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00篇 |
免费 | 4856篇 |
国内免费 | 75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63篇 |
大气科学 | 3068篇 |
地球物理 | 4209篇 |
地质学 | 13546篇 |
海洋学 | 3966篇 |
天文学 | 404篇 |
综合类 | 1656篇 |
自然地理 | 29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3篇 |
2023年 | 754篇 |
2022年 | 1388篇 |
2021年 | 1805篇 |
2020年 | 1396篇 |
2019年 | 1501篇 |
2018年 | 1383篇 |
2017年 | 1349篇 |
2016年 | 1376篇 |
2015年 | 1523篇 |
2014年 | 1463篇 |
2013年 | 1723篇 |
2012年 | 1877篇 |
2011年 | 1793篇 |
2010年 | 1728篇 |
2009年 | 1634篇 |
2008年 | 1712篇 |
2007年 | 1523篇 |
2006年 | 1575篇 |
2005年 | 1262篇 |
2004年 | 977篇 |
2003年 | 650篇 |
2002年 | 688篇 |
2001年 | 662篇 |
2000年 | 503篇 |
1999年 | 313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牡蛎四倍体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长牡蛎三倍体卵子与二倍体精子授精,用0.5mg/dm3CB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排放诱导出四倍体.处理组在担轮幼虫期检测染色体,4个处理组的四倍体分别为13.95%、12.19%、0%和40.00%.处理组3染色体数在24、25条.其中处理组1、3、4获得稚贝(1~3mm),存活率分别为0.49×10-5、212×10-5和23×10-5.处理组1获得稚贝108粒,处理组3获得附着稚贝7万粒,处理组4获得附着稚贝7000粒.文中还就三倍体雌贝怀卵量及四倍体诱导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为减少铀矿钻探工程风险,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法(AMT)资料,对龙首山成矿带中的马路沟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深部发育特征进行了探究。通过对马路沟断裂与次级断裂正演理论模型响应特征分析,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岩石电性参数和钻探资料,对反演电阻率断面进行了推断解释,大致查明了区内断裂的深部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马路沟断裂(F101)走向NW,倾角约80°,其中X501—X502剖面之间倾向NE,X502—X506剖面倾向SW;次级断裂F102、F103走向NW,均倾向NE,倾角75°~80°;上述断裂具有切割深度大、倾角较陡特征。该结果为后期钻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了依据,提升了铀矿地质勘查的效果与效益。 相似文献
993.
994.
山东西南部南四湖水位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是水文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水位变化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对预测湖面水位意义重大. 利用1981-2013年山东西南部南四湖水位和沿湖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月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风速、 降水和蒸发量等资料, 分析了近33 a来南四湖水位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 近33 a南四湖水位升高趋势显著, 平均每10 a升高0.46 m; 水位变化整体分两个阶段, 1989年以前为下降态势, 1989年以后为上升态势, 1994年是水位升高的突变时间点; 平均最高水位出现在3月为33.04 m, 最低出现在12月为32.03 m. 各气象要素对南四湖水位的影响呈明显的季节性, 降水量是影响年水位变化的重要气象因子, 年降水量每增加100 mm, 水位升高0.21 m, 夏季降水量对水位的影响更为显著; 蒸发量在夏、 秋季与水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水位在夏季与风速、 在冬季与相对湿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5.
龙首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其盆山演化过程和断裂带扩展模式的恢复对揭示青藏高原新生代北东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龙首山南北两麓3个新近系沉积剖面的构造特征和5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LA-ICP-MS年龄结果,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龙首山地区晚新生代的盆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龙首山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14Ma,龙首山南缘断裂带活化,阿拉善地块南缘沿此断裂逆冲于张掖盆地之上,张掖盆地开始接收阿拉善地块的物源;(2)~5Ma,龙首山南缘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开始发育,使龙首山南侧山麓白垩系开始剥露并为张掖盆地提供物源,同时,龙首山北缘断裂带活化并导致潮水盆地发生挠曲沉降,接收龙首山的物源;(3)5~2.5Ma,龙首山北缘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开始发育,导致龙首山北麓白垩系开始剥露并为潮水盆地提供物源。通过对龙首山周缘盆地沉积相和物源开展分析,本研究反演了龙首山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断裂带活动和山体隆升过程,表明在14~2.5Ma,随着龙首山南缘断裂、北缘断裂的活化和次级断裂的发育,龙首山经历了3次强烈的隆升,这对揭示青藏高原北东向的扩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996.
ENSO事件对长江上游1470-2003年旱涝灾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长江上游旱涝灾害时间序列(1470-2003年)及SST指数序列(1868-2003年)作统计相关与谱分析,探讨了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主周期要大于ENSO事件的主周期,前者主周期主要为16.69a,5.09a以及10.47a,而后者主周期主要为5a,~10~12年以及~10a.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与SST在约5a以及约10~12a周期上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可以认为ENSO事件发生周期与生存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长江上游旱涝灾害发生的周期与频率,并在5a以及10~12a的周期上表现出高的统计相关性.SST指数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相关分析表明,ElNiño事件的发生使长江上游发生旱灾机率增大,而LaNiña事件的发生则使长江上游发生涝灾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997.
998.
1000.
海水养殖真鲷弧菌病病原菌外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996年6月初,对福建省平潭县真鲷网箱养殖场发生的弧菌病进行研究,并确定该病病原菌为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100层析等方法对最小弧菌产生的外毒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外毒素为单一的多肽,分子量为30.456kD,对真鲷的LD50为4.48μg,对真鲷等养殖动物的溶血性最强,对Vero细胞的CD50值为0.48μg,肠毒性弱阳性。该外毒素与最小弧菌产生的其他毒力因子相比,性质独特,是一类新的毒力因子,建议命名为Vm-Pm毒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