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253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1144篇
海洋学   233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361.
The prim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predict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rock fractures. The paper studied some shear properties of rock fractures and proposed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rock fractures based on 3D morphology parameters. The rock fractures were induced in cylindrical sandstone and marble specimens by means of indirect tension. A rock direct shear apparatus (RDS-200) was adopted to conduct direct shear tests on five groups of rock fracture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ormal load. Before the direct shear test, 3D 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rock fracture surfac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3D optical scanner. By analyses of direct shear test dat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ak shear strength, peak shear displacement, peak dilatancy angle, residual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peak normal stress wer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trends of peak shear strength and peak dilatancy angle along with the normal stress, an empirical formula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rock fractures in both sliding and cutting failure modes considering the 3D 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rock fracture surfaces. The empirical formula could be commonly used for different types (sandstone and marble) and grain sizes (powder-grained, fine-grained, medium-grained and coarse-grained) of rock fractures.  相似文献   
362.
冻土区管土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龙  盛煜  胡晓莹  王生廷 《冰川冻土》2017,39(1):112-122
管道是长距离输送天然气或石油的最经济有效的工具之一,当管道穿越冻土区时,将面临土体冻胀融沉作用引起的管道弯曲变形和破坏,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冻土区管道设计和运营的重要考虑因素。简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穿越冻土区管道工程(罗曼井管道、俄罗斯远东地区管道、美国阿拉斯加管道及中国寒区管道网)的设计理论发展,归纳总结了管土相互作用室内外相关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冻土区管土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63.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麻黄山地区长6、长8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沉积埋藏史-热史综合分析表明,古峰庄-麻黄山地区长6、长8油藏为一期成藏,成藏时间为早白垩世。成藏过程中,长7油源成藏早期向长8单向充注,成藏中期向长6、长8双向充注,成藏后期则向长6单向充注。成藏过程的这种动态变化主要由源储距离及其垂向组合关系、油源岩生烃高峰、储层边致密边成藏等成藏要素联合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364.
文龙  王文之  张健  罗冰 《岩石学报》2017,33(4):1285-1294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气藏储量规模大,储层分布面积广。在Folk(1959)碳酸盐岩分类方案与张荫本等(1996)对粘结岩分类方案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划分方案。研究表明:(1)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可分为3个亚类,10个微类。该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把凝块(石)云岩归位颗粒岩,同时根据藻的形态把藻云岩进一步细分;(2)沉积岩类的发育和分布受沉积层序的控制。海侵体系域(TST)沉积阶段,以泥-粉晶云岩、微生物岩等正化学岩沉积为主。高位体系域(HST)沉积阶段,以凝块云岩、砂屑云岩等异化颗粒岩沉积为主。纵向上,岩性具有从暗色泥晶云岩→藻云岩→颗粒云岩→浅色泥晶云岩演化的特征,即泻湖亚相→藻丘亚相→颗粒滩亚相→台坪亚相的规律;(3)凝块云岩、砂屑云岩等颗粒岩是主要的储集岩类;(4)灯影组碳酸盐岩不同岩类的发育和分布对储层的发育起到控制作用。对灯影组的油气勘探,除了对岩溶作用的研究之外,还需要重视沉积古地貌、岩相展布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有效的预测灯影组储层"甜点区"。  相似文献   
36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国内蒙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茂盛,中生代地层出露较少,此前虽有关于热河生物群化石的记录和报道,但仅限于三尾拟蜉蝣、叶肢介和狼鳍鱼等热河生物群代表化石。2017年,笔者在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宝山乡鸽子山地区发现了蜘蛛化石。这是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为研究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的分类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及该地区热河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66.
通过对钻井岩心的观察和遗迹化石的鉴定,在东濮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沙三段发现遗迹化石10属15种,包括:Skolithos vertivalis,Skolithos linearis,Skolithos isp.,Palaeophycus tubularis,Palaeophycus isp.,Planolites montanus,Planolites beverlegensis,Planolites isp.,Mermoides isp.,Taenidium isp.,Teichichnus isp.,Helminthoidichnites tenuis,Helminthopsis isp.,Beaconites isp.和Thalassinoides isp.。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的组成、分布特征,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正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并划分了反映不同沉积环境和水体深度的2种遗迹组合,分别为Palaeophycus-Planolites遗迹组合和Planolites-Helminthoidichnites遗迹组合。  相似文献   
367.
基于Skyline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监控范围的影像,发现被监控目标的即时状态.2维GIS与视频监控的集成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可视化效果方面远不如3维GIS.因此,结合Skvline软件中的video On Terrain技术提出了一种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新方案,并设计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分析了音视频编码传输原理和视频控制机制,总结归纳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要求,最后实现了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68.
用边界元法研究川西地区的形变场与应变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巴颜喀拉地块和四川地块作为研究对象,用块体边界上的GPS位移作为输入数据,应用边界元法计算得到块体边界上的应力,再用求解出的边界应力计算块体内部的位移与应变.结果发现巴颜喀拉块体南北向为张应变作用;块体西侧张应变量较大,向东逐渐减小,到龙门山东侧应变几乎减弱为零.南北向张应变向东的迅速减弱,使得龙门山断层产生闭锁,闭锁使龙门山断裂聚集起巨大的应变能,应变能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69.
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侏罗系层序界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之北、华北陆块南部、地跨华北陆块稳定块体、陆块南部边缘变形带的南华北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42条不同时代的野外剖面详细观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把南华北盆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青白口系—侏罗系层序界面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共识别出了8种类型层序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分别是不整合面、渣状层、古喀斯特作用面、冲刷侵蚀面、超覆面、岩性岩相转换面、最大海泛面、最大湖泛面。并重点讨论了各类型界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演化上,从早到晚由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层序界面经历了海相沉积不整合、古喀斯特作用面、渣状层到陆相不整合面、冲刷侵蚀面等;在空间上,同一层序界面在不同相带表现形式不同,同一种类型的界面可在不同相带出现,但不同相带表现特征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370.
刘东燕  郑志明  侯龙 《岩土力学》2010,31(Z1):23-27
通过自制的新型试验装置进行不同边界情况下的边坡模型变形破坏研究。探讨了边坡模型破坏开始时的坡角(破坏角)与边界条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破坏角会与模型厚度成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随着模型厚度超过一定值,边界条件造成的影响将趋于弱化,同时,运用数学手段定量地印证了这种关系形式。另外,还通过试验验证了相比于边界条件而言,破坏角的变化幅度会对模型材料的孔隙率更加敏感。基于所得结果,可对试验装置进行改进,并优化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