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8篇
  免费   2005篇
  国内免费   1290篇
测绘学   452篇
大气科学   1415篇
地球物理   1535篇
地质学   3507篇
海洋学   695篇
天文学   286篇
综合类   729篇
自然地理   73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器的幅频特性测试中,当标定信号频率稍高时(约为采集器采样率1/5以上),采集器输出的正弦波形发生畸变,无法人工读取正弦波峰值.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积分恢复算法,将该方法与快速傅里叶变化(FFT)谱分析方法同时应用于一台高精度地震数据采集器的幅频特性测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均能标准化、高精度地完成采集器幅频特性标定数据的计算.其中基于DFT的积分恢复算法的计算程序操作简单,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数据采集器的幅频特性检定工作;并且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器的线性度测试.  相似文献   
82.
分别叙述了激光干涉技术和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采用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实验室观测试样在加压过程中的形变,研究不同破裂孕育区所表现的不同应变异常场特征. 采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可以测量地形及地表形变,并且有西藏玛尼、张北——尚义等地震前后的形变测量结果. 指出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与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相似,都是以条纹变化图研究形变异常场特征. 因此, 对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的孕震过程中的形变场,特别是临近大震发生前的形变场特征进行观测和以激光干涉技术进行实验及对比研究均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3.
84.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实验技术,二元同位素(D47)测温技术已被应用于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的研究中。简要介绍了二元同位素测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并以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为例,优选11块样品,测试其D47值和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并计算出样品的成岩温度和古流体的δ~(18)O值。综合分析认为:样品中,颗粒白云岩形成于低温准同生—浅埋藏环境,成岩流体为海水;细晶白云岩为深埋藏成岩环境中原岩受到了高温重结晶作用的改造,成岩流体为地下热卤水;孔缝中的白云石胶结物是深埋藏成岩环境富镁热卤水沉淀作用的产物。研究证明二元同位素测温技术可以较好地恢复白云岩的成岩温度,减少储层成因的多解性,它为今后储层成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东平原狭蚌虫外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外壳由内外角质层、内外上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共同组成。外角质层厚,较规则。上皮细胞有柱状细胞和具有胞突的锥形细胞两种形态。同侧及相对两侧的上皮胞突相连接,构成了许多具有血细胞的血腔隙。  相似文献   
86.
海洋雾状层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雾状层既是陆源物质进入海底的输送通道,又是海洋水体中沉降颗粒及底部再悬浮颗粒物的停留场所。雾状层物质来源主要有陆源、生源以及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不同海区、不同层位的雾状层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雾状层的成因具有复杂性,既有物理作用,又有生物及化学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海底洋流、内波(潮)等物理作用是雾状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雾状层中碳的存在形态主要有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胶体有机碳(COC)以及无机碳,雾状层与其上下海水之间、雾状层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不同形态碳在生物-化学-物理动力系统作用下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与迁移,对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是整个海洋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87.
从MODIS资料提取土壤湿度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沿袭了遥感地物分类中K-L变换思想, 以归一化处理后的遥感数据, 结合地面土壤湿度观测数据,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MODIS不同红外波段数据, 通过相关关系计算, 在监测结果中融合MODIS具有250 m分辨率的第2波段数据, 建立了青海省多维特征空间土壤湿度监测模型。模型的建立克服了热惯量法监测干旱需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缺陷, 经初步检验, 此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之内监测表层土壤湿度, 具有业务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8.
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的风蚀积沙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的风况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2012-2013年风蚀季(3-8月)的风蚀积沙过程进行分类,并分析起沙风对风蚀积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2-2013年风蚀季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过程分为随机性变异过程(2012年4-7月)和结构性变异过程(2012年8月及2013年3-7月)。(2)在随机性变异过程中,风蚀积沙量与起沙风的风速,风向,风频率依次相关;在结构性变异过程中,风蚀积沙量与起沙风的风向,风速,风频率依次相关。③输沙势(DP)与风蚀积沙量的相关性大小为随机性变异过程>结构性变异过程;在随机性变异过程中,合成输沙势(RDP)与风蚀积沙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2=0.0745);而在结构性变异过程中,合成输沙势(RDP)与风蚀积沙量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343)。④在随机性变异过程中,各月风蚀积沙量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在结构性变异过程中,各月积沙量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89.
多种岩石的Qp,Qs,Q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昭永  段永康 《地震研究》1996,19(2):192-198
本采用脉冲传播谱振幅比法、能量法、尾波法分别测多种岩样的P波Q值、S波Q值及尾波Q值。结果表明,能量法所得Qp、Qs较小。谱振幅比法所得Qp一般居中,Qs较大。尾波Qc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相似文献   
90.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