake structure in its adjacent area. The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 stress P axis is nearly NS, and its inclination angle is small; while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principal extensional stress T axis is large. It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near-NS horizontal compressive stress. The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shows a gradation process of NNE-NS-NW from east to w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