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20篇 |
免费 | 994篇 |
国内免费 | 16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64篇 |
大气科学 | 1121篇 |
地球物理 | 1308篇 |
地质学 | 2919篇 |
海洋学 | 953篇 |
天文学 | 154篇 |
综合类 | 496篇 |
自然地理 | 8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71篇 |
2017年 | 232篇 |
2016年 | 336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360篇 |
2012年 | 408篇 |
2011年 | 417篇 |
2010年 | 392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352篇 |
2007年 | 404篇 |
2006年 | 318篇 |
2005年 | 329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245篇 |
2002年 | 383篇 |
2001年 | 313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122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珍珠"台风强度及路径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强度维持和路径突变的关键;南海海域维持高能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对流层上层强大的辐散场、以及充沛的水汽供应、风场动力非对称结构等是"珍珠"强度能维持的重要原因;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落而引发的东南风急流形成的季风汇合线是"珍珠"北翘的直接原因.台风风场结构中不对称强风速区的转移对台风路径改变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32.
煤古植物学: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50年来的文献分析,简要评述了煤古植物学这一分支学科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煤古植物学尽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受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3.
内蒙古苏里格庙地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岩心观察 ,结合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分析 ,并根据层序地层和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建立了苏里格庙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 ,并将上古生界划分为 3个二级层序 (超层序组 )和 15个三级层序 ,其中本溪组和太原组的层序具二元体系域结构 ,即由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 ;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层序具三元体系域结构 ,包括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剖析了陆表海浅陷沉积、陆表海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沉积及近岸内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超层序组 (或层序组 )中层序的发育特征 ,论述了层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4.
利用FY-1C连续两年的遥感资料,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分析区,系统分析了FY-1C可见光、近红外通道的衰减特征,开展了通道衰减订正试验。分析结果表明,FY-1C除可见光通道1衰减强烈外,其它各可见光、近红外通道衰减性能稳定。利用统计分析法,可以建立定标系数衰减订正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订正后的定标系数与2000年辐射校正场外定标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更新后的定标系数可以有效克服通道衰减带来的通道反射率测值误差,提高FY-1C可见光、近红外通道遥感资料定量应用的精度。 相似文献
35.
Urban air pollution in Pakistan is a serious challenge and it causes significant damage to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ling study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WRF-Chem)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aerosol concentrations over Pakistan, focusing on contributions of domestic emission sectors(transport, industry, residential, and energy) to mass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SO2–4), nitrate(NO–3), ammonium(NH+4), black carbon(BC), and organic carbon(OC) during the months of January, April, July, and October in 2010. Sensitivity studies indicate that, averaged over January, April, July, and October of 2010, energy and industry sectors hav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s to SO2–4 concentrations, each of which contributes about 10%?20% to SO2– 4over the polluted eastern Pakistan. The contributions from residential and transport sectors to NO–3 concentrations reach 40%?50% in central Pakistan. The residential sector has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of 50%–80% to BC and OC loading in northeastern and southern Pakistan. Examination of sector contributions to aerosol levels in Lahore, the most polluted city in Pakistan, suggests that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in the residential sector should be an efficient measure for improving particulate matter air quality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36.
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通过分析提取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及其预报因子,使用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集合预报模型 (PSONN-EPM),对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程的冷湿程度及影响范围为标准,将低温雨雪过程分为一般过程和严重过程,并建立不同的预报模型效果较好。通过10 d独立样本预报试验看,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集合预报模型比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对严重过程预报能力高于对一般过程预报,且这种非线性统计集合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要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37.
中强地震前山东地下流体地震前兆模糊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模糊分维方法,计算山东地下流体在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和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的变化。分析结果认为,模糊分维值反映了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为从复杂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值中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对某些台、测项而言、必须具体分析其模糊分维变化特征及其震前异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8.
喜马拉雅山北坡卡鲁雄曲径流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卡鲁雄曲流域,近20年平均气温以0.34 oC/10a的趋势上升,高于西藏年均温0.26 oC/10a的增长率,更是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且极端最高温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10年气温 (1994~2003年) 比前十年 (1983~1993年) 升高0.5 oC,径流量增加了26%;不同月份径流增加强度不同,10~2月增加了44%,7~9月增加了27%,3~6月增加了24%。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灵敏 (一年中有8个月的增加趋势通过了α = 0.05的显著性检验),尤其是秋冬季的径流 (增加趋势超过α = 0.01的显著性检验)。受冰川消融和季风影响,不同时期的径流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但存在共性,即气温对径流起着积极主导作用,而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即正负双面效应。 相似文献
39.
在贵州岩溶区某大型工程台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采用地质历史过程机制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岩溶区层状缓倾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作系统研究,总结出了4种变形破坏机制,即高陡的层状缓倾内边坡(A类坡)主要发生倾倒-崩落或拉裂-崩落破坏,低矮的层状缓倾内边坡(C类坡)则以小规模垮塌为主;缓倾外顺层边坡(B类坡)以滑移-拉裂型顺层滑坡或块状滑坡为主,而复合型边坡(D类坡)多以滑移-拉裂和弯曲-拉裂组合形式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40.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楚科奇海台、陆坡流区、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等不同区域进行了200 m以浅海水和部分观察站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体叶绿素α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39.008 μg/dm3。表层浓度分布范围为0.037~4.644 μg/dm3,平均值为0.612 μg/dm3;高叶绿素α浓度出现在水深20~30 m的次表层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柱平均浓度的次序为楚科奇海陆架区>陆坡流区>楚科奇海台区>加拿大海盆区>门捷列夫海岭区。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从未能检出~3.978 μg/g(湿重),平均浓度为0.954 μg/g(湿重),表现为沉积物表层的浓度高于下层,陆架和陆坡流区的浓度高于海岭区以及海台和海盆区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