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45篇 |
免费 | 5154篇 |
国内免费 | 38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75篇 |
大气科学 | 2154篇 |
地球物理 | 2182篇 |
地质学 | 8142篇 |
海洋学 | 3180篇 |
天文学 | 187篇 |
综合类 | 1110篇 |
自然地理 | 18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517篇 |
2023年 | 555篇 |
2022年 | 880篇 |
2021年 | 1054篇 |
2020年 | 906篇 |
2019年 | 910篇 |
2018年 | 783篇 |
2017年 | 773篇 |
2016年 | 824篇 |
2015年 | 913篇 |
2014年 | 874篇 |
2013年 | 1100篇 |
2012年 | 1173篇 |
2011年 | 1122篇 |
2010年 | 1130篇 |
2009年 | 1061篇 |
2008年 | 1117篇 |
2007年 | 978篇 |
2006年 | 1099篇 |
2005年 | 801篇 |
2004年 | 627篇 |
2003年 | 394篇 |
2002年 | 469篇 |
2001年 | 437篇 |
2000年 | 315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依据云南省者奄—嘎洒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表层土壤中Cr、Ni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产品Cr、Ni含量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r、Ni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光山—和平丫口岩体(σ)发育的土壤中Cr、Ni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发育的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Cr、Ni含量差异较大,且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对土壤中Cr、Ni含量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玉米、柑橘、茶叶、甘蔗、香蕉、核桃等农产品Cr、Ni含量均未超标,仅11件水稻Cr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占水稻样品总数的11.3%,区内农产品安全性总体较好;区内农用地(水田、旱地、园地、草地)面积为554.73 km2,其中无风险(含量低于筛选值)面积为408.61 km2,占比为73.66%,风险可控(含量在筛选值与管制值之间)面积为112.96 km2,占比为20.36%,风险较高(含量>管制值)面积为33.16km2,占比为5.9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针对部分土壤存在Cr、Ni污染风险问题,从水土保持、施肥方式、水旱轮作等角度提出了污染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20、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 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 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993.
肯尼亚Anza盆地东南部地处东非裂谷系,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然而,该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制约了对其构造体系的认识及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文章基于研究区的重力异常数据,针对其构造特征的认识进行了数据处理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受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研究区发育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基底断裂和规模较小的北东向盖层断裂,且北东向断裂切断北西向断裂;基底深度差异大,总体呈\"两凹夹一隆\"的特征,凹陷区沉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盖层;受北西向拉张断裂和沿构造软弱带发育的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研究区划分为东部凹陷、中部凸起、南部隆起和西部凹陷4个构造单元,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省青川县滑坡灾害群发,点多面广,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是有效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预警模型是成功预警的核心。由于研究区滑坡诱发机理复杂、调查监测大数据及分析方法不足等原因,传统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存在预警精度有限、精细化不足等问题。文章在青川县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降水监测成果集成整理与数据清洗基础上,构建了青川县区域滑坡灾害训练样本集,样本集包括地质环境、降雨等27个输入特征属性和1个输出特征属性,涵盖了青川县近9年(2010—2018年)全部样本,数量达1 826个(其中,正样本613个,负样本1 213个)。基于逻辑回归算法,对样本集进行5折交叉验证学习训练,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模型优化,采用精确度、ROC曲线和AUC值等指标校验模型准确度和模型泛化能力。其中,ROC曲线也称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值表示ROC曲线下的面积。校验结果显示,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模型训练结果准确率和泛化能力均较好(准确率94.3%,AUC为0.980)。开展区域滑坡实际预警时,按训练样本特征属性格式,输入研究区各预警单元27个特征属性,调用预先学习训练好的模型,输出滑坡灾害发生概率,根据输出概率分段确定滑坡灾害预警等级。当输出概率P≥40%且P<60%时,发布黄色预警;当输出概率P≥60%且P<80%时,发布橙色预警;当输出概率P≥80%时,发布红色预警。 相似文献
995.
地表-地下水系统水、热迁移转化与裸土蒸发机理研究对于水量平衡以及地表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原位蒸渗仪长期观测,结合数值模拟,选择2种地下水位初始埋深分别为80 cm(浅埋深)和290 cm(深埋深)的情景,研究了变饱和带水热迁移转化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对裸土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饱和带土壤水的运动规律受水头梯度和温度梯度的共同驱动,且在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呈现不同的运动方式;浅埋深条件下,受水头梯度的作用,土壤的毛细上升高度能够到达地表,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在毛细力驱动下向上运移,土壤内部不存在零通量面,温度对水分运动的影响较小,发现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在毛细力作用下直接贡献土壤蒸发;深埋深条件下,水头和温度是土壤水运动过程的关键因素,位于地表以下18 cm以浅土壤内部出现孤立的零通量面,阻止了土壤水的向上运移,导致蒸发量减小。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毛细上升高度的1.6倍时,地下水不再直接参与土壤蒸发,但会间接地影响包气带的水分转化;因此模拟期间浅埋深的裸土累积蒸发量约为深埋深累积蒸发量的4倍。 相似文献
996.
Abrupt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in mountainous areas are a special component of the mountain climate system. Fast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the locations, intensity, and width of the near-surface changes are necessary but highly difficult due to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instrumental issues. This paper develops a spatial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 to measure the near-surface high temperature increase (NSHTI), one of the lesser-attended changes. First, raster window measurement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lapse rate using MODI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RTM DEM data. It fully considers the terrain heights of two neighboring cells on opposite or adjacent slopes with a moving window of 3×3 cell size. Second, a threshold selection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NSHTI cells using a threshold of -0.65 ℃/100 m. Then, the NSHTI strips were parameterized through raster vector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Taking Yunnan, a mountainous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SHTI cells concentrate in a strip-like pattern along the mountains and valleys, and the strips are almost parallel to the altitude contours with a slight northward uplift. Also, they are located mostly at a 3/5 height of high mountains or within 400 m from the valley floors, where the controlling topographic index is the altitude of the terrain trend surface but not the absolute elevation and the topographic uplift height and cutting depth. Additionally, the NSHTI intensity varies with the geographic locations and the proportions increase with an exponential trend, and the horizontal width has a mean of about 1000 m and a maximum of over 5000 m.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cognize NSHTI boundaries over mountains,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modeling of weather and climate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97.
大型斜拉桥平面施工控制网的选取及施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型斜拉桥专用施工控制网的网形优化、精度设计、选点原则、施测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帝用的施工控制网网形和施测方案,以保证全桥及主桥与线路连接的整体性,同时满足定位测量、施工放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8.
北京极端低温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8年北京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新的气候极端事件阈值计算方法,对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第10百分位阈值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最低气温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寒冷程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比较寒冷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寒冷程度存在年代际变化,其变化趋势呈减少或减弱趋势,且在21世纪初发生了转变。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存在13.3年和2.1年的主要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999.
1000.